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腊月二十九的大朝会按着惯例就是一通歌功颂德,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给今上添堵,大家都想好好过个年。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今年换成皇帝给他们添足了。
本来只以为今上只是为了面子好看,让衍圣公上朝应个卯,不曾想今日批头就是一道圣旨——今上封现任衍圣公的族弟孔应德为奉圣公。
孔家一门双国公,荣耀至极。
孔应德并未在朝上,他本是白身,衍圣公孔应勤便替她弟弟谢了恩。
今上缓缓道,“衍圣公这些年也劳累了,你本是女子之身,因为先帝执意让你袭爵,这才叫你遇到诸多难处,如今既有奉圣公,一应孔庙祭扫、宗族琐事都交由他来办就是。”
衍圣公是位气质高华的老妇人,女子的朝服与男子不同,也有和诰命服制相异,圆领补服做得和短袄一样,宽袖却不收腰,下头是二十四幅织金马面裙,织金图案按品级各不相同。
若是官职低的,便只有纯色裙。
“陛下的旨意,臣定然遵从。”衍圣公除了谢恩也没有别的话可以说。
如果江湛在场,他就会发现衍圣公便是那日,他在假山中遇到的那位老太太。
朝上众臣,本以为今上是为了抬举孔家,不曾想在衍圣公谢恩之后,坐在今上右侧的太子道,“衍可解作繁衍,倒也合适你们女子,为女子者生来便有生儿育女的责任,合该相夫教子,还望衍圣公好生遵循,教导族中子弟,替天下女子做个表率。”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别说是女官们了,就是男官也理解不了为何储君要在这个最快乐时候说这样的话。
马上就要过年了,不能放大家开开心心地去休假吗?
就算有事,不能回来再说吗?这群女人是这么好惹的吗?
有些朝臣不由缩了肩膀,已然可以想象稍后朝上那针锋相对、波澜壮阔的场面。
本朝言官有御史台,以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两个为主官,按着男左女右的俗话,左都御史是男子,右都御史是女子。
然而出列进言的却是左都御史,“不知太子殿下何出此言?”
太子半点也不在意,随口道,“怎么,孤哪里说错了不成吗?男人生不了孩子,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左都御史道,“且不说衍圣公于齐鲁之地教化百姓有功,单说殿下直指女子生来便该相夫教子,又将太/祖遗训置于何地?若无太/祖征战沙场,披肝沥胆,如何能有如今的盛世江山?”
太子皱起眉,深深看了一眼这个聒噪的小言官。
上赶着送死的话,孤可以成全你。
今上示意他不要开口,亲自打圆场道,“好了,太子也不过是顺着朕的话说几句罢了,你们莫要放在心上,退朝吧。”
文武百官的话悉数被憋回去了,你们家的江山,你有理呗。
朝中女官不多,约莫占了三成,都是花了大力气才走到今天,却得到储君一句女子本该生儿育女,如何能不叫人寒心。
风口浪尖上的衍圣公看起来反而更像是局外人一般,没有半点不高兴的样子,温文尔雅地与众人寒暄,甚至看到投缘的,还摸了几颗银杏塞给人家。
绝对正宗的诗礼银杏,童叟无欺。
这不是普通银杏,孔圣人家里种着的银杏啊,差点没给那几个苦读十几年大姑娘小伙子激动出个好歹来。
昭平公主暗地里也收到了两匣子银杏,“这就是男人的傲慢,既要利用孔家,又要看不起孔家的女人,衍圣公在齐鲁经营多年,难道是白给的?”
江湛就不乐意听这个话,“我也是男人,母亲您不能一句话波及一大片,这和今上他们有什么不同?”
“是我失言了,我向你道歉。”昭平公主将银杏盖好,“近来东宫两个小子总来烦你,再下去就要逼你站队了,你帮我跑个腿,权当避难了。”
“母亲只管吩咐便是。”
“过了年初一你就上路,送了这银杏去给你林师妹。”
江湛又喜又忧,孩子总是想在家和父母一起过年的,不过他也明白,年下宴席多应酬多,难免又要发生什么事。
昭平公主反而比他看得开,“莫做这个样子了,咱们母子来日方长,不差这一个年。”
江湛这个年是在船上过的,等他到了姑苏却没有找到林黛玉,林黛玉还被贾敏留在扬州,只有沈兰心单独回了姑苏,准备兰园开张的事。
江湛马不停蹄,连夜又赶去扬州,等贾敏见了他风尘仆仆的样子,简直心疼得不行,直埋怨昭平公主不近人情,“殿下也是的,让你过了年又怎么样,这大老远地坐了船,看来年都没过好吧?快去歇着,伯母给你做好吃的。”
“伯母,玉儿人在哪里?在读书吗?”江湛强忍着打哈欠的欲望,反倒把眼里憋出一汪眼泪来,幼鹿一般的眼睛,现下水汪汪的,叫人看着更觉得可怜了。
贾敏本来就疼他,赶紧指了路道,“玉儿在后头花园里赏花呢,旁人送了两盆绿梅来,你赶紧去瞧瞧,瞧完就回房睡觉吧。”
绿梅难得,林黛玉新得的这两盆绿梅更难得,比寻常所见的要颜色深一些,碧莹莹的如同碧玉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