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薛烨同延平郡王相约在酒楼喝酒,到了那,听见举子们高谈阔论,他们痛骂诚国公薛远是国之蛀虫。
薛烨听多了这些议论,充耳不闻要往厢房走去。
突然,有位举子起身道:“大月国要和亲,为什么不让诚国公爱女去呢?听说这位闺阁千金在宫中的待遇远胜公主。”
他的提议引来诸多附和。举子们道:“是啊,既然他家贪了那么多钱,送个女儿出去为国贡献也应当。”
薛烨忍无可忍,薛姝再不好,也是他亲姐姐。
他停住脚,出言训斥道:“大月狼子野心,哪有送闺阁女子去前线牺牲的道理。他们要战便战,我朝男儿不怕他们。”
举子似笑非笑:“这位兄台,若燕家军在,此话倒能令人信服。
可诚国公迫害燕家流放边疆。他只会贪功冒进,指望他去打仗,怕是不成。”
薛烨身为人子,怎能听他人诋毁他的父亲。他气的当场就同对方吵了起来。
吵到火起,薛烨打了对方一拳,薛定非及时出现,同对方道歉,让护卫们拖着他回去。
薛定非常在酒楼茶馆出现,大家都知道他的身份。自然就猜出薛烨的身份。
一时间,诚国公公子当众殴打举子的消息传扬开来。
第5章 三五共盈盈
姜家书房中,谢危和姜雪蕙对弈。
谢危道:“坊间传言是姚惜的未婚夫散布出去。就像你说的,那位叫翁昂的举子最爱打抱不平,喜欢当众高谈阔论。
姚惜未婚夫同翁昂结交,借翁昂的口将此事越传越广。且两人都是交友广阔,善于煽动人心之辈,可谓珠联璧合。
姚惜未婚夫不仅在坊间散布流言,还联同那群勋贵子弟煽风点火。此事很快就会传到薛太后耳中。”
姜雪蕙笑道:“薛太后得知薛姝背刺她,正愁找不到理由整治这侄女。
有人推波助澜,她肯定会跟上。现在该派周寅之上场了。”
薛姝在酒楼厢房等周寅之,自然听见下方大堂的动静。她听见薛烨为她出头,心情很是复杂。
上次她算计姜女史和弟弟后,两姐弟已是势成水火。没想到如今形势不利于她,她弟弟还会为她出头。
她听着薛烨同人争执到打架,都一直不敢出面,怕将此事闹到宫里。
等周寅之满头大汗赶来,薛姝很想将火气都撒到他身上,可不得不忍下性子。
她不冷不热道:“周千户好大派头,让我在此等候多时。”
周寅之哭丧着脸,抱拳施礼道:“薛大姑娘,卑职怎敢让您苦等。实在是被国公的命令绊住了手脚。
我是偷跑来的,待会还得回去。我就长话短说了。此事本不该让您知晓。
但大姑娘对卑职有知遇之恩。我就多口一句,您快想想办法脱身吧。
坊间传言要让您代替公主去和亲。昨日国公招我们议事,他身边的幕僚们就借此事劝说国公。
他们提议趁江南贪墨赈灾银案没出现致命证据前,主动推大姑娘去和亲,然后凭借这份功劳自请领兵出战大月。
就能避开朝中不利的局面。国公对此建议很是心动。然而,一边同大月和亲一边又攻打他们。无论谁去,只怕凶多吉少。”
薛姝用力放下茶杯,寒声道:“怎么可能?我爹不会如此狠心。我姑母不会坐视不管。”
她疾言厉色,实际上心里已经信了三分。她巴望周寅之能拿出更多证据。
周寅之只深深望了她一眼,抱拳道:“卑职言尽于此,大姑娘请多保重。”
周寅之果断转身出门,薛姝在后面喊他都不停下脚步。
薛姝望着他决绝的背影发呆,心里愈发害怕。
等她回到家中,要去中堂同父母亲见礼。却听见父亲在里头痛骂薛烨。
“你这蠢货,还嫌我们家是非不够多吗?为什么要招惹那帮举子。你知不知道这些酸儒最是麻烦,肯定要闹大此事。”
薛烨道:“他们提议让姐姐和亲,这怎么可以呢?姐姐只是个闺阁女儿家。
哪能将国家兴衰压到她一个弱女子身上。我宁愿自请去边关驻守,也不能让她去送死啊。”
薛远冷笑道:“此乃为国家大义,你姐姐食君之禄,就得替君分忧。哪怕是女儿家亦可为国为民牺牲。”
薛烨道:“我去宫中求姑母和圣上开恩。”
薛远道:“你敢去我打断你的腿。你姐姐那蠢货,招了临淄王的厌恶。人家都公开宣称不会娶她,哪怕侧妃之位都没有。
太后说了,反正薛家还有其他女孩,不必再逼临淄王,免得坏了大家多年的亲戚情分。太后都这么说了,你姐姐还有什么指望。
你姐姐心气极高,她看不上京城其他的未婚男子,为此都驳了我好几回。大月王子同她年纪相当,让她去当个王妃也不算辱没了她。”
薛烨还要争辩,被薛远左右开弓,打了几个巴掌。
薛姝透过窗户望去,平日温文尔雅的父亲面貌狰狞,如同地狱里的恶鬼般,狠狠地用家长的权威压制着弟弟。
薛姝心都寒了,她万万想不到父亲真要牺牲她。她悄悄离开薛府,直奔皇宫。
谢危赢了大半的棋,见姜雪蕙仍然没有放弃,道:“宫里那些人都动了。你猜薛姝何时会入宫。”
姜雪蕙处在下风,仍笑盈盈道:“今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