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曹公这话说得就不对了。”萧佚状似疑惑点了点自己的唇角,“曹公与孙将军不是同一个主君吗?不都是大汉之臣?又哪来的背主弃义?”
是极!是极!
孙文台处处受袁公路的限制,已与家臣无异,但是他孙文台可是大汉帝王亲封的豫州太守,他真正该效忠该听话的应该是被囚禁在长安的皇帝!
经此点拨的曹操眼前一亮,他诚恳地请萧佚继续说下去。
“陛下远离兖州被囚长安,又有董卓党羽把持言论不可能会提供任何帮助。再打着反董的旗帜也不会有多少汉臣前来投奔,他们无法笃定这一次是不是第二个酸枣联盟。”萧佚示意他们稍安勿躁,“所以这一次曹公的口号应该是为汉室复仇。”
“为葬于皇陵的诸位先帝报挖坟掘墓之仇,为弘农王刘辩复鸠酒毒杀之仇。”
天下士人谁敢说曹操做得不对?谁敢不赞同曹操之举?臣子为帝王复仇,这上好的向远在长安的皇帝表忠心的行为世人谁不想参与进来,牟利者再度牟取利益,匡汉者又有了新名头继续对抗董卓。
这个计策是不是有点不太符合他们平素在曹操那里塑造的世外高人形象了?郭嘉借着喝水的动作向戏志才暗中表达自己的疑惑,这样让清长说下去真的不会有事吗?
没救了,主公看起来同样很震惊。戏志才半扶额前的碎发回应。
震惊于这个计策的曹操停顿半晌才接着问了下去,“这个口号太过空泛,无法掩盖操为本初报仇的初衷。”
“所以佚为曹公准备了一份大礼。”萧佚作揖,请求曹操允许门外随行二人入内一同商量。
曹操应允。
随行二人步入营帐,不知为什么这二人头上都带了斗笠,斗笠下压遮掩住了二人的容貌。待二人在帐中站定,他们一同取下斗笠在曹操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面容。
目睹二人长相的曹操大惊失色,连忙起身压低声音向其中一名年龄年幼的少年行礼,“操,见过弘农王。”
等等,弘农王不是被李儒毒杀了吗?那眼前的这个是……??!
“第一次见如此相像的替身,这就是清长送予操的大礼吗?”曹操看起来乐呵呵的,他转向萧佚求证自己的猜想,“旁边这位就是史子眇史道人了吧?”
萧佚笑而不语。
“是替身……对吧?”曹操的笑容有些挂不住了,他转而开始寻求同盟,第一个找的就是荀彧,“文若应该也是这么认为的。”
荀彧轻叹一声挪开了视线。
“一定、一定是替身,总不能是死而复生?!”曹操气有些喘不过来,他颤颤巍巍地抬起手指做最后的争辩。
郭嘉和戏志才与曹操对上视线,他们眼中是一副过来人的模样,郭嘉劝慰道,“主公还是抓紧习惯清长眼中的世界,习惯了主公就会发现”
曹操像是对几人这幅淡定的模样理解不了,“一切都很平常?”
“不,是还有更震撼人心的事情。”荀攸接着说。
曹操:……
没几年就要迈入不惑之年的曹操一时气血上头晕了过去。
没想到身体一直健壮的曹操会这么突兀晕倒的荀彧起身,在营帐外叫人唤来随行的大夫替曹操诊治,荀攸郭嘉戏志才三人看着摸着鼻子不好意思的萧佚也很无语。
郭嘉借着说话的机会就往萧佚身上趴,伸出一臂搂住萧佚肩膀一副哥两好的模样,“清长下次再有这般大的计划时可否和嘉说一声?着实有些吓人了。”
“不是说曹孟德敢五色大棒仗杀蹇顶的叔父,又敢独自一人刺杀董卓?这般勇猛胆大的人物怎么会被吓晕?”刘辩蹲下身观察着曹操,许久没有这般真实触感的他蠢蠢欲动,似乎想做一些幼稚的行为。
荀攸在一旁不断用眼神示意郭嘉别太过分。
比起关注旁边那个还有很多艰难险阻要走的好友,戏志才对刘辩现在的状态更感兴趣,面容有血色胸膛有起伏看起来与一个活人没什么两样,戏志才向萧佚求解,“他这不会真的是死而复生吧?”
清长应该也不会为了一次计策就去违背原则随意让人重新活了过来。
“没有,佚不过是让他短时间内能被活人看见,每日大约只有两个时辰的时间。之后董卓身死我就会将他渡往地府,史子眇也会自归道观不再过问凡间俗事。”有些嫌弃郭嘉太重的萧佚推了推赖在身上的人,“起开,奉孝你好重。”
萧佚推拒郭嘉的时候不忘记嘱咐史子眇和刘辩二人时刻带好斗笠,不要在计划实施前叫旁人看去自己的面容。
大夫匆匆赶来让兵士将曹操安置在席子上就这么匆匆地看起病来,大夫是个上了年纪在折伤与创伤上颇有经验的老人,他驱散开周围围着的几位文人,又细细给曹操切脉后开了几副安神宁心的药,“太守无事在,只是受到惊吓太大,让他好好休息一晚就行。”
“几位大人也别围在这里,容易让太守气闷不得好转。”叮嘱完最后一句的大夫准备去药房煎药,不放心的老人又一次细心嘱托他们不要再让曹操遭受惊吓。
谢过大夫的荀彧不着痕迹地瞪了眼郭嘉,他看着萧佚心虚的表情有些无可奈何,“主公等会醒来暂时先别说你那个计策,让主公先缓一缓,若是等不及清长可先将自己的计划告知彧等。”我们再帮你润色一下转告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