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临睡前,她还在边掉眼泪边想,别人说的法子确实好使,大人果然最见不得小娃娃哭。
  方法奏效,下次继续。
  可她不知道的是,奏效只是因为长期未尽到阿耶责任的亏欠罢了。
  等她再想用哭来拿捏阿耶时,等待她的就是屁股蛋子上一只鲜红的手掌印子。
  苏达在五岁这一年离开牛婶,追随父亲一起在外公干。
  从长安城到全国各处来来回回,十年转瞬即逝。
  永春三月,一辆宝蓝帷盖的马车摇摇晃晃地行驶在宽阔官道上,驾车的伙计穿青色短衫,头上四方帽的系带正一颠一翘地直打后脑勺,瞧见前方高大院墙不禁喜上眉梢,扭过头朝车厢里喊,“苏御史!到四安驿了!”
  不多时,布帘被一双带着细小伤痕的粗粝大手掀开至框,像是一双干农活的手。可在细看指侧还伴有老茧,只有常年写字的文人墨客才会有。哪里有一点儿御史大人的手的样子。
  一女娘扶着车壁从车门探出半个脑袋,顺着伙计指的方向张望,杏眼眯成月牙,“阿耶,终于到了。”
  “好了,坐好。”大手放开布帘迫使女娘坐回车厢。
  转眼间马车已行至角楼,大红灯笼挂在角楼半腰处,随着“吁”的一声,车轮又缓缓滚动两下,便正好停稳在灰白角楼下。
  穿螺青直缀戴头巾的男子已迎在门口,见人下车,随即热情拱手平推,“苏御史啊,一年未见,一点没变。”
  随后注意到在苏御史身后的小女娘,笑道,“酥酥长高不少,”还特意拿手比划两下,“都到伯伯下颌了。”
  “史伯伯!”小女娘甜甜唤一句,便让人笑得越发开怀。
  见两人都下了车,招呼伙计将马车赶回马厩,可伙计去迟迟未动。史啬夫双眉上挑,眼见就要发怒。却见苏达从袖袋中又掏出一件黄底绿边的荷包,破破旧旧只有巴掌大小。这个年纪的小女娘正是最爱美的时候,手上这样一个残旧物件不由得让他多看两眼。
  葱白手指在荷包中翻弄几下,杏眼滴溜溜一转,苏达抬头看向伙计,“小哥儿,这赏钱可否用一顿饭来顶去一半?”
  伙计不甘心,“可这四安驿本就会管我一顿饱饭。”
  苏达杏眼盈盈,“当然不是卒仆餐用,若你同意,你同我们一起吃。”
  驿站对于往来官员和外来使者的不论是住宿还是餐饮用度皆不一样。按苏达的话来说,相当于家中青菜豆腐和长安城中福来酒楼的差距。毕竟福来酒楼可是长安要价最高的酒楼。
  一半的赏钱才不过二十五钱,这一顿饭,可远不止这个数。伙计欣然收下苏达递过的二十五钱,牵马去了马厩。
  史啬夫看了摇头失笑,“酥酥啊,我看你不止个子长高了,心眼子是不是也涨了两个?还要史伯伯再帮你多照顾一张嘴。”
  苏达双手松松握拳重叠,微微俯首屈膝,眼神亮晶晶漾着笑,惯会借坡下驴,“谢谢伯伯。”
  见她还行起礼来,被逗得发笑,“你这孩子!”
  叨烦史啬夫许久,苏父深知啬夫一职并不轻松,只好出言相劝,“史兄去忙吧,这里哪里能劳烦你来作陪。”
  一般驿站内设啬夫总领其事,下置驿丞、驿佐负责驿站内情报信件传递及往来官员、外来使者的接待。这看起来四四方方的一座驿站,所有官员卒仆算一算也有二十口人,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咱们四安驿算是离长安最近的一座驿站,你年年从此过,我们也算是十几年老友,有朋自远方来,我岂能怠慢?”说着便领人去院内住宿区,指着两间干净客房,“你们常住的两间,刚刚打扫完,先休息一二,等饭好了就派人来唤你们。”
  “史兄,今日还为时尚早,若是顺利不用到戌时,我和小女就可到长安。所以还是辜负你的一片心意了。”
  苏父可没想在这久待,最好是一会儿就出发,赶着宵禁前进长安。
  “史伯伯,我和阿耶想赶紧归家。”
  “好。”史啬夫心下了然,可脸上露出难色,“你不知道,现下这里辛山不太平,本想派几人送你们出行,可我这的兵卒刚刚接了几发快件,都出驿去了,不知何时归来,不若你们等上几天?”
  史啬夫还想再说被苏父笑着打断,“不是我们不想等,而是这次公干时间将至,我得赶紧回去复命。”
  此话一出,史啬夫便不再相劝,大家同朝为官都心知肚明,品阶俸禄十分透明,少得可怜。官缄严苛,尤其外派公干的官员都有时间期限,不得超时,否则这一年怕都白干咯。
  他喟然长叹,杂草般的眉头拧紧,“那这不好办啊,近些月里辛山不知从何处来了一波山匪。专门打劫过往商贾行人,不过还没听说闹出人命。你们路上小心些,万一撞上就散财保命吧。”
  苏达好奇,“没人管这事吗?”
  史啬夫见她感兴趣,便耐心解释,“也不是没人管,你也知道里辛山的地形,官府带人去过几次,这山匪听见风声就往深山老林里钻,一待就是几个月,剿匪的官兵人吃马嚼怎么耗得过他们,况且那帮山匪都是从毅兴逃难过来的,解决这帮难民不如去毅兴赈灾。”
  “剿匪要钱,赈灾也要钱呐。”她摸摸自己的小荷包,也学着史啬夫的样子长吁短叹。
  却不料被苏父斜睨一眼,可她早不是一眼就被吓住的五岁孩童,反而龇牙咧嘴拌了个鬼脸,还特地指指算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