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但今日是他们秦家正式售卖凉粉的第一日,所有人都激动,于是他们便也过来了。
  老院有四口大锅,四口锅同时做凉粉,一锅三十斤,一百二十斤凉粉很快便做好了。
  等秦劲推着小推车出门时,秦兵秦文秦力各背着四十斤凉粉与他一道出门,有这三兄弟在,赵丰今日不用去城门口了。
  到了城门口,吴雷已经挑着担子在等着了。
  见四兄弟过来,他忙对四人挥手,可把凉粉给盼来了!
  他预订了八十斤,三文一斤,共二百四十文,上次给了一百文的订金,此次再给一百四十文即可。
  付清了尾款,他乐呵呵的挑着担子走了。
  秦兵掂量着手中的铜板,满脸都是笑,这银钱挣得轻松哇。
  也顺利,吴雷都没检查,过了秤便拎走了。
  爽快!
  还余下四十斤,其中三十斤是给牛掌柜的,牛掌柜得天亮之后才会过来,秦兵等不及,干脆给牛掌柜送了过去。
  牛掌柜照例检查了一番,然后结了银钱。
  等他回到摊前,余下的十斤全被陈掌柜买走了。
  三兄弟高兴极了,当即就要给秦劲分钱,秦劲摆摆手,出门时,宋来娣又开始做凉粉了,准备放在村子里卖,今日还未结束,晚上再分钱。
  第35章 形势一片大好
  吴雷挑着担子回了摊子,他将凉粉摆在摊子最中间的位置。
  这个时节其实还是有新鲜蔬菜的,有些人家蔬菜种得晚,像是秦劲家,成亲时种下去的蔬菜,这会儿刚好能吃。
  但物以稀为贵,数量少了,价格就上去了。
  比如菠菜这些绿叶菜,夏季时,一文钱两斤或者是两文钱三斤,这会儿涨到一文钱一斤了。
  黄瓜涨的更多,黄瓜最便宜时,一文钱能买三斤,现在也是一文钱一斤,这东西水分足,随便两三根就一斤多了。
  正因为水分足,所以不顶饿,啃两根哄哄肚子,看似饱了,但片刻之后又饿了。
  偏偏又这么贵!
  正经粮食红薯才两文钱一斤呢。
  总之,这个时节买这些蔬菜不实惠,很亏,与其花这个冤枉银子,不如尝点新鲜的。
  比如说这个凉粉。
  凉粉顶饿,比黄瓜实在多了。
  看看这瓷实的,拿手摁一下,根本摁不下去多少,这说明里面水分少。
  这吃食是由红薯做的,红薯多管饱啊,黄瓜能比吗?
  更重要的是,它味道好。
  吃起来跟肉似的,比千张都像肉!
  不知道千张是什么?
  好说,明早城门口大集找秦小兄弟,物美价廉童叟无欺!
  吴雷也是多年历练出来的生意人,他舌灿莲花,将凉粉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和绿叶蔬菜比口感比饱腹感,又和真正的肉比价格,多番论证凉粉的实惠。
  他让他婆娘拿猪油炒了一盘供人试吃,每人能免费品尝指头肚那么大的一块,他用实物让顾客们明白他没说谎,就这口感,足以骗骗肚子里的馋虫了。
  亲口品尝,这比旁人夸十分钟都有用,县城的人家,手里比乡下的农户宽松,三文五厘的价格,不少人都承受得起。
  而且,大晋最小的钱是一文,五厘没办法找零,所以人们通常是买两斤,或者买些其他的咸菜、干菜凑够四文。
  这么一来,吴雷摊子上的东西就卖得很快。
  八十斤凉粉一上午便卖完了,摊子上的菜干、小咸菜也卖的比往日多。
  数着手中的铜板,他嘴巴几乎要咧到耳后根去,同时心里也有些感慨,之前吧,看秦劲小摊子前总是围满了试吃的人,秦劲自个儿不心疼,他却是要替秦劲心疼了。
  绝大多数都是白吃不买,好好的吃食,就这么白送出去了!
  多厚的家底啊?竟然敢日日都这么送!
  可今日,他买的凉粉多,八十斤呢,秦劲特意说了,只能放两日,时间再久就要坏了,他担心卖不出去,就咬咬牙狠狠心,让他婆娘炒了一盘,准备大出血一番。
  先把凉粉的名气打出去再说!
  瞧着那一盘油汪汪的炒凉粉,说实话,他真的肉疼,很多人只尝不买!
  但这会儿坐下来数一数钱箱子里的铜板,再看看坛子里明显下去不少的小咸菜,他心里的爽快,足以抵得过肉疼了。
  而且摊子前始终热热闹闹的,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这场面,的确令人开怀!
  另一边,牛掌柜的糖铺也摆上了凉粉。
  虽然心里是不情愿的,但已经买回来了,三十斤,九十文呢,若是卖不掉,那不就亏大了。
  因此,牛掌柜也将凉粉摆到了显眼位置。
  如今糖铺的生意挺好,这不,刚开了门,就有一个熟客进来了。
  这熟客是斜对面汤饼铺的老板,姓方,虽是多年老邻居,但关系一直平平,没太多来往,对方甚少买糖,他也不爱吃汤饼。
  但有了小米锅巴后,这方老板就几乎日日过来了。
  也不多买,每次只买一份,够他家几个娃分着吃。
  牛掌柜笑吟吟的给对方称了二两小米锅巴,而后立马开始推销凉粉:“小方,瞧瞧这个,也是秦劲做出来的,名叫凉粉。”
  凉粉?
  方老板好奇的从盘子里捏了一块放入嘴巴里,嚼了几下,没什么味道。
  但他是做吃食生意的,比一般人敏感些,这凉粉口感独特——不是豆腐乳那种独特,普罗大众很容易接受,只需稍微加些调料,那滋味应该就会很不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