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组合解散,我爆红了!> 组合解散,我爆红了! 第214节

组合解散,我爆红了! 第214节

  不过对于《编号a77》的最终票房,业内都给出了比较积极的看法——《陆煦,票房的金字招牌》这篇文章在《编号a77》登陆暑期档后不久登上了某娱乐媒体的头条。
  电影上映的前两天,观众们聚焦的是陆煦的颜值,而随着上映天数的拉长,观众们也逐渐关注到了剧情。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编号a77》的剧情显然也在合格线以上。
  ……
  李焱抽出了一天空闲,去电影院支持了《编号a77》。
  《编号a77》的首映活动邀请了他,但他那时候人在国外,没空回来支持,李焱为人低调,不太爱秀“兄弟情”,这种活动他一般也不会参加。
  《夜观天象》大爆以后,就有人预测,说李焱和陆煦今后会成为直接的竞争对手,资源上有重叠,包括在票房上,两人主演的电影会在各个档期正面对话。
  李焱承认,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他觉得,陆煦的票房爆,并不意味着他的票房就会输,这中间完全可以有双赢这个选择。
  陆煦是很厉害没错,但李焱有不输给对方的自信。
  何况两人今后又不是没有合作的可能了。
  李焱拍电影够久了,在他看来,《编号a77》的涨幅就是高票房电影的正常涨幅,他去的这家影院上座率也还不错,其他电影的场次检票比较冷清,《编号a77》一到检票时间,立刻围来了一堆排队的观众。
  电影开场之后,李焱发现,虽然营销号把《编号a77》形容得很普通,可实际上,《编号a77》这类型的科幻片就是少,要男帅女美,要剧情紧张刺激,一枪爆头的血腥与主角踏上复仇之路的刺激感……即使《编号a77》只做到了其中一样,也足够电影在这个暑期档攻城掠地了。
  电影剧情很简单,只有一条线,这种寻求视觉效果的片子也不需要多么复杂的剧情,太复杂了观众反而看不懂。
  剧情不深沉,也没有无病呻吟的片段,主角“咔咔咔”就是打,就是帅,反而让观众全程体验到了酣畅感。
  商业大片本就该这样。
  “编号a77”原本是实验体,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杀人机器,一次意外令他拥有了人类的情感,开始了对组织的复仇。
  陆煦扮演的主角登场的瞬间,李焱也不由瞪大了眼睛。
  客观来说,陆煦在《夜观天象》里的扮相已经足够精致了,可“编号a77”则展现出了极致的性张力。
  即使“编号a77”几乎都是凛然的神色,实施复仇计划时,他双眼甚至都没有眨一下。
  电影里有一个“编号a77”爆头组织头目的镜头,鲜红的血飙在“编号a77”脸上,让他睫毛都染上了血迹,他眼神中却只有平静,双眼倒映出头目的死亡,就好像看到一片雪花的融化。
  特效也足以用精彩来形容,不管是飞天还是遁地,攀岩、跳下飞机、攀上疾驰的列车,镜头中的陆煦都在兢兢业业诠释着帅气这个词。
  观影厅内观众的反馈是最为明显的——陆煦只是静静撩了撩头发,李焱前后左右就响起一片吸气声。
  陆煦跳下飞机那一幕,戴上面具的同时,镜头给了陆煦那张脸一个特写,观影厅内的吸气声愈发鲜明了。
  从演员的角度来看,《编号a77》可以说是一部酣畅淋漓、优点相当鲜明的电影。
  电影的卖点在哪里,剧组上下显然相当清楚,电影两个多小时的时长几乎都在强化优点,坦坦荡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观众们显然也很吃这一套。
  李焱很难像年轻粉丝那样“嗷嗷”喊着陆煦帅,但他承认,导演确实很会拍。
  恐怕多年以后,当影迷们怀念年轻时候的陆煦,《编号a77》将是不可忽视的一部电影。
  这是代表了陆煦颜值高峰期的一部电影。
  李焱默默发了条信息给陆煦,告知对方自己的观影感受。
  陆煦显然在忙,直到傍晚才回了他一个问号:“李哥,你也去看了?”
