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他抓着手柄摇了几下,又塞进去一个玉米试了试,柳叶刀片很锋利,差不多十秒就能将一根玉米脱干净。
  而且整个机器很稳,的确不摇晃。
  成品没问题,但多了块铁板,那价格可就高了,再加上工艺复杂,这么一个小东西,卢铁匠要了足足五百文。
  秦劲没有还价,爽快付了银子。
  私人订制嘛,当然会贵一些。
  抱着这个铁疙瘩回了家,叶妙稀罕极了,立马就拿出几根玉米做试验,试验效果自然是又快又稳,还不费劲。
  他立马又用篮子装了一些玉米,正好家里的玉米面快吃完了,玉米也要吃完了,用这玩意多搞些玉米粒出来,过两日就去磨成玉米面。
  不过,他劲哥好厉害啊。
  那么复杂的物件,他劲哥能根据需求凭空想出来,凭空想出来!而且,做出来的实物完全达到了他劲哥的要求。
  唉,他劲哥当年没有读书,实在是太亏了。
  不然这会儿肯定是秀才了。
  不过,他劲哥这么聪明,他也不笨,那以后他们俩的孩子……
  咳,想远了。
  他收回思绪,左右他阿爹下地去了,院子门也关着,他忍不住往秦劲怀里扑:“劲哥,你好厉害。”
  好厉害好厉害!
  小夫郎的崇拜显而易见,秦劲心里虚,嘴巴上自然要谦虚,但叶妙哪里管这些,叶妙可是亲眼见他将模型做出来,因此这会儿根本不信这是运气好。
  在他怀里腻了好一会儿,这才放开他,然后去给玉米脱粒。
  跟小推车一样,小夫郎把这个脱粒机当玩具了。
  他松了口气,拎起背篓也去装玉米,压力大啊。
  第30章 原来是员外
  脱粒机不止引来了叶妙的崇拜,秦兵秦老头几个看他的眼神也不一样了。
  豌豆糕豆腐乳这些新吃食还能说是听来的,可脱粒机如此复杂,秦劲竟能凭空想象出来,了不得!
  实在是了不得!
  秦劲只能尬笑解释,他就是懒病犯了,不想徒手去给玉米脱粒,于是想法子给玉米做了个刀套,手摇的灵感来自于王秀芹的纺车。
  他这一通解释,秦家人信虽信,夸还是要夸。
  但也仅此而已了。
  这脱粒机虽精巧,但只能拿来给玉米脱粒,跟小推车、灌袋器一样,只是让人省了点儿力气,不是什么大事。
  而且一个脱粒机要五百文呢。
  太贵了。
  秦兵可不打算买,他想的是等秦劲家的玉米脱完粒了,那就借过来使两天。
  秦兵家的田地多,按照大晋律法,十岁以上的男丁、小哥儿、女子都可分得田地,不过,小哥儿、女子出嫁后,其田地大多归了娘家,很少有人家愿意外嫁的小哥儿、闺女将田地带走。
  因此,宋来娣、王秀芹都没有自己的田地,可秦方秦圆已经能分田地了,每人十亩,再加上秦老头的十亩,他家足足有四十亩地。
  这么多田地,如今他家的秋收还没结束,一家子天天起早贪黑早出晚归,累得走路都差点儿睡着,他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想太多。
  小方过了年就是十四,该攒银子给他娶亲了。
  很早以前,就是秦书礼刚去县城当账房时,他和秦力念叨过,他们兄弟这辈子是没机会了,但今后他们定然要尽力供小方几个读书。
  秦书礼做的这份工,当时真把他们兄弟给羡慕坏了。
  读书的确好,哪怕没读出什么名堂,也能在县城找个活计,一个月有二两多的工钱。
  再不济也能给人家写个信、对联什么的,怎么着都比睁眼瞎强。
  可谁知没过两年王秀芹摔着了,为了治病,家底掏空,一直穷到了现在。
  家中孩子读书的事儿,至此被他们压在心底,从未再提过一句。
  但前些天做果丹皮时,秦力突然和他说了一句,秦锦今年八岁,翻了年也才九岁,若是送去读书,年纪也不算大。
  但他明白,秦力只是随口一说。
  果丹皮虽然挣了些银钱,但远远不够读书,县城私塾的束脩,一年就得六两银子,更别说还有笔墨纸砚的开销。
  罢了,随缘吧。
  先给小方攒够娶亲的银子再说其他。
  这日中午,秦劲回了家,刚进院门便喊了起来:“妙哥儿,快出来。”
  话音落,叶妙从灶房探出头来,他正炒菜呢。
  不过,见秦劲推了辆崭新的板车进门,他哎呀一声,连锅铲都来不及放下,快步从灶房出来:“劲哥,这板车哪儿来的?”
  家里的银钱他每日都要数一遍,一辆大板车得一两银子呢,可最近钱箱子里没有少银子哇。
  秦劲将板车放下,笑着解释:“这是何老伯送我的,上次我去他家想让他改一下小推车的桶架,顺带说想打一辆板车,他死活不要银子,我也就没给。”
  “我想给你个惊喜,就一直瞒着你。刚才我收摊时何大哥突然送了来,比我预想中的要快几天。”
  其实他并不想去找何木匠,可他就认识俩木匠,反正儿童推车说不定也会火,于是他也就将板车的事儿说了。
  今后也是有车一族了。
  这个冬日努努力,争取年后买头耕牛回来,让这人力板车变成畜力的。
  “这感情好。”叶妙听得眉开眼笑,省了一两银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