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点心吧,家中有。
  肉吧,也天天有。
  除此外,家中还有各种饮品,冬日有五谷豆浆、米糊,夏日有酸梅汤绿豆汤。
  人生在世无非就是吃喝,这两样都满足了,赵丰不愿意花钱,实属正常。
  “等时日久了,咱们的家底厚实了,那阿爹说不定就能放心买买买了。”他捏捏小夫郎的脸蛋,劝了一句。
  “嗯……现在麦收结束,大集上的人多了,我明日多做些蛋卷吧。”叶妙道。
  “好。”秦劲点头。
  这时,外面传来了秦方秦圆的笑声,不过,笑声很快低了下去。
  院子里瞧不见他们四叔的身影,他四叔肯定在午睡。
  但是!
  有大新闻哇!
  秦书礼今天差点儿挨打了!
  见周立从他的小房间出来,秦方秦圆立马凑了上去:“周叔!”
  “怎么了?”周立打量了他们一下,见他们满头大汗却一脸兴奋,就转身回屋子拿了蒲扇出来:“你们扇一下。”
  秦方拿袖子抹了下脑门,秦圆将蒲扇接了过来,他们刚看了场热闹,是跑着回来的。
  秦方笑着开口:“周叔,思哥儿不是会讲孟母三迁的故事了嘛,我奶奶很骄傲,逢人就夸你教的好,结果不知道怎么传到鲁家村去了。”
  “那两个学生的爹娘就跑来质问秦书礼,问他为什么不教孟母三迁的故事。而且,你才教了几日思哥儿就能讲故事了,他秦书礼教了一个多月,那两个学生却什么都没学到。”
  “原来秦书礼教的是《千字文》,而且,这一个多月来,秦书礼只让那两个学生背诵、默写《千字文》,说等他们背完了、会写了再讲解每一句的意思。”
  “那两个学生先背了一个多月的《千字文》,这几天才开始学习如何握笔写字,问他们孟母三迁的故事,他们根本不知。而他们会背的《千字文》,他们不知其意,他们爹娘更不知其意。”
  “于是他们爹娘就跑到秦书礼家发了好大的火,还警告秦书礼,让秦书礼用你的方式教,今后若是再糊弄人,那就把之前交的束脩抢回去。”
  “……抢回去?”周立惊讶。
  还能抢回去?
  乡下的村塾竟这么没规矩的吗?
  “可不是,四两银子啊!换谁不心疼?”秦圆道。
  他年纪小,没进过真正的私塾,没感受过夫子对学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绝对权威,他脑子里虽有尊师重道这个概念,可谁让对方是秦书礼呢,自然是银子重要。
  “其实,秦书礼也不算有错。”周立道。
  据他所知,一些夫子的确不会先讲其意,而是就让学生们死记硬背,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得滚瓜烂熟了,对每一个字都了然于胸了,那再听夫子讲解,自然而然就理解了。
  “周叔,秦书礼有错!他真没好好教,刚才那两个学生亲口说了,他起初还算是有耐心,但不足半个月就开始喊头疼,一头疼就要休息,让那两个学生自己背。那两个学生碰到不认识的字,拿去问他,他给人家甩脸色。”
  秦方忙道。
  周立闻言眉头皱了起来:“收人束脩,怎能如此?”
  “可不是嘛,照他这个教法,那两个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学做账?”秦方道。
  人家肯交四两的束脩,是想学真本事的。
  可如今学个《千字文》都拖拖拉拉,难不成要让人家学上十年八年啊?
  “可惜那两个学生的爹娘没真的打他,只是闹了一通。”秦圆有些遗憾。
  屋子里,秦劲和叶妙也颇为遗憾。
  同时还有些意外,原来秦书礼竟认真教了半个月?
  不过,王秀芹也没到处宣扬思哥儿聪明呀,王秀芹可不爱四处炫耀,再者,王秀芹即便对外人讲起此事,她突出的重点是思哥儿聪明,秦家的孩子聪明,而不是周立教的好。
  这才几日,怎么就传到鲁家村了?
  第66章 大篇幅安哥儿和谷栋
  不过,这是小事。
  秦劲和叶妙都没有放在心上,秦书礼还能来找他不成?
  秦书礼没那个胆子!
  秦书礼自个儿不好好教,被学生爹娘拿住了把柄,这只能怪他自个儿。
  想来应是某个村人当做新鲜事传到鲁家村去了,而鲁家村的村人又当做新鲜事讲给那两个学生的爹娘听,于是那两个学生的爹娘就找来了。
  两村离得近,消息传得快。
  再者自打他家起了大院子,村人看他的眼光就不同了,对他家的事颇为关注。
  而秦书礼的教学成果,村人也颇为关注,比如说张齐这种,秦书礼的做账本事,村人的确眼热。
  他和秦书礼的关注度本就高,而这事儿又的确新鲜——周立一个半道出家的夫子都能教的似模似样,秦书礼正经开私塾的,水平又如何?
  于是可能就有好奇的村人传起闲话来。
  但本身事儿不大,秦劲和叶妙都没有放在心上,听完缘由,两人在周立的教书声中,慢慢进入梦中。
  睡醒之后,已过了日头最毒辣的时候,该下地的下地,该做家务的做家务。
  明日打井的师傅要来打井,叶妙就将院子东北角收拾了出来。
  说是东北角,其实挺宽敞,等水井打好,他们要在这里搭一个棚子,将整个东北角都遮起来,这样雨天打水也方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