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那岂不是说她以后不吃不喝也能活下去了?只要有光、有水、有二氧化碳,她就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氧气。
  也就是说,她不吃不喝也不会死?
  第2章
  赖郁的接受能力极快,无论这里是几百年后科幻诡谲的未来世界,还是另一个奇幻神秘的平行世界。
  对她来说都是一样的。
  一样的难以生存。
  窗外的岩层荒芜贫瘠,寸草不生,到处都是废弃的垃圾,在她的视野范围内没有出现任何疑似动植物的生命物质。
  天空永远是暗黄的,每个白昼不定时会刮起沙尘暴,每个黑夜长则整晚、短则三五小时的酸雨持续冲刷。
  这颗星球像是从地心深处便由垃圾堆砌而成,在酸雨和沙尘暴的轮番蹂|躏下,如一具即将腐烂生蛆的尸体。
  更惨的是,医疗仓在坠落荒星时似乎能量槽受损,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她不得不将仓内任何需要耗能的仪器悉数关闭。
  就这样,存储的能源最多还能坚持一个月。
  白天,赖郁只能倚在窗户边,希望能从灰蒙蒙的空中捕获到一丝微弱的光能。可就算沙尘暴停了,空中也是漫天黄沙,光合作用的效果微乎其微。
  更严峻的是,医疗仓采用的是化学制氧,一旦化学试剂消耗完毕,在如此微弱的太阳能之下,她必定会因缺氧而死。
  要想活下去,她必须要出去捡点持久性光源,还得寻找修理能量槽的工具或能源,否则,只能在这里等死。
  在星河中漂荡了四五天,她早将整个医疗仓搜了个遍。
  她那狼心狗肺的堂姐宛如蝗虫过境,整个医疗仓里只给她剩了一件防护服、几支过期五六年的营养剂和一把藏在床底的匕首。
  父母给她买的星脑也被赖心扒了去,赖郁现在连个联通外界的通讯工具也没有。她不知这颗荒星上是否还有别人,也不知该如何联系其他人的救援,只能默默观察和记录酸雨和沙尘暴的交替频率。
  终于在坠落荒星的第五天,她发现每日中午的两个小时内,不会刮起沙尘暴也不会下酸雨。
  这是一天中最安全的时段。
  既然掌握了规律,深知等待不能解决问题的赖郁自然不会选择坐以待毙,她穿上防护服,将身体裹得严严实实的。
  一手提着垃圾袋,一手握着匕首,她心情肃穆地打开了仓门。门打开的瞬间,一股带着臭味的热风吹进来。
  这哪里是荒星,分明就是颗垃圾星。
  她已经无法判断到底是因为土地贫瘠被用来填满垃圾导致寸草不生,还是因为原本的生态系统因填埋垃圾逐渐被破坏,最终导致寸草不生。
  远远看去,这里像是扎成了无数小眼的筛子,那些小眼正是填埋垃圾的巨坑,个个都有二三十米宽,两三百米高。
  在医疗仓正前方两三米的地面上正有一个深坑,坑内黢黑的酸雨早已淹没坑底的垃圾堆。在昏暗的光线反射下,竟有绿波荡漾,实在是诡异瘆人。
  这要是掉下去,爬也爬不起来,幸好当时医疗仓没有坠落在深坑内。她收回目光,小心翼翼地朝远处庞大的垃圾山走去。
  垃圾山表层的垃圾早被酸雨融成焦黑一团。
  破烂的衣服、化学品、不明材质的金属材料和建筑垃圾一层一层堆叠在一起,她甚至在一块大石板下发现几具被酸雨腐蚀了面貌的尸体。
  腐尸上已经聚集了无数蚊蝇和肥嘟嘟的蛆虫,赖郁拖着垃圾袋越过这块地方,她暂时还做不到从死人身上扒东西。
  很快,她走到了前方的垃圾山下,并不敢贸然踩上去,这些垃圾早被酸雨腐蚀,只剩个空壳子,很容易发生塌陷。
  接连换了几个位置,赖郁终于在一辆锈迹斑斑的挖掘机下找到几支营养剂。
  她蹲在垃圾山下慢慢翻着,看到能用的材料或是有价值的东西,通通丢到了袋子里。
  赖郁拖着袋子气喘吁吁又往下一个垃圾山走去,当了十几年的植物人,今天这点运动量早已达标,但她还是头也不抬地捡破烂。
  营养剂也不管有没有过期,灯泡也不管能不能用,只管丢进袋子里,不一会儿,偌大的袋子就装得八成满,但她还是兴致勃勃。
  “捡垃圾这种事情真的会上瘾。”
  赖郁蹲在原地喘口粗气,脸上是幸福的微笑,转而惆怅地叹气,“如果能捡到一支能发光的灯管就好了,那我近期的光合作用就不愁了。”
  赖郁发着白日梦,一束强光忽然射过来。
  她抬眸望去,竟是一艘有几分崭新的飞船,发光的好似是飞船的金属涂层。
  上面一定有可用的能源,只是飞船停在垃圾山的山顶,这个位置很危险,赖郁思索再三,还是觉得这个险值得冒。
  她刚往前走一步,灰蒙蒙的空中又闪过一道银光,那银光宛如一颗流星径直砸在飞船上。
  “锵”的一声巨响,那颗流星又从飞船顶部掉进了飞船里。飞船在山顶晃了晃,竟导致垃圾山垮了下去,很快塌陷得只比地面略高一些。
  不等扬起的黄沙落下,赖郁拖着袋子急跑过去。
  她将装满垃圾的袋子放在飞船外,两手抓着舱门,花了吃奶的劲才爬进去。
  此刻虽是正午,但天空灰暗,船舱内只有中央位置有个椭圆形的洞。
  洞下是一束暗黄的光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