  李焱晒出了电影票,顺便发了条微博安利《编号a77》。
  “《夜观天象》剧组团建了!”
  “嘿嘿嘿嘿,蹭一点《夜观天象》的好运!”
  “!!是谁说李焱和陆煦票房竞争老死不相往来的,做个人别瞎说好吗?”
  “居然写了超长的影评,李焱和陆煦都超级超级认真!李焱真是把《编号a77》的特效夸了又夸,我感觉《夜观天象》和《编号a77》是完全不同的特效风格,但是都是优秀的特效电影。”
  在李焱发微博的同时,陆煦在《编号a77》中的不同造型也随之曝光,虽然他以紧身衣造型为主,但配上头盔、面具等辅助造型,又会给观众完全不同的感觉。
  一组剧照很快成为了热转,连带着《编号a77》的热度也上升了。
  第213章 213 票房狂飙
  用粉丝们的话说,陆煦之前的造型都“稍显保守”,完全可以更开放一些,但妆造并非演员个人决定,而是要配合剧情,之前的电影没有给他太大的发挥空间。
  对粉丝们而言,《编号a77》完全是一场视觉盛宴。
  剧照甚至可以直接截成屏保——和第一部电视剧《我的宝贝贵公子》相比,现在的陆煦俨然是成熟男人的轮廓。
  “这就是我想看的男色啊啊啊啊!”
  “其实我感觉,年轻演员完全可以尝试一下这种角色,只是国内这一类型的片子,不知道为什么,年轻演员担主的话,演的要么是苦大仇深的青春片,要么就是都市三角恋情,这类型电影观众应该是爱看的吧!”
  “因为……业内像张治珍那样的导演很多,演员们搞3p甚至np是艺术,拍这种爽爽的或者轻喜剧类的小妞电影,那就是低端啊。”
  “啊这……”
  影迷们仔细盘点了一通,《编号a77》这样的电影他们不爱看吗?
  不,他们很爱,但是导演不太爱拍。
  在题材上,这几年的国产电影还是太集中了,虽然有特效片,但《三途川》那样的烂片着实不少,前期狠狠扫走了一波票房,后期观众被骗多了,难免对这种所谓大片充满怀疑。
  《夜观天象》和《编号a77》都属于重金做特效的片子,钱花在哪里,观众同样能看出来。
  只是当下的市场更注重内容的深度,对于技术方面的钻研反而不够投入。
  除此之外,也因为特效电影注定大投资,失去了以小博大的可能性。
  对于高成本电影的投资,投资商们通常更青睐自身已有成功范例的大导们,新人导演获得青睐的几率很低,然而大导通常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更重深度而非技术。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问题是无解的。
  ……
  陆煦一场感冒来势汹汹,他休了两天,可第三天的路演上,他依旧一副病恹恹的样子,人在后台就困得迷迷糊糊,上台之后几乎是在强撑。
  “这阵子就不减重了,多吃点多喝点。”许闻难得跟陆煦的活动,他带着一个大保温壶,一直盯着陆煦准时喝水。
  陆煦感觉自己的喝水量可以用缸来形容。
  活动现场虽混混沌沌,陆煦还是撑着参与完了全程。
  剧组放出了陆煦爬火车、跳伞的镜头,现场影迷们的尖叫声几乎能把陆煦耳膜震破。
  原先的活动安排是没有这一环节的,为了减少陆煦说话的次数,导演特意增加了这个环节。
  《编号a77》幕后虽然没有搞笑的梗,可花絮中,陆煦锐利的目光却让影迷们印象格外深刻——无论攀山还是越岭,他都没有丝毫犹豫。
  至少和此刻因为身体不佳、目光也显得很软的陆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人都知道陆煦敬业,只是之前的作品是透过人物的微表情、情绪这些展现的,而《编号a77》则是通过真身上阵展现的。
  冲锋枪这些都是陆煦自己扛,危险动作除非是他自己实在是做不到的,才会让替身上阵……《编号a77》的拍摄并非观众以为的那么容易。
  虽然展现演技的部分偏少,可要达成出色的画面效果,同样离不开演员本人的配合。
  “真以为男模身材是那么好维持的吗?”
