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声音有些响亮,吓了小夫郎一跳。
  抿了下唇,他纠结道:“油乎乎的。”
  还掺杂着刚才的包子味。
  秦劲闻言笑了,正是油乎乎的,所以瞧着软软的,引得他忍不住亲了下去。
  他没接这话,而是将谷栋的话告诉给小夫郎,末了道:“我去找安哥儿。”
  “去吧。”叶妙点头。
  谷捕头如此急切,不像是对安哥儿只有一点点真心啊。
  安哥儿瞧见秦劲手里的木盒子,立马就将手中的菜刀放下了,听完秦劲的话,他抿了抿唇,伸手接过了木盒子。
  打开,入目的是一对银镯子。
  银镯子上带着繁复精美的纹样,他也瞧不出是什么,但一看便知做工不俗。
  而且镯子很粗,他拿起来掂了掂,沉甸甸的,虽不知具体多重,但只看外形,最起码也得花上十几两银子。
  他心里有些高兴。
  看来那人将他的话放在了心上,觉得他配得上这种首饰。
  可这么粗的镯子,若真戴上了,肯定会影响干活,万一磕了碰了,心疼的还是他……
  而且,这对镯子只看重量,离十两差的远,这是白花钱啊。
  还不如再送他银锭。
  但这是那人的心意。
  他将银镯子放回木盒,轻声道:“正月不娶,二月吧。”
  正月不宜娶亲,最早也得是二月了。
  “好,下次见着他,我转告他。或者,让书达哥传话。”
  这里的习俗是正不娶,腊不定,人们认为正月娶亲会犯太岁,因此,秦劲对安哥儿的话并不意外。
  谷捕头只能再忍一个月了。
  下午几个人一起包饺子,天冷,饺子放久一些也不会坏,因此饺子馅准备了满满一陶盆。
  另外叶妙还做了几道菜。
  天色还未擦黑,一些心急的人家就放起了鞭炮,吃起了饺子。
  东阳县这边,大户人家除了饺子,还会准备年夜饭,村子里的农户没那么讲究,一顿白面肉饺子,这已是不错的食物了。
  秦劲家的饺子煮好之后,也放起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刚过,秦方秦圆两个小子便跑来了,他们忙着搜寻刚才哑火的小鞭炮。
  秦劲招呼他们俩进灶房吃饭,他们俩摆摆手,很快就跑了。
  这个年油水足,他们刚吃过饺子和大肉,肚子里实在塞不下了。
  等秦劲几人吃了年夜饭,两个小子又来了。
  他们刚才去朱二红家了!
  “二奶奶家大门关着,我俩趴在门上听了听,秦书礼在骂人,说秦克己想吃肉就自己挣钱去,别去找他要。”
  “书礼婶子心疼秦克己,就和他吵起来了。”
  秦方一脸高兴。
  之前秦思学秦克己这俩小子瞧见他,鼻孔恨不能仰到天上去,现在仰不起来了吧。
  哼。
  秦劲闻言,拍拍他的脑袋:“再探、再报。”
  这种事他也爱听。
  夜色浓了之后,村子里安静下来。
  秦劲、叶妙两人也没守岁,他们早早上了炕,这些天实在是太累了,此刻他们只想躺着。
  被窝里暖呼呼,两人本想躺到凌晨起来放鞭炮的,结果也不知是谁先睡着了,等秦劲再醒来时,外面的天已经蒙蒙亮了。
  炕已经凉了,但油灯依旧尽职尽责的燃着,为桌边撑起一圈朦胧黄光。
  小夫郎趴在他怀里睡得香甜,没有醒来的迹象。
  远处传来了鞭炮声,一些勤快的人家已经做好早饭了。
  他不由苦笑。
  他原打算抱着小夫郎说会话,等气氛上来了,就顺理成章的和小夫郎酱酱酿酿一番,可谁知昨晚他们抱在一起,只说了几句话就睡了。
  不但错过了凌晨的放鞭炮,这会儿的鞭炮声也没把小夫郎惊醒。
  果然累狠了。
  休息。
  这几日一定要好好休息!
  等小夫郎醒来,天色已经大亮,外面的赵丰和安哥儿早就吃了早饭拜了年,而且,刚才赵囡来喊安哥儿去县城玩。
  秦书达昨日结束了长达半个月的训练,今日正式开始巡街。
  他没空闲逛。
  赵囡想去县城玩,便来喊安哥儿。
  安哥儿已经出门了。
  反正已经起晚了,叶妙就心安理得的继续赖床,但肚子饿的厉害,躺了没一会儿,他磨磨蹭蹭的和秦劲一道起床。
  早饭温在锅里,填饱了肚子,他和秦劲去老院拜年。
  给秦方秦圆思哥儿以及秦康等几个孩子都发了压岁钱后,他便又和秦劲回了家。
  进了屋门他就往炕上躺,昨晚睡太久,他肩膀都酸了。
  趴在炕上,他让秦劲给他按按,按完了,他又让秦劲趴下,他好给秦劲按按,俩人你摸我一下我捏你一下玩的脸红红时,赵丰在屋外问午饭吃什么。
  他便收了笑,穿鞋下了炕,出门见赵丰站在灶房门口,他问道:“阿爹,安哥儿还没回来吗?”
  “没。他应该在县城吃饭吧。走时我给了他一串钱。”赵丰道。
  隔壁荒院不好放贵重物品,但担心赵丰有急用钱的时候,叶妙就在灶房留了些铜板。
  今日正好用上。
  “他带着钱就行。”叶妙放了心,那么大的人了,总不会饿着他自己。
  安哥儿是下午回来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