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亦或者是赶考途中,与名妓来一段凄婉绝美的爱情故事。
  除了这种套路,也有人写一些历史演义故事,从历史上取一著名人物,然后就开始胡编乱造,类似他上辈子时看的那些《戏说xx》,《xx微服私访记》之类的。
  他只是粗粗翻看了一遍,并未细瞧,更没有询问掌柜哪一类书籍卖的最好。
  而且,他当时的人设是文盲,不怎么识字,因此,这会儿也不好提起那些书籍。
  略一思索,他道:“郭二哥,那你是想写什么类型的故事呢?是牛郎织女那般缠绵的爱情,还是宣扬善有善报的一饭千金,亦或者纯粹想要爽一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励志故事?”
  当然,还有深刻型的,借故事揭露官府、朝廷的黑暗。
  但这太敏感了,最好别碰。
  郭厚想不到秦劲竟然问出这么有“深度”的问题,他明显愣了一下:“嗯……都行、都行。”
  秦劲:“……”
  他无奈道:“郭二哥,那你这些年都收集了什么出众的人和事儿?除了我这种励志型的,有没有那种……嗯,比较离奇的?”
  “我觉得你就比较离奇,发家太顺利了。”郭厚道:“对了,谷捕头的新夫郎,也算是离奇吧,一个乡下小哥儿奋力反抗父兄,颇为难得。”
  不等秦劲开口,他就叹气:“但是吧,事迹太短,难以成篇。”
  “那你就写小短篇,然后将小短篇集成册。”秦劲道。
  类似三言二拍那种。
  郭厚挠头,一脸为难:“主要是吧,你和谷捕头新夫郎的事迹虽难得,但不是特别吸睛,这种乡下小故事谁愿意看?能看得起话本的,家中都有几个闲钱。”
  “那你就改一下出身,将安哥儿塑造成富商家的小哥儿,还是不受宠的庶子,父兄为了往上攀爬,想要将他……”
  秦劲随口就扯出了几个常见的设定,还借鉴了一下叶妙的经历。
  郭厚听着听着,渐渐来了兴致,开始与他探讨起来。
  秦劲本是随口建议,见他神色激动,也就认真了。
  平平淡淡的乡土文学的确吸引不了那些看得起话本小说的人,想吸睛的话,要离奇,要发癫,怎么骇人听闻怎么来。
  所以,他和安哥儿只能算配角,主角必须出格,不离奇如何成书?
  等到秦家门口时,郭厚已经一脸笑意。
  他来的仓促,好在他不是那种嫌贫爱富的,哪怕是玉米饼子,也依旧吃得香甜。
  午饭过后,他兴冲冲的告别秦劲,坐上牛车急急回城。
  他有思路了!
  郭厚走了,秦劲打开他带来的几个礼品盒子,见里面果真是文房四宝,且都是上品,不由感慨郭家大方。
  一个小小的油炸糕,换来徽墨宣纸,湖笔端砚,而且还是五套,真真是他赚了。
  叶妙对文房四宝的兴趣不大,他抱着那匹绸布,一脸高兴,这下子他的发带可以出新品了,和麻布、棉布比起来,绸布不易起褶皱,柔顺感强,绑在头上定然更好看。
  他本想继续做发带,但想起郭厚临行前说什么“初稿”、“讲给你听”之类的话,他就将绸布收好,去了堂屋西边的那间“书房”。
  刚才他和赵丰、周康宁、周延年留在灶房吃饭,秦劲、周立则是在堂屋摆了饭桌招待郭厚,因此他并不知秦劲与郭厚的对话。
  “劲哥,你刚才在和郭二哥说什么呢?”
  秦劲正将那几套笔墨纸砚一一放回礼盒中,闻言道:“我给郭二哥出了几个小主意。”
  郭厚不写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那就写类似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种故事吧,夫妻恩爱,但抵不过异地空虚,最终出轨,后情郎与夫君结识成为好友,事情败露,于是被休。
  虽被休,但因着貌美,又嫁与官员做妾,前夫却是娶了情郎之妻。
  后又借着官员之势救助前夫,最终与情郎之妻共侍前夫,团团圆圆。
  此故事可谓是狗血离奇,一波三折,反转又反转,扣人心弦。
  郭厚如若真写出来类似的,世人定然爱看。
  他记得三言二拍在<a href=https:///tags_nan/mingchao.html target=_blank >明朝还挺火的,非常畅销。
  当然,他不是要郭厚抄袭,他只是举了这么一个例子。
  此刻他将此故事讲给叶妙听,叶妙听完,眨巴了一下漂亮的眸子,随后道:“是够曲折的。”
  “你喜欢看这样的故事么?”秦劲问。
  叶妙认真想了想,摇头:“一般吧。”
  “……那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
  “增长见识的。或者是比这更离奇的,类似白娘子许仙这种的。”叶妙道。
  他的答案与从前一致,秦劲便笑着道:“行,那我给郭二哥提意见,让他写一些人妖相恋的故事。”
  看来小夫郎是真不喜欢看狗血都市家庭剧,偏爱神妖奇幻。
  叶妙闻言也笑:“这种故事可不好写。”
  秦劲点头,只道了一句事在人为,然后便转了话题。
  现在家中日渐富裕,小夫郎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他本想去书铺买些杂书给小夫郎看,但小夫郎坚决拒绝,理由是书籍太贵。
  书籍的确贵,但精神需求也不能忽略,等下次见了郭厚,他再给郭厚出个主意。
  传说蒲松龄写聊斋,是摆了茶水摊,向喝茶之人收集奇闻轶事、神怪传说,郭厚完全可以效仿蒲松龄,写一部大晋版本的聊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