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x】:你早餐比较喜欢吃什么,有忌口吗?
  看着这两条消息,苏月下意识咬唇。
  那么细致的吗?
  回神回神,这是他道歉的方式,别多想。
  【spearmint】:没有忌口。
  【spearmint】:小笼包包子类都能接受,至于喝的豆浆米粥之类的,可以多放点糖。
  要求多一点怎么了,他做错事他该。
  苏月理直气壮地想。
  【x】:好。
  【x】:还能再问一件事吗?
  苏月觉得许翊线上线下简直完全两个人,平常也不没见他人话那么多那么能聊。
  【x】:为什么一直是输入中?
  就这一句话,苏月硬生生把没来得及打的“你问”给憋了回去。
  【spearmint】:被你看到了啊。
  【spearmint】:你不是说要是有问题可以找你吗?我有不会一个物理的模型不太明白。
  【x】:嗯,看到了。
  【x】:想问随时都可以,我看到都会回。下次,可以当面问。
  【x】:毕竟是同桌。
  研究一小时完全搞明白题型的苏月舒舒服服坐在床上丝毫不脸红地敷衍回答好。
  眼皮不知不觉开始打架,苏月打了个哈欠,视线变得模糊,忍着瞌睡等着许翊的消息。
  三分钟过去了。
  没有下文。
  昏昏欲睡的苏月就是三分钟热度,撑着一口气问:【你还想说什么?】
  一催,许翊立马发来信息。提示音持续着敲击耳膜。
  【x】:忘了吗?
  【x】:只有一直待在聊天框,才能看到对方的正在输入
  【x】:晚安。
  【作者有话说】
  spearmint,薄荷的一种,吃起来没那么辣,多用于调味品。(怎么突然变成美食节目)
  其实已经埋了几个小伏笔了,慢慢写出来hhh
  第9章 改变&打探
  ◎连八卦都来不及◎
  许翊说要带早餐,是真的说到做到,风雨无阻。苏月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东西每次到她手里都是热乎的,还不重样。接连一个月下来,两人微信聊学习的内容都不及关于早餐的一半。
  只要不是阴雨天,早上第一堂课基本都会出操。早操结束后到上课的间隙,姜甜基本也来不及吃早餐,专门挑这个时间段在走廊靠着苏月喝粥聊天。期间姜甜谈到一中采取的是走读政策,连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都算不上,还有日复一日的测验和成绩单,还问苏月这样的学习生活是不是很无聊。
  苏月听姜甜半开玩笑的口吻,只是淡淡一笑。生活循规蹈矩,也不觉得乏味。
  因为这些,对于她来说都太珍贵了。
  三年前,她被李茗送到榕城郊区的一所私立中学,当时那里处于开发区,人烟稀少,甚至可以说是与世隔绝。因为过于荒凉,夜间还有交警在路上巡逻。
  那是苏月第一次离家住校。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她也曾怀揣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可后来才知道,她想象的同龄人其实都在这所中学之外。
  学校里三个年级被人为划分“等级”,低年级的需要无条件为初三绕道,三个年级常常在学生墙内掐架互骂,话脏得没眼看,时间长了还传出这样的笑话:每天学校里的戏都比电视里狗血剧精彩得多。除去学生内部存在的歪风邪气,大部分老师也拜高踩低。大部分人心安理得拿着高薪混日子,只做最浅显的课程讲解,真正有教育之心的老教师被永远束缚在高年级,承担着一年又一年毕业班和升学率的重压。高收入从来都是吸睛的招牌,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不愿随波逐流的辞职离去,扛下来的也逐渐被侵蚀裹挟进这样的氛围,由此劣币驱逐良币,形成这所学校独特的校风学风。
  李茗一向重结果,自然也看中了这里的升学率。其实凭苏月的实力,进尖子班完全不成问题,可李茗不放心,还是花了心思,以至很多老师见了她都很和气,笑脸相迎。
  然而,李茗的一番操作不知道被谁挖了出来,开始大肆在墙上传播。本来放在这样的学校,这样的事也不少见,但因为苏月的脸蛋,有心之人和脏水都找上了她。有说有其母必有其女,她也肯定是个拜金女;也有说她是花大价钱买来的位置,是个彻头彻尾没有实力的学渣。
  诸如此类的谣言都因为后来种种考试不攻自破,但依然有人在盯着她,期待她从年级第一的位置掉下来。也是那段时间,苏月根本不敢懈怠,生怕失误一点,那些唾沫星子会变成真实的拳打脚踢。
  于是那些无处哭诉的委屈与压抑,都被记在日记里。她也无数次在日记里叩问,为什么这里的一切都把功利性体现得如此彻底,为什么领导对肉眼可见的欺凌也只是不作为?苏月是个很恋旧的人,可*直到今天,也没勇气再去翻看。
  三年,苏月没有一个朋友。
  和自己关系最近的就是同桌,一个带着黑色圆框眼镜的男生。人长得斯文,老实人的模样。但每到自习的时候,苏月前脚刚拿出练习册,男生就会和她拿一样的东西。她要背书,男生也跟着背,甚至声音还会盖过她。久而久之,苏月难以忍受,就向班主任提了要求单独成桌,才离开被视奸的学习生活。
  班主任很年轻,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叫林淮,与学校里的老油条相比,显得年轻又稚嫩。和很多人一样,他也是因为高薪二字前来应聘。原因无他,大学毕业那年,家里父亲突发恶疾,钱在那一刻上升为真理。作为家中独子,母亲也上了年纪,他不得不担起所有。在执教近两年的时间里,他也看到了这所学校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腐烂本质,与自己理想的状态背道而驰。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