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此案一目了然,依律处置自是应当,且案犯亦不过是梁国使团副使,其他朝臣也无异议。
  段曦宁未曾想到还能闹出命案,不由怒火中烧,当即便允了刑部尚书料理此案。
  此事乃玉钤卫当场撞破,实情一目了然,证据确凿,唯一特殊之处不过是案犯乃梁国使团的副使,因而刑部审理得极快。
  出了这样的事,沈鸿也知不能善了,但这谢使好歹也是陈郡谢氏的公子,私心里,他还是希望能留其性命,吃些教训,让他能将人带回武康便好。
  谁知几番打听,竟得知刑部判了弃市,明日正午在京兆府门决杀。
  他不由大惊失色,赶紧思量对策却毫无办法,直接入宫求见段曦宁,却被告知陛下昨夜遇刺受惊,不见外人。
  去鸿胪寺周旋,鸿胪寺也管不了刑部的事。
  沈渊午后才回了怀远驿,见沈鸿为谢使四处奔走,甚为不解:“兄长,如此伤天害理之人,哪里值得相救?”
  沈鸿本就为此事心急如焚,闻言质问:“那可是谢氏子,说起来也算是你的表兄,你说当不当救?”
  谢氏子又如何,不还是人吗?
  沈渊冷然:“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本就与身份无关!”
  听他如此说,沈鸿不满,愤然道:“不过是一私伎耳,卑贱之人,也配叫堂堂谢氏子偿命?”
  沈渊诧异,似乎再度看到了兄长当初云淡风轻命人将仆役杖毙的情形。
  他怎的忘了,兄长眼里,这些不算人,只是物件、是牲口,是可以随意践踏的存在,让高高在上的世家子为这些人偿命,乃是荒诞不经大逆不道。
  他长吁一口气提醒道:“兄长,这里是大桓,自有法度,不是世家子可以胡来的地方。肆意妄为者,必自食恶果。”
  他并不想与沈鸿争吵,耐着性子同他分析利弊:“此事可大可小,为免因此牵扯上梁国,兄长还是明哲保身为好,切莫因小失大。为一谢使引得大桓对梁国发难,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且身边有如此平行卑劣之人,亦损及兄长名声,当尽早割席。”
  这番话沈鸿似乎听进去了,久久未曾言语,好一会儿,轻叹一声道:“堂堂梁国副使,就这般命丧异乡,实在不怎么好看。”
  “堂堂梁国世子,包庇此等卑劣之徒,那才是真正的名声有碍。”沈渊立即劝道,“当断则断,总比酿成更大祸患的好。”
  看着眼前之人,沈鸿眸色深深,总觉着似乎有什么在脱离掌控。
  宣政殿中,叶青锋将昨夜之事禀明,顺带将沈鸿四处转圜,想要设法营救谢使之事一并禀告,令段曦宁听了不由冷笑:“朕若是沈鸿,此刻必然老实缩着,免得引火烧身。姓谢的是他的副使,朕可不信他完全不知情。”
  叶青锋猜测:“想来是世家子不同寻常,那人还是他母族表弟,因而他才这般费心。”
  段曦宁轻哼:“不知今日若朕要杀的是沈渊,他会不会这般费心。”
  “毕竟是亲兄弟……”叶青锋说着,又有些不确定。
  昨夜他当面将沈渊抓走,今日也未曾见沈鸿让人上玉钤卫官署问上一句,反倒是四处为那姓谢的奔走。
  段曦宁也不想多说,转而问:“昨天那些女子,被你抓走之后可有不满或是畏惧?”
  “初时她们是极为惊惧的,似乎以为会被抓去做营伎,倒是未曾闹出什么事。”叶青锋回禀道,“只是玉钤卫毕竟不是她们该待的地方,陛下有何打算?”
  “锦绣堂不是有地方吗?”段曦宁理所当然道,“叫云京的锦绣堂腾出个地方,把她们安置过去便是。”
  叶青锋诧异:“她们毕竟是梁人,陛下要长留她们于云京不成?”
  “不论以前是哪里人,以后便是桓人了。”段曦宁意有所指道,“今日是几名女子,明日便是江南百姓,皆为朕之子民。朕要让他们知道,只有在朕的治下,才能过得更好。”
  说着她又吩咐:“不过,若这些女子有想回梁国者,尽管放她们回去,绝不强求。”
  叶青锋犹疑:“梁国使团会甘心放人吗?”
  段曦宁笑眯眯地问:“此事由得着他们吗?”
  撤军之事未能谈成,又发生了谢使这件事,只怕沈鸿已无心思管这些他原本就轻视的女子的去处。
  叶青锋一想是这个理,拱手领命。
  段曦宁又云淡风轻道:“朕想做的事也做了,让鸿胪寺收拾收拾撵人吧。”
  第80章 礼送出京
  各国朝觐之后, 诸使臣又在鸿胪寺议罢各项事宜,便不宜在云京久留,理当返程, 沈鸿自然也不例外。
  来时这些使臣是陆续到的,归去时,段曦宁图省事, 命礼部和鸿胪寺一同给各使臣赐了回礼, 同一日将他们礼送出京。
  众使团共同离京的场面一时蔚为壮观。
  叶青锋询问过后, 那些被抓到玉钤卫的女子竟都愿意留在大桓。
  她们本就是被家里嫌弃多余而卖掉的, 四处飘零, 孤苦无依,在梁国早已无牵无挂。
  听说在大桓有地方能收留女子做些正经活计以供糊口, 她们自然愿意留下,不愿回去过那种不知何时就被上头的贵人磋磨死的日子。
  云京的锦绣堂如今是郑英鸣在管事,她自然十分痛快地收留了这些女子,并依据她们各自的长处分配了活计。
  少了这些女子, 连副使也被弃市, 梁国使团显得有几分萧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