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盛宁失望透顶,转身欲去,却又被身后人叫住了。
  “盛宁,等等。”廖晖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弯腰从抽屉里取出一只文件袋,啪地甩在了盛宁面前的地面上。他说,“你要的专家、你要的资料,都在里面了。”
  盛宁躬身将资料袋捡起来,想了想,还是决定力所能及地劝一句:“廖晖……”
  “别说,什么也别说,已经来不及了,早就来不及了……”廖晖从方才那种非人类的癫狂状态中清醒过来,倒开始掏心掏肺地劝他,“但你还来得及,你先听我说……你一直没出事,是因为你在洸州,你是名动洸州政法系统的大红人,你还是那位蒋三少的心上人,想动你的人多少会有所顾忌。但去了湄洲,可就没人顾忌你的身份了……”
  两人隔着几米距离对视着,廖晖说的,他又岂会不知。
  “盛宁,找个理由,生病也好家里出事也行,把这个案子推了吧。”廖晖最后红着眼睛,近乎哽咽着央求,“就当我以老同学的名义求你,求你别找死。”
  走出盛域大楼的盛宁,在等车时意外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那个二次车祸后被迫截肢的辅警。他拄着双拐,由一个十四五岁模样的女孩搀扶着,正慢吞吞地、一步一瘸地向前挪动。
  “不听使唤了……都不听使唤了……”男人喃喃重复,说的是他的脚,可能也是他的余生。到死他都是个没用的残废了。
  “爸爸,慢一点,我们慢慢走——”女孩话音戛然,她看见了一个她这辈子都不想看见的人。
  她朝他投去了极其锐利的一瞥,恨不能靠这一瞥就剜掉他的眼。接着她的父亲也看见了那个男人,他猛地打了个抖,然后仓猝地低下头去,只留给他一个同样充满怨怼的眼神。
  他们迄今不明白,为什么这人非要跟那位周公子较劲。
  盛宁站定,默默注视着这对父女。他看见女孩朝他动了动嘴唇,可能骂了一句脏话。但周遭车来车往,她鼓足勇气的一声骂,却恰巧被一记高分贝的车喇叭压了过去,压得严严实实的。
  这是他没有“三思”的后果。这个后果却让这对无辜的父女承担了。
  然而他不能向他们报以哪怕一丁点的歉意。抱歉意味着后退。后退意味着那群纨绔还可以故技重施,以无辜者的安危为自己脱罪。
  天昭昭,日朗朗,这个世界本不该这样。
  盛宁一直目送这对父女离开,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不见,他还久久地立在原地。
  第65章 站队(二)
  奇怪的是,近期一直互唱反调的洸州一、二把手在7.22专案组的人选上达成了高度一致,竟都同意由盛宁赴湄洲参与爱河大桥坍塌事故的调查。
  盛宁出发之前,洪万良特意把他叫来了市委大院。
  盛宁陪同着洪万良在大院的绿化带里散步,他还从未跟这位洪书记在非工作的场合下见过面,此番更感觉对方就像家里的一位长辈,朴素,慈蔼,春风和煦。
  洪万良道:“我刚来洸州的时候就听说了,在咱们这个大院附近租个房子都要政审,你说是不是太夸张了?”
  盛宁接口道:“政审倒还不至于,不过,确实时有门卫抢夺群众相机的情况发生。市委大院毕竟不是军事区,即使要制止拍照,我认为也该采取更温和的劝止手段。”
  大院内绿树成荫,再毒辣的阳光经这些茂密繁错的枝叶滤过,都比外头凉爽。远远的,能看见几栋自带花园的洋房宅邸,被一片参天大树环抱,也看不真切。洪万良指着一处两米多高的围墙,笑着说:“我想过把这大院的围墙全部拆了,再将院内绿化和其它设施改造一下,好让附近居民前来纳凉或者锻炼。不过你们的兴奎市长不同意,认为这里一旦变成老百姓跳操的地儿,会影响机关单位办公,损害政府威严的形象。他这个人呐,做事一板一眼,不够大气。”
  盛宁自然不能批评市长的行事风格,只秉持中立的态度回答道:“或许可以严格限定大院对外的开放时间,这样既能突破绳墨、与市民同乐,又不至于影响办公。”
  洪万良对盛宁的印象一直不错。
  这个年轻人虽资历不深,又无背景,但身处这么一个紧要且敏感的位置,却并不是逮谁扎谁的刺头儿,相反他内敛克制,行止有度,比很多老熟圆滑的官油子都更令人称心、满意。
  又行出一段距离,洪万良终于进入正题:“爱河大桥垮塌之后,谣言层出不穷,民间影响很不好,你这边有什么想法吗?”
  “‘木必先腐,而后虫生之。’”盛宁就等着领导就此提问,淡然道,“洸州的问题非一朝一夕,爱河大桥也许是个很好的突破口,从目前的线索看,大桥垮塌跟久踞洸州的一个叫‘新湘军’的黑社会组织也脱不开干系。”
  听对方提及黑社会,洪万良突然这么问:“我听人说,你的家人就是被黑社会残害致死的?”
  盛宁点头,态度从容:“一码归一码,我不会让私事影响我的工作。”
  这话绝非作态,洪万良不禁笑了:“可城桥集团的董事长是陶晓民,他的女儿陶可媛是周公子的女朋友,这个案子或多或少都会牵扯到周家,你已经开罪过周公子一次了,再去调查这个事故,会不会不太好?”
  盛宁答得也干脆:“城桥集团的涉腐问题我们反贪局一直在跟,前期已经做了不少调查工作,敢或不敢,我都是不二人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