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他知道成亲之后会遭遇什么。
  劝周立回去躺着,他回大灶房继续烧火。
  卤完卤味,将其中一半盛入陶罐里,另一半就留在锅中,晚上自家吃。
  忙完这些,他进堂屋看了下叶妙。
  叶妙仍在绣发带,兴致勃勃,而他女婿则是非常“贤惠”的在编发绳。
  说起来,他女婿不仅懂得如何做吃食,还会编发绳,卖得最好的那种款式就是他女婿想出来的编法。
  他没有过多打扰这二人,只是问他们晚饭想吃什么,得到答案,他便转身出去。
  有卤味了,且还是双味的,五香和麻辣,他只需再凉拌个萝卜丝,烧个红薯面汤就成了。
  晚饭后,他和周康宁用热水将锅碗洗刷了,而后他又烧了一锅热水,这锅热水由他和周家父子三人使用,他打了盆热水泡脚。
  坐在炕上,他能听到院子里周康宁、周延年发出的响动,这兄弟俩在帮周立洗漱。
  他垂着眼睛,盯着木盆里的水,思绪不由飘远。
  嗯……假如。
  他是说假如。
  虽说现在周立毫不知情,可既然他自个儿先心动了,哪怕羞人,他也要先琢磨透其中种种。
  首先,他是以岳父身份寄住在他女婿家的,而周立在他女婿家一半是长工,一半是夫子。
  他如果和周立成亲,那么周立就不再是家里的长工。
  他也不好再继续住在他女婿家。
  之前他无依无靠,他女婿这才将他接来同住,可成了亲,他又怎好夫夫二人皆赖在秦家……到那时,他真要自立一户新起院子吗?
  如果他真想的话,妙哥儿还有他女婿肯定会支持。
  但他自个儿不想搬走。
  他想照顾妙哥儿,即便他再嫁,妙哥儿也是他最重要的人。
  再者,这门亲事本就是妙哥儿还有他女婿撮合的,这两人定然不在意周立身份的转变,也定会支持他和周立依旧住在家中。
  所以,暂时抛开妙哥儿和他女婿,只谈他和周立。
  真成亲了,首先他无需伺候公婆,周立双亲早已经亡故。
  其次是伺候男人,现在家里的饭食、杂活都是由他做,周立本就住在这个家里,成亲之后,他还是要做饭做家务,最大的改变是周立搬到他屋子里来。
  他多出来的活计,是为周立缝衣纳鞋洗衣等。
  最后是照顾孩子,可周康宁周延年都乖巧能干,且已经成年,无需他照顾。也就是这俩孩子将来成婚时,他得拿自己的私房钱贴补聘礼和嫁妆。
  将来也还得帮着带一带周延年的孩子。
  这点儿活,比起他初嫁人那会儿,真是轻省太多。
  至于安哥儿曾惧怕的,担心婚后男人突然变脸,人前人后态度不一,这个应也无需担忧。
  周立不回郭家庄,婚后呆在秦家,态度能变到哪里去?
  况且,周立是个知礼且懂得感恩的,待他好一分,他便想回报十分,这种性子,又怎会突然性情大变?
  这么一盘算,如若真要成亲,他付出的不算多。
  至于他能得到的……
  他能得到一个好男人。
  平日里温和,危急时也能挡在他身前。
  他不由回想起下午周立说那番话时的神色,诚恳而温和,眼睛也认真望着他。
  莫名的,他攥紧了手心,浑身都有些不自在。
  视线从木盆转向房顶,他往后一倒,抬手捂住了脸。
  他之前真没生出过再找的心思。
  真没有。
  他受够妙哥儿父亲甩给他的各种脸色,也厌恶赵大福的丑恶嘴脸,他一点儿都不愿再去伺候男人。
  他不是安哥儿,安哥儿年轻,有冲劲,肯豁出去一切,愿意尝试愿意赌。
  可他老了,他只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
  他之前真没有再嫁的心思。
  可如若对象换成周立……
  这么好的人,就算为其做些活儿,那也不亏什么,毕竟周立平日里干活卖力,教书也认真。
  而且,这一次若不是周立推开了他,那躺在炕上不能动的就是他了,他力气不如周立的大,周立即便倒在地上也能抬腿去踹野猪,也能使劲挣脱野猪锋利的牙齿。
  若是他被野猪咬了,他挣脱不开,伤口肯定更深。
  他一直不愿意给妙哥儿添麻烦,他若受伤,那可是给妙哥儿添大麻烦了。
  哪怕看在此次的份上,他为周立做些活儿也是应该的。
  想到此,他不由在炕上翻了个身,也不顾正在泡脚,身子蜷缩了起来。
  其实,妙哥儿刚成亲时,他的确有些不习惯,在叶家时,他们父子俩住一间屋子,后来到赵家、荒院,他们父子俩一直同住一屋。
  有什么话、什么事,当即就能说给对方听。
  因此,哪怕妙哥儿只是嫁到了隔壁,他晚上睡觉依旧有些不习惯。
  太安静了。
  安静到他翻身的响动都大到有些吵闹。
  但他将这种不习惯压了下去。
  他明白,这只是开始,从妙哥儿成亲的那一日起,一直到他死,夜间都只有他一人。
  这种安静会缠上他的下半生。
  这是寡居之人必须经历的。
  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妙哥儿有了好归宿,他终于能歇一歇了,他终于有属于他自个儿的空闲时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