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想了想,他还是回了摊子前。
  罢了,即便买了,他和他劲哥也没空闲时间去放。
  摊子前的生意很好,小蛋卷已经有了些许名气,还便宜,大过年的,不仅大人手松,孩子手里也有压岁钱,凡是试吃过的,大部分人都掏钱买了。
  正忙碌着,谷栋来了。
  谷栋觉得,他既让秦书达打了招呼,那今日安哥儿八成会来摆摊。
  于是,他今日出门时给谷南打了声招呼,让谷南带着云哥儿去大集上玩。
  他自己以巡街为由,也往这边来。
  出了城门,远远瞧见安哥儿竟抱着云哥儿,他暗喜不已。
  余光瞥见旁边的风筝摊子,他上前去,买了个燕子风筝。
  有风筝在,以后云哥儿就有理由经常来找安哥儿玩了。
  看在小兔子的份上,云哥儿瞧见谷栋,主动喊了一声爹爹,等谷栋将手里的风筝给他,他终于有了笑脸。
  示意安哥儿将他放下,他抓着安哥儿的手指,又喊上谷南,他想要去放风筝!
  谷栋很欣慰。
  随后心满意足、依依不舍的走了。
  很快到了中午,大集上的人少了些,蛋卷也卖得七七八八,谷南带着云哥儿回家,秦劲索性将余下的蛋卷装入一个布袋,然后去了糖铺。
  牛掌柜一家子正在吃午饭。
  这种开在城里的铺子,即便过年也甚少有人家关门,反正铺子便是家,过年正是生意好的时候。
  见秦劲过来,牛掌柜挺惊喜。
  一看秦劲还带了蛋卷,那就更高兴了。
  秦劲将蛋卷卖给牛掌柜,又买了些蔗糖,随后便带着叶妙、安哥儿出城。
  路过风筝摊子时,他不顾叶妙的劝阻,也买了个燕子风筝。
  买都买了,叶妙一脸高兴的接了。
  走上通往五里沟的小道,他迫不及待的就和安哥儿放了起来,两人从前过的都苦,都是第一次得这样的玩具,一路上欢喜极了,直到进村才收起来。
  下午。
  秦劲、赵丰去王小桂家买麦子。
  他家的那点麦子早吃完了,这几个月来,所吃的麦子全是从村人手里买的。
  最近开始做蛋卷,对面粉的需求大增,现在家中只余下一百多斤麦子,他此次便打算多买些。
  今日一千多根蛋卷,只在大集上卖,卖了两个多时辰,竟只剩下一百多根。
  这生意可太好了。
  豌豆糕、甜甜圈真的要长期停售了。
  回了家,只见何虎坐上了牛车,正准备走呢。
  何虎是来拜年的,顺便来送儿童推车的分红,按照当时的协议,每卖出一辆儿童推车,秦劲可得十文钱。
  这些时日,陆陆续续卖出了三十多辆儿童推车。
  还有五十多辆双桶小推车。
  双桶小推车也按照一辆十文算,因此,此次秦劲能拿到将近九百文的分红。
  他来的不巧,当时秦劲刚推着板车出了家门,叶妙要去喊秦劲回来,他摇头不让,也不是什么大事,下次碰着了再唠。
  不过,现在秦劲回来了,他就多坐了一会儿,天色擦黑才带着叶妙现做的小蛋卷离开。
  白得了九百文,叶妙拎着那串钱瞧了又瞧,然后才心满意足的放钱箱子里。
  何家人厚道。
  大年初五到十五,秦劲每日都会与安哥儿一起出摊。
  这期间大集上的人流由爆满到正常再转为爆满。
  最近没有下雪,地里的麦子缺水了,一些勤快的人家,初六那日就拎上扁担水桶去灌溉了。
  于是大集上的人就少了。
  但到了正月十五这日,人流陡增。
  因为今日是上元节。
  这可是个热闹的节日,这一日东阳县不关城门,县城或附近村子里的人家可在晚上时进城看花灯。
  而且,白日里也有人舞龙狮,耍杂耍,热闹程度一点儿不输给过年。
  这个节日算作是古代的情人节,所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因此,秦劲提前吃了晚饭,而后带着叶妙、安哥儿去了县城。
  县城里游人如织,摩肩接踵,街道两边的店铺都挂着各式灯笼,一些专门卖灯笼的店铺还搞了猜灯谜的活动,若是猜对了,可免费得灯笼。
  身为文盲,秦劲叶妙安哥儿自是猜不出来,不过,他们有钱!
  凡是看中的灯笼,他们舍得花钱买!
  随意进了家灯笼铺子,叶妙看中了一盏竹编灯笼。
  灯笼很朴素,是拿原色竹子做成了笼子形状,很精巧,一个才十文钱。
  他高高兴兴的买了。
  安哥儿看了一圈,什么都未买,等叶妙结了账,他挽着叶妙的胳膊出了铺子。
  一出门,他便瞧见谷栋身穿衙役服,手拿长刀,正一脸严肃的盯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今晚人多,还不关城门,因此巡街的衙役比过年时还多。
  谷栋像是没瞧见他,只对着秦劲点了点头。
  秦劲上前两步,道:“栋哥辛苦了,这么晚了还不能休息。”
  “职责所在。你们玩时注意荷包。”谷栋道。
  “已经逛了好一会儿,这就准备回了。”秦劲指了指叶妙手里提着的小灯笼。
  谷栋闻言,便让他警醒些,路上注意安全。
  秦劲应下,和叶妙、安哥儿朝城门走去。
  谷栋握着长刀,依旧一脸严肃的巡街,但方向却是往城门而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