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赵王执意立赵妃为后,对这些证据也并不多加核实,先将执意反对的臣子惩处了去。
许多落得禁足的下场,更为严重的,则是干脆罢官。
一时朝中臣子人人自危,也未有人敢去惹这时候的赵王。
但这时机反倒对嬴政非常有利。
先前与扈辄一同伪造的证据在此刻派上了用场,也未经郭开点头,只两人简单商议后,便由嬴政做主,借用扈辄的手递呈了上去。
郭开第二日上朝堂之际,就觉今日氛围十分地不对。
一众人见他来,纷纷将视线投过来。
其中以司马尚为首,赵国诸多将领看他是带着颇多敌意。
郭开被看得背后发凉,赶忙寻人与他言道了其中怪异。
却就此听闻了一件他并不知晓之事。
就在昨日,赵王收到了一封检举边关将领与匈奴一方勾连,假意不时起战,从而骗取朝中大批军饷。
背后真相,实则是将领从中获私利,而匈奴从边关处获取粮食,两相获利,唯有赵国朝堂被蒙在鼓中。
司马尚等人当然知晓此为污蔑,在被赵王传召之际尽然据理力争,奈何赵王对详尽的证据深信不疑,就算他们费尽口舌,赵王也未有将这份检举视作污蔑。
无奈,他们只得去寻为赵王递此信的罪魁祸首。
是为扈辄。
而扈辄近来亲近之臣,便是郭开。
司马尚一众人支持的是素有贤名的太子,而这郭开,一贯亲近公子迁,其中阴谋诡计,司马尚等人自然猜出了大半。
郭开听完,冷汗都冒了大半。
一场朝会心惊胆战地听下来,下朝后,他速而去寻了扈辄。
质问间,郭开才拼凑出了此事全貌。
扈辄是递上去了证据没错,但其上内容,并不是最大的问题。
他递上去的,只是关乎支持太子的一众将领平日跋扈无比,有失德行。
此为意料之中,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份证据。
不知是谁递上,与扈辄呈上去的证据恰好就成了一条完整的线,直指边关将领。
郭开当下目的只是要将朝堂内的阻碍除去,而关乎边关将士与将领,则是日后的计划,为何如今会提前这样多?
招惹到赵国最大的军事集团,以他如今的官位,定然不能与其抗衡。
但此事明显指向是他在背后动手脚,就算他如今去与司马尚等人解释,这些人也概不会信他。
慌乱片刻,郭开速而冷静下来,去想到底会是谁。
思来想去,郭开只能想到崇苏。
只有他了解扈辄在做些什么,也只有他有这个胆子。
崇苏在逼他与这些人作对。
想到这个可能性,郭开无疑是怒火陡生。
赵王对此已然生疑,事后必定会去查证,若是放任真相水落石出,那么就是他失势,以后再无翻身之日。
而如若顺水推舟,他就只能硬着头皮去与这一党派抗争,去险中求胜,争个头破血流。
他这是被崇苏推去幕前当作挡箭牌了。
郭开越是想,一腔怒火就越是无处发泄,在府中准备妥当,就唤人召来崇苏。
既然是他惹出的祸事,至少要让他付出应有的代价。
幕后操纵着一切的人前来府上,却是一派悠哉。
嬴政见郭开这副神色,结合今日朝堂上传出的风声,就知计划颇有成效。
至此,此人的利用价值算是达成,就算郭开再怎么不乐意,日后也只能按照他预设的路走下去。
要么,他往上走,要么,就由太子嘉一党将他撕个粉碎。
郭开知道自己只能选前者,可也正是知道,他才更是震怒。
他这般算是什么,算将自己当作可以一个随意摆布的下属吗。
郭开只觉一味地忍让他得寸进尺,如今居然都骑到了自己头上。
对方处变不惊的神情摆到面前,郭开更是气从心中来,几步走到他面前,质问道:“为何不经由本官同意便行此事?”
嬴政并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这般结果,不正是大夫想要?”
郭开就知他会是这样的态度,也不想多说,只重重敲了身旁桌案。
两个带剑侍卫闻声而出,面对嬴政而立。
郭开有这二人护身,再度看向嬴政。
嬴政依旧不为所动,问他道:“大夫这是?”
郭开冷笑道:“自然是要你好好说话。”
他特意不让崇苏带那些侍从进来,就是要借此给他一个教训。
话一说完,他就示意两人上前去。
直到此刻,嬴政的面色才稍稍变了变。
郭开还以为他终于是害怕,更是得意,道:“我并不缺你一个幕僚,既然你数次逾矩,就莫要怪本官无情。”
只消将人制服,事后怎样处置,就是他说了算。
此人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经此一日,郭开要他从前有多傲然,今后就要对他有多唯命是从。
郭开听闻过他守城的事迹,知晓他会武,特意提醒道:“拔剑对他。”
带着寒光的剑靠近,嬴政稍稍后退了一步。
他最后看了一眼侍卫身后神色几尽有些扭曲的郭开,道:“大夫当真要这般不讲情理?”
郭开哼笑一声,朝嬴政道:“相鼠有皮,人而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