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戏志才还没明白郭嘉的意思。
“这一瓶吃了一粒就暂时不用考虑五谷轮回之事,另外一瓶吃了肚中会有饱腹感,不用担心饥饿的问题。”郭嘉详细解释道。
戏志才:……放我下车。
不管两人在车厢里如何闹腾,萧佚仍旧是驱马前行。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原先需要四日甚至更长时间的路程,萧佚只花了两日不到的时间就到了父城,临近父城城门,萧佚逐渐放缓了马车速度,看起来与寻常车辆无异。他也没忘记向车厢中的两人说一声。
终于到颍川郡了吗?
郭嘉与戏志才对视一眼,眼中的心酸只有他们两个坐过萧佚马车的人懂得。
这两日都靠药丸度日的他们只觉口中寡味平淡,戏志才已经迫不及待在父城的谒舍用一顿饭食,就是粗陋难以下咽的粟饭都好过无味的药丸,这么想着的戏志才推开了一点窗户,这一回他看见的是外面万物复苏的景色,而不是刮起的风沙,“这算不算重归故里?”
父城距离他们生活多年的地方不远,但终归不是同一个地方,戏志才看着窗外相似的景色不由得感叹颍川这些年经历的灾祸。
“董卓如今退居长安,有潼关函谷关在前能保我等一时无忧,但等董卓重新培养起自己的势力卷土重来那时,诸侯若不齐心协力怕是真的要败于贼子之手。”郭嘉对眼前看似和平的局势不看好,“不过朝中亦有忠心之人,何颙起事虽败但仍有不少人暗中蛰伏,只看这朝中能否扳回一局。”
戏志才想要倒杯水的动作一顿,“哦?难道奉孝觉得朝中有成事之机?不知是何人入了奉孝的眼?”
“吕布。”郭嘉道。
在二人还想要继续说下去的时候,车帘被从外面掀了起来,已经将马车驶入父城内的萧佚找到了一家空闲的谒舍。在谒舍门口停下的萧佚来提醒车内两人,“还想谈的话等进了房间再说,今日我们会在父城休息一日,明日便要继续向西而行前往灌江口。”
他们终于可以脚踏实地,不用再在马车上煎熬度日了吗?!
说是下了马车想要先用饭食,实际上三人一同进入房间叫来热水沐浴,等换上新的衣服后他们才坐在谒舍一楼的厅堂中点起了饭菜。
“三位看起来像是颍川本地人,可是今日刚刚回乡的游子?”谒舍中跑堂的是个机灵话多的青年,他听着三人谈话的口音就能分辨出是不是本地人,他热情地向三人讲述在经历劫掠后的颍川是如何逐渐恢复往日繁华的,“三位最近刚刚归来,可能不知道我们父城与其他几个县城最大的不同。”
“不都隶属于颍川郡,有什么不同的?”郭嘉好奇地反问跑堂。
跑堂挥挥手,一副今时不同往日的语气满脸骄傲地介绍如今父城中最大的特色,“诶!这您可就不知道了,我们父城出了个极好的绣娘,她亲自裁剪的衣服可是连宫中贵人都夸赞过的,您若之后无事可以去城中那位绣娘的店铺看一眼,说不准就有三位喜欢的。”
萧佚动作一顿,他掏出一点铜钱放在桌上,“那间店铺你知道在哪里吗?可有见过那位绣娘?”
第62章
从谒舍的跑堂那里萧佚得知这名绣娘常常是不怎么露面的,绣娘经营的店铺都是让她的丈夫维持运营,不过绣娘还是有在大家面前出现过几次,除了一次是宫中表扬的圣旨下来的缘故,其余几次都是因为绣娘要给家中采买东西,大伙才能在街上看见这位手艺精妙的绣娘。
跑堂曾经见到过这名绣娘,他回忆着那一次的偶遇,“小的那时在给家中孩子挑选新衣,碰巧遇见了绣娘,绣娘她知道后还好心指点小的那些衣服小孩子会喜欢。”
“她是个善良的姑娘,长相不说倾城倾国但也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家闺秀,也不知道她丈夫走了什么好运竟然能娶到这样的夫人。”
萧佚又多给了一些铜钱作为跑堂讲了这么多的辛苦费,他打算等会去那家店铺一探,看看那些衣服的针脚是否是他所熟悉的织女手法。
今日多赚了很多的跑堂脸上笑容越来越大,他顺便还给三人画下了一个比较抽象的指引路线图。
收下这份路线图的萧佚没有更多的问题想问跑堂的,反倒是郭嘉听完之后有些疑惑,“等一下,你刚才说她丈夫走的什么好运?可是绣娘的丈夫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哎,你们有所不知。”跑堂的眼睛四处看了看,他压低声音和郭嘉说道,“她丈夫是城外村子里的,去年父母刚刚过世,他嫂子便让他哥与他分了家,他只得了些许田地和一头老黄牛。这一穷二白田地都才刚刚种完种子,按理来说他手上没有余钱娶妻,偏偏不久后就成亲,妻子看起来还不是普通的农户女。”
像是为了得到听众的认可,跑堂朝同样有在听他讲话的二人挤眉弄眼,“你们说这是不是很奇怪?”
“确实不太对劲,难道你们就没有人问过那个绣娘为何选择了他?”郭嘉在听完后脸上的疑惑没有下去反倒更加浓厚了。
跑堂摇了摇头,这回就是他自己都满是疑惑,“有问过啊,可是那绣娘只说非他不可,也不说为什么。这件事情……乡里乡亲都很疑惑的。”
得到了很多新的消息的郭嘉取出钱袋又一次打赏了跑堂的。
在萧佚这边赚到了比平时一天的钱还多的跑堂走的时候都有些恋恋不舍,他目光几次在戏志才这边打转,希望戏志才还有什么问题要自己解惑,赚得盆满钵满的跑堂已经想好了回家时要给家中的孩子带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