第26章

  秦安闻言,也笑了起来:“妙哥儿。”
  叶妙应了一声,他之前在河边洗衣服时见过秦安两次,他知道秦安的处境,这会儿见秦安大晌午的累成这样,明白他肯定又被朱二红难为了。
  同为小哥儿,叶妙自是同情秦安的,但碰到朱二红这么一个只想攀高枝儿的娘,那任谁也没法子。
  “妙哥儿,你家的生意应是很不错吧。”秦安瞧着叶妙,突然道。
  叶妙点头:“还成。”
  “那我祝你家生意兴隆,挣的银钱越来越多。”秦安说着指了指石磨:“我去扫面粉,不好让劲哥跑来跑去。”
  石磨的磨盘大,磨面粉时得有一人站在一旁清扫磨出来的面粉,秦劲能帮他推磨他已很感激了,哪能让秦劲又是推磨又是绕着磨盘扫面粉。
  叶妙闻言有些纳闷,忙跟了过去,秦安却是不肯再说什么,直接转了话题:“我听旁人说,你针线好,若是我得了空,我能找你请教针线吗?”
  “当然可以。”叶妙立马点头。
  秦安笑了起来,很是感激的道谢。
  叶妙摆了摆手,这是小事儿,他在村里没什么同龄的玩伴,安哥儿要找他请教针线,他很乐意。
  秦安的两袋子面粉很快磨完,他又道了谢,这才推着板车离开。
  秦劲叶妙两人开始磨自家的面粉。
  大热天的,石磨又在大太阳下面,等面粉磨好,秦劲身上的衣服湿得能滴水。
  两人回到家,秦劲打了盆水进屋擦身子,擦完身子换了衣服,浑身上下清爽了不少。
  他蹲到院门口,拿着根树枝在地上画来画去。
  叶妙有些好奇,走到他身边弯腰看了看,不明白他在画什么:“劲哥,你画的这是?”
  “小推车。”
  秦劲解释。
  每日买的豆腐脑增多,做的豌豆糕和千张也增多,只靠着手拎太累,他想打个小推车出来。
  现在手里银钱少,上辈子时那种常见的小吃车他打不起,也没必要,那种小吃车他现在用不上。
  他想打一个简单些的小车子。
  外形有些类似运送快递的小推车,但只有前后俩个轮子,且轮子上方铺着的不是平板,而是两个圆形桶架。
  这种蔬菜采摘小推车专为果园菜地而生,个儿小但运送的东西不少,水桶放到桶架上稳稳当当,不会滑动,很适合他目前的状况。
  为了给叶妙展示,他索性拿出小木棍和麻绳,当场做了粗糙的模型出来。
  叶妙见着实物,惊讶极了,仔细打量了几遍,这才一脸敬佩的看向他:“劲哥,你真聪明。当时爹娘要是送你去读书,那你这会儿八成已是秀才公了。”
  肯定比秦书礼强。
  秦劲失笑:“我琢磨好几天了。再说了,能不能做出实物还不一定。”
  “咱去找城里的木匠,城里木匠手艺好,肯定能做出来的。”
  做不出来就去找铁匠,这么好用的车子,一定得打出来,这样他劲哥能省下不少力气。
  “再攒一攒银钱,现在咱们手中的银钱不够。”
  秦劲也是打定了主意,木匠做不出来就找铁匠去。
  但如果车身用铁,那价格可就高了。
  说来说去,还是得先挣钱。
  很快又到了第二天凌晨,他和赵丰去张齐家拎豆腐脑。
  二百五十文一共可以买二百七十五斤豆腐脑,他和赵丰各拎了两个水桶,四个水桶装不了这么多豆腐脑,张齐夫夫帮着送了回来。
  昨日给老院送去了豆腐脑,今日该轮到秦文秦力两家了,都是好哥哥,该一视同仁。
  最后一共做了五十五斤千张。
  给家里留了六斤,余下的他带去城门口售卖。
  今日他背了俩个背篓,一个背篓装不下那么多豌豆糕和千张。
  千张多了些,他的广告词也变了:千张不仅能凉拌能炒能炖,还能当馅儿,甭管是包饺子还是包包子,味道比肉也差不了多少。
  他广告词说的响亮,内容吸引人,免费试吃更吸引人。
  于是摊子前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
  朱二红站在远处,瞧着那极小但客流不断的摊子,几乎要将牙咬碎了。
  她本以为秦劲的小生意是小打小闹,只能略挣几个铜板,因此她之前并未放在心上。
  可没想到昨个儿给秦书礼送换洗的衣物,无意中瞧见了秦劲的小摊子,这一瞧,就让她妒得眼睛要滴血。
  觉得昨天可能是凑巧了,于是她今日又来观察。
  现在她眼睛真的要滴血了!
  这不得轻轻松松就把她家给比下去了?
  一张脸拉得老长,她看了一会儿,转身回家。
  另一边,谷南早早就来到了五里沟。
  听叶妙说千张可以包饺子,原本只打算买三斤的他,最终买了四斤,要不是昨日沈玉成打了招呼,他能将六斤全买走。
  叶妙看得咂舌,什么人家能每日花几十文买这些吃食?
  这比得上之前的叶家了。
  晌午,等秦劲回来了,他将谷南的话告诉秦劲,谷南的公爹愿意卖掉三百斤豌豆,秦劲若得了空,只管去王家屯找王咏树。
  价格每斤是三文三厘,比粮铺便宜七厘。
  这个价格和粮铺的收购价一样,秦劲挺高兴,一斤便宜七厘,三百斤那就能便宜二百一十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