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具体怎样,秦政也只能待来年再看了。
加上先前华阳太后示意昌平君去征缴税粮以求高升,这三个长辈一个都不让秦政安心。
城中风言风语盛行,近日秦政面上阴云满布,无人敢去秦政面前提此事。
嬴政自是也听闻了传言。
从前在宫中不愿听,此世下到市井,才知道他们的饭后谈资,编造得是有多过分。
说赵姬此人四处留情,连带着赵姬与吕不韦那段情史也要拿出来编排,传来传去,居然又传成了秦政王室血脉不纯。
想来信这谣言的人真是愚蠢至极,秦宗室不是人人都眼瞎,何至于让一个血脉不纯的孩子坐到秦王位上。
犹豫再三,他还是决定入宫去见秦政。
想来秦政虽未确实听到这些传闻,也概是烦闷的。
秦政听闻他来,心底泛起开心之余,又对自己恨铁不成钢。
每次他或是累,或是苦闷,但凡是跟不如意沾边的,崇苏总能猜准他的心思,每每都要过来陪他。
跟掐点过来送温暖一般。
偏偏他还买帐。
一年多来,秦政自认为心如止水,对于他顶多只算是知交好友的情分。
再这样下去,简直乱心。
第45章 花酒醉人意
烦闷归烦闷,人来了,秦政还是要见的。
令人将他迎进来,秦政先道:“找寡人做什么?”
“不做什么,”嬴政在他对案坐下,道:“非要说的话,与大王叙旧?”
“在朝堂上可还见过,”秦政知道他的来意,却还是顺着他的话说:“算什么叙旧。”
话间,秦政让人上了酒。
“那算公事,”嬴政为二人酒盏斟满,道:“今日一见,若大王愿意,说些私事?”
秦政饮了这酒,答应道:“又是何私事呢?”
说到这份上,嬴政便直说了,道:“赵太后之事。”
“近来无一人敢在寡人面前提及此事,”秦政又饮了一杯,道:“你何必一来便提?”
嬴政也举杯,陪他饮酒,道:“无人提及,大王就能忽略吗?”
“确实不能。”秦政苦笑,道:“只是不提,不要去想,总归是比说要好些。”
嬴政却道:“闷在心里可不好,藏的事多了,难免郁积成疾。”
“哈。”秦政干笑一声,道:“不藏,寡人又去何处说呢?”
不能事事说,至少这种已经人尽皆知的,可以与他一谈。
嬴政道:“那日回秦,除去已死之人。风雪中如今也只剩了三人,至少此事,大王可以与臣说。”
此事一经纰漏,秦政能感受到周边情绪千种,或是同情,或是怜悯,或是愤慨,他一概都不想去理睬。
说了又如何,换来一句安慰吗。
他不需要。
他总觉得这时候的安慰,只不过是看他笑话的一种表现,也就格外抵触他人提及此事。
可偏偏放在崇苏身上,就是一份特例。
他不仅没抵触,在人面前,还带上了借酒消愁的任性,无奈道:“你胆量挺好,敢触逆鳞,也不怕寡人责难。”
哪里是胆量的问题,着实是两人多年来的情分。
否则嬴政压根不会来,秦政也根本不愿听,于是道:“荣得大王特许。”
“你既特意来这一趟,”秦政又举了杯,与他相碰,而后一饮而尽,道:“那就说说吧。”
说着就道:“她这势头,肯定是要保她那孩子的。”
她不顾己身的名誉和他的颜面,将这消息扩出去的那一刻,就摆明了她有多重视那个孩子。
就算让赵姬来咸阳又怎样,秦政都能料想到那场景,她定会以他们的母子情为筹码,去保她新生的孩子。
“她是寡人生母,”秦政道:“寡人能如何。”
不能将赵姬如何,那个孩子却能杀。
嬴政道:“待这风波平息,用计杀了那孩子便是。”
秦政也是这样想,那孩子留着就是个祸患。
只是日后他这样做,他与赵姬就算彻底恩断义绝了。
秦政道:“杀她如此看重的孩子,她怕是要恨死寡人。”
在这个世界,母子二人的关系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嬴政从来不理解她到底是如何做想,到了这边,也只是帮秦政说话:“此事是她太过分,她不顾大王之意,大王也不必再顾及她。”
“也是。”秦政又斟满了酒盏。
酒已然尽了,嬴政方想劝他少喝,秦政却让人再上了一壶。
随后道:“不说她了。”
“嗯。”嬴政怕他喝太多,也往自己这边倒酒。
可秦政又是斟满了酒盏,一饮而尽,道:“既然来了,为寡人解忧。”
“你与寡人说说,这三位太后近日都不安分,是风雨欲来吗?”
她们的动向与前世很是不同,嬴政只能大致推断,只怕是和山东几国的动向有关。
虽知道,但他不能说,只道:“臣不知。”
“你不是最会猜后事了吗?”秦政凑近他,道:“怎么不愿替寡人猜啊?”
他们所喝之酒乃杏花酒,他凑过来,铺面一阵杏花香,嬴政没有躲开,语意间回避道:“大王高看了,臣并非无所不知。”
他不说,秦政也没办法,换了话问:“那你说,相邦近来像是换了副性子,也不在意权势了,反而一直为寡人写着治国安邦的良策,这是为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