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沈渊愣愣地看着她带着笑意的脸,晃了神,不知该如何回答,起身有几分慌乱道:“我,我,陛下,陛下,天色不早了,我便不扰陛下清净了。”
  段曦宁一头雾水,不知为何好好说着话他突然就要跑。
  好像她能吃了他似的。
  莫名其妙!
  第65章 天下万民
  安排好兵力布防及其他零零碎碎的大小军事之后又接连议了三日, 段曦宁才让虞升卿将沈渊先前画好的蜀地舆图拿了出来,与诸将共议伐蜀之事。
  如此又过去两日,定好大致方略, 命诸将回去早做准备,这次段曦宁来凉州想做的事才终于全部做完。
  诸将议事完毕需尽快返回驻地,拓跋昭自然也不例外。
  上次段曦宁见拓跋昭还是在登基之前, 山高路远, 今日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便叫人买了不少好酒与她把酒言欢, 也算是为她践行。
  拓跋昭是鲜卑人, 虽姓拓跋,但出身平凡, 家里只是普通牧民。
  鲜卑部归顺之后,不少鲜卑女子知道大桓军中有女兵,纷纷主动来投军。
  原先军中女兵都被分在了伙头军,专司押运粮草、照顾伤兵、生火做饭等事宜, 是不会上战场的。
  后来段曦宁见识了运粮女兵砍人的勇猛, 觉着不上战场实在屈才。在平定凉州后,力排众议, 将青壮女兵单独编练成军,因成军于河西, 又被称为河西女营。
  河西女营汇集了各族想要投军的女子, 是镇守河陇最为重要的兵马之一,骁勇非常。
  段曦宁更是一手提拔了其中几名分外出色的女子为将,
  拓跋昭便是其中之一。
  两人有袍泽之谊, 又年纪相仿,志趣相投, 一来二去交情便不同寻常了。
  段曦宁坐在屋脊上,抬起酒壶跟拓跋昭碰了一下:“来,今日不醉不归!”
  “不醉不归!”终于能跟她喝上酒,拓跋昭笑着跟她碰了一下,仰头大口灌酒。
  感受着美酒回味时的甘醇,她开心地分享自己心中愉悦:“阿宁,今年我抽空回家了一趟,我家小丫头已经能骑着马在草原上打猎了。”
  她一直什么都比别人快一步,就连成婚、生孩子甚至和离也是。
  十五岁时她就嫁人了,可惜跟对方合不来,两人打了一架之后她干脆怀着孕和离了。生下女儿后让父母帮忙带着,为了养活一家子,又自己跑出来投军。
  她最快乐的事,除了打胜仗,就是看着自家小姑娘一点点长大。
  “阿爹说,年前她用你送她的刀宰了一头狼呢!”说起自家闺女,拓跋昭满眼骄傲。
  段曦宁一口一口喝着酒,闻言只觉着有些不可思议:“她不是才十岁?”
  拓跋昭灌了口酒,豪爽道:“塞外的女儿,就是为打猎而生的。”
  “我十岁的时候,鸡都不敢杀。”段曦宁第一次因一个十岁的小姑娘有了几分自惭形秽的感觉,心中升起几分怀念,“那个时候,我阿爹对我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有个磕磕碰碰他都要心疼好久。”
  拓跋昭扭头将她眸中的落寞尽收眼底:“你有一个好爹爹。”
  “是啊。”段曦宁灌了自己一口酒,喃喃道,“他真的是一个,很好很好的爹爹。但是我曾经……”
  她未说完,只是懒懒地斜着身子,将头倚在了拓跋昭肩膀上。
  段景翊见段曦宁这些日子忙得没工夫管他,彻底撒了欢儿,成日里拉着沈渊出去,大有吃遍凉州城的架势。
  沈渊心里记挂着段曦宁让他做沙盘的事,有意去找相关的书来看,便常跟着出去,想看看凉州的书肆会不会有这些书。
  于是两人一同出去后,常常是沈渊看见个书肆就钻进去找书,留段景翊自己先在附近吃吃喝喝。
  这次两人倒是长了记性,知道把钱带上。
  段景翊是个心头不挂事的,带着钱总一不小心就丢了,只好把钱都给沈渊带着,每次吃饱喝足就叫沈渊付账。
  凉州有各族人往来,各种在云京见不到的美食不计其数。
  沈渊其实也没少吃,每次吃到什么合心意的,便记着回去的时候给段曦宁带一些。
  待她晚上从凉州大营回来,正好能做宵夜。
  今日还是没找到自己想找的书,沈渊干脆死心,痛痛快快地跟着段景翊吃了一通,直到月上枝头时才提着为段曦宁带的小吃回来。
  估摸着她大概又要回来得很晚,他便打算先回自己院里等着。
  一脚刚踏进院门,就听到隔壁院门处她的声音传来:“爹爹,我好想你。”
  “好好好,爹爹也想你。”一道有些陌生的女声正温柔地哄她。
  沈渊转头看去,就见一名比段曦宁还要高挑些的英气女子打横抱着她往院子里走,嘴里还小声嘟囔着:“怎么现在喝多了是这个德行?”
  他隐约记得这好像是位女将军,先前见她进出过段曦宁院子,并不知其名讳。
  看段曦宁这样子,沈渊便知她这是喝多了,不放心地上前询问:“陛下这是喝了多少?”
  拓跋昭无奈摇摇头:“一壶酒就倒了。”
  抬头看了他一眼,她暗暗打量了一番,好奇地问:“你是……为陛下画舆图的那位公子?”
  沈渊客气地朝她一揖:“在下沈渊,见过将军。”
  “沈渊?”
  听到这个名字,窝在拓跋昭怀里的人醉眼惺忪地抬头朝他看来,挣扎着从拓跋昭身上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