  “笑死,有时候觉得娱乐圈的对比真的好惨烈(没错我就是在拉踩),陆煦李焱这种真·票房大咖该上的都自己上,为了不辜负苦等的影迷,身体状况不佳也要参加活动,而某些人一脱衣服一肚子肥肉,替身恨不能替到吊,手指破了口子……我不说,反正粉丝会问‘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你行你上啊’,努力个锤子哟。”
  “楼上一段话骂了好多人,哈哈哈哈我之前也吐槽过,被人说我这是身材羞辱哈哈哈哈,有什么好羞辱的我就想问?”
  “陆煦能长红,必然是有能长红的道理的。”
  武鸣真考虑过做一个“陆煦带病宣传”的营销,陆煦没同意,《编号a77》的票房一直在这周的榜首,做这种营销的话,显得吃相太难看了。
  陆煦愿意为拍戏付出,却不希望它成为自己演员生涯的一大卖点。
  演员本身是一份职业,为角色付出是应该的,何况他已经从这份职业上获得了常人一辈子都够不到的金钱,他不能既要又要。
  当然,剧组没主动宣传,但因为陆煦自身的热度,这条新闻还是上了热搜。
  《编号a77》票房继续向前推进中。
  第三天是个周日,电影取得了2.92亿的票房,在当日排行榜上遥遥领先,到这时候,《编号a77》的总票房已经突破14亿了。
  到《编号a77》为止,陆煦没有演过一部票房低于10亿的电影,每部电影只分大赚和爆赚,从来没有亏损过。
  当然,对于《编号a77》,业内褒贬不一。
  “观影日记”这种向来偏向陆煦的影评人,都认为电影的内涵不够深刻,他重点夸了《编号a77》的节奏,认为它是今后的商业大片发展的方向。
  “剧情虽然套路了一些,但只要是观众喜欢的套路,完全可以用在电影市场上收割票房。”
  而有些业内人士和影评人的口吻就比较尖酸了,说陆煦是“一大把年纪卖肉”,“紧身衣撑起了《编号a77》的票房。”
  陆煦:“……”
  这话他疑似听过。
  首先,他不是一大把年纪卖肉。
  其次——【这可是价值14亿的肉,换你你不卖?】
  不等嘲讽他的影评人回应,陆煦就在评论区自问自答了:【你不卖,你清高。】
  网友们:“……”
  “爱看爱看就爱看,管得着吗?”
  “深深感受到了某些人内心深藏的嫉妒,只是因为自己卖不了吧?”
  “啊啊啊啊啊啊一大把年纪卖肉这种描述,我是陆煦我都忍不了,嘴贱什么呢?《编号a77》票房高,某些人嫉妒得脸都扭曲了吧?除了说一些屁话之外,请问你能赚到《编号a77》哪怕十分之一的利润吗?”
  “别太恨了,恶意根本隐藏不住。”
  以往这些业内点评陆煦的作品,多少还能从内容、深度、剧情线、拍摄手法这些角度挑刺,那时候陆煦的电影票房还不满20亿,在电影圈不是最具威胁的选手,评价多少还带点高高在上感。
  他甚至被嘲过突破不了20亿这个大关。
  等他演了《无畏人生》,连续两部电影票房大爆,那些专业的点评反而不见了,只说他演的作品低端,“《夜观天象》票房大爆是整个电影市场的悲哀”。
  陆煦想问,他一个连电影都没拍过的,天天悲哀个什么劲?
  无法理解。
  反正从对家行事作风的转变中,陆煦只体会到了深深的无赖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