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妙哥儿知道安哥儿身子不适,就一直催着安哥儿先吃饭,等安哥儿吃了个半饱,这才笑嘻嘻的问他在谷家如何。
桌上还有赵丰、赵囡、宋来娣以及秦书达的俩孩子,安哥儿没有多说,只笼统道:“很和气,云哥儿也很乖。”
云哥儿已经吃饱了,正有些无聊的左看右看,听安哥儿夸他乖,便有些羞涩的笑了笑,小脑袋往安哥儿怀里躲。
赵丰和赵囡这是第二次见他,成亲那日他就乖乖的,不吵不闹,甚至还偷偷跑进新房看安哥儿。
今日也一直安安静静的,他这个表现,恰好印证了安哥儿的话。
至于谷栋,的确每次都笑呵呵的,因此赵丰和赵囡都信了他的话,心中放下心来。
饭后,天色尚早。
刚才男人那桌说起了秦劲要盖新房的事儿,于是一帮人出了院门开始指点江山。
依照朝廷规定,每户分到的宅基面积都不小,除非是像秦家那般几兄弟都成了家,不然都是够住的。
可秦劲不是一般人,他除了自住,还要做生意。
按照秦劲的打算,以后还要买地,当小地主。
田地多了,那打下来的粮食放哪里?
因此,秦劲便想将隔壁荒院买下来,到时候合二为一,起一个大院子。
但是吧,他又打算将来要在县城开铺子。
他希望能买一个跟牛掌柜家一样的铺子,前面开店,后院自住。
到时候真搬去了县城,那这大院子就空下来了。
因此,他左右摇摆,没有下最后的决心。
谷栋听了他这话,建议他还是将荒院买下来合二为一。
真正的大地主,哪一个不是乡下有大院城里有宅子?
再者,两地离的如此近,来往极方便,到时候想住哪里就住哪里。
以秦劲的实力,还怕乡下的大院子闲置吗?
将来肯定能成为大地主嘛。
到时候满院子堆的都是粮食!
若秦劲手里的银钱不够——安哥儿那三亩田地的银子,秦劲还没给,那三亩地是中等田,一亩就得十两银子。
安哥儿不急着用钱,让他将来有银子了再给。
他估摸着秦劲此时之所以犹豫,是手里的银钱不够,毕竟已经欠着安哥儿三十两银子了。
但他愿意借给秦劲银子!
没有利息,秦劲想什么时候还就什么时候还。
咳,就是秦劲起大院子时,他希望秦劲帮他一个忙,在安哥儿的宅基上也起一个小院儿。
安哥儿的户籍虽然已经进了他家,但按照律法规定,纳入贱籍的人,职业不同,待遇也不同。
他是在衙门里做事的,因此,他即便入了贱籍,也允许保留一处宅基。
这是朝廷给胥吏的优待。
胥吏的作用毋庸置疑,那些科举出来的正经官员只知道死读书,他们不通俗务,不知律法,不懂赋税,因此他们需要借助胥吏为他们处理诸多事务。
整个衙门除了县令县尉县丞等正经官员,余下的数百人都是胥吏。
这帮人手里握着不小的权力,但偏偏是贱籍。身份低,却掌权,上被正经官员瞧不起,各种欺压,呼来喝去,下又被世人唾骂,而且毫无上升通道,子孙三代的路都被堵死。
就好比宫中的太监一般,长期处在这种高压环境里,那心理必然逐渐变态。
变态之后,那就成了祸患。
宦官之祸可避,可胥吏之害却是附骨之疽,难以清除。
衙门里总得有人办事。
且不说那些专门记录各种档案的书办,就说衙役里的牢头、更夫、马夫、门子这些,哪个地方不得有人守着?
一个衙门就是一个大户人家,有了主子,那必然得有奴才,不然这户人家的日子怎么过下去?
本朝吸取历朝历代的经验,对胥吏这个群体留了一丝生路,没有打压太过。
而胥吏有了体面,有了盼头,那自然也不会自绝生路。
因此,胥吏这个群体是可以拥有自己的宅基的,反正即便朝廷不许,这帮人也能悄悄置办,与其偷着办,不如放到台面上来。
这样若有人违背了律法,那也能正大光明的给衙门创收。
安哥儿之前分了一处宅基,就在荒院的左边,安哥儿可以保留这一处宅基,既然有,那就不好一直空着,他想在上面盖个院子。
这样安哥儿定然会消气。
但他和安哥儿常住县城,没空日日盯着,这事儿肯定要交给秦劲。
秦劲日常也是忙的脚不沾地,他不好让秦劲特意花时间来办这事,因此他打算趁着秦劲给自家盖院子,顺道将安哥儿的小院也给盖了。
盯一处是盯,盯两处也是盯嘛。
这么想着,他揽着秦劲的肩膀,背过众人,悄悄问秦劲是不是缺银子,若是缺,那他愿意借!
秦劲闻言一愣:“盖大院子的话,花销虽多,但我手里的银钱是够的。”
“银钱的事你别担忧,有我呢,我明日就给你送去五十两,如何?”
“这就不用了,我手里的银钱真的够。”秦劲摇头拒绝。
“那成吧,以后你要是周转不开,尽管来找我,我有。”
“多谢栋哥。”
“嗐,你看你,在五里沟,我得跟着安哥儿喊你哥。”谷栋见秦劲不愿找他借银子,便干脆将心里的小九九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