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有时候钟离瑾还会亲自给沈珏洗手作羹汤,这更让沈珏有一种闲云野鹤但世间一切美好都陪伴于身边的感觉。
  唯一的缺点,大概是山里的宅子隔音不是很好,要么得压制住自己的声音,要么就只能去山里……
  张道人倒没禁他这个关门弟子的七情六欲,不说沈珏学的也不全是道家的东西,这个教派讲究自在随心,有一些派系甚至并不禁止婚嫁。沈珏都没几天好活了,硬生生把人拆散,那才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但沈珏总觉得每次去外面的时候,不远处仿佛有人跟着。即使钟离瑾说那是错觉,他还是会忍不住分心,生怕被闯入者看到……
  事实证明这山林里别说人了,连动物都碰不见几只。
  这一年的时间里,钟离瑾也并非一直闲着的。
  除了每日陪伴他做功课,钟离瑾的时间基本上都花在了写书上面。
  其实用写书这个词并不算准确,因为钟离瑾写的,是他离开摄政王一职之后,大晋王朝的发展方向。
  钟离瑾写得很细,将未来上百年的安排都写进去了,甚至还设想了许多对策,只要不是个昏庸无能的人坐上皇位,照着这份手册发展下去,大晋王朝可以千百年不朽。
  但身为现代人,沈珏和钟离瑾都知道这并不现实。只是钟离瑾说自己闲着也没事,而且写这份手册的时候也能够理清思路帮助思考,便写得格外用心。
  朝堂上的事情,就现在的沈校年而言,还是没办法完全掌控的。
  因此最开始钟离瑾陪着沈珏定居下来之后,差不多每旬休沐之时,沈校年都要上山来看望,顺带和钟离瑾讲讲朝堂局势,学习帝王之策,然后再慢慢从手把手教学,变为自己思考解决。
  到后面,沈校年几乎一月才有空上来看他们一次,这孩子在钟离瑾的指导下,已经飞速地成长起来。
  虽说现在只是太子监国,但朝堂中的大臣们已经没人会把他当作孩子了。
  自然也有人想改朝换代,让扶持沈校年坐上皇位,但那些人通通都被沈校年大惩小戒先疏离了。
  沈校年不会主动去抢皇帝的位置,因为他太清楚,这个位置迟早是会属于自己的。他将沈珏和钟离瑾当作生父一般看待,怎么会逼迫二人退位。
  每次上山的事后,沈校年都会带上一大堆稀奇古怪的东西,又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紧着往山上送。
  沈校年说担心叔父会觉得无聊,所以还经常给他夹带一些流行的话本。
  虽然那些话本最后基本上都落到了张道人的手里。
  一年的时间过去,沈珏竟然将张道人的所有传承全部掌握,可以提前下山了。
  他原本还有些舍不得这位倾囊相授的师父,反正自己不剩多少时间,钟离瑾也在,他留在山中和张道人一起度过最后的时间也未尝不可。
  但张道人却嫌弃他在的时候屋舍太吵,以及那些话本实在腐蚀人的意志,直接把沈珏他们给赶下山了。
  沈珏还是会定期叫人去给张道人送话本,甚至交代沈校年今后也别忘记。
  他只比沈校年年长十岁,这话却说得像是交代后事一样,弄得沈校年当时还有点儿不高兴。
  因为跟着张道人进行学习,在山中又遇不上什么危险,即使世界意识也没办法让沈珏莫名其妙生病,以至于最后这段时光,沈珏过得还是相当舒心的。
  沈校年听说他和钟离瑾要下山回宫的事后,直接停了一天的工作,亲自到山底下来接二人回京。
  一年的时间,虽说每个月沈校年再忙也会抽空过来见沈珏一面,但终究还是不如日日相处的熟悉。
  沈珏发现沈校年这孩子竟然已经比他都还高一些了。
  对方如今越来越有帝王的气质,沈珏见到他在山下等他们的时候都在批阅奏折,突然觉得这孩子也挺可怜。
  俩当爹的跑去山里享受二人世界,把这么重的担子丢到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年身上,真不是人。
  “说起来,下月十五就是你的生辰了,景琛可有什么想要的礼物?”回程的路上,沈珏问道。
  “叔父不是这次回来就暂且不走了吗?难道不是为了赶上我的生日才提前下山的?”沈校年这孩子如今说话也大胆很多,但语气中的亲近却不见少。
  “暂、暂时吧……”沈珏有些心虚地说,“当然是想着你生辰快到了,这才提前回来的不是,你师叔祖还给你带了礼物,等你生辰当天再给你。”
  “这山中环境艰苦,师叔祖不能进宫中养老吗?”张道人如今快八十岁了,对沈校年还算不错,起码比那个死掉的前任皇帝要更像沈校年的爷爷。
  沈校年是个孝顺的,因此也提过好几次问张道人要不要回京中享福,但张道人说自己更喜欢闲云野鹤的日子,还觉得沈珏他们留下来都是打扰呢。
  甚至沈珏他们离开时,问要不要留下两个宫人帮忙洒扫,都被张道人婉拒了。
  在深入学习了这行之后,沈珏也清楚,张道人窥破天机,恐怕到不了老死的那一天,就会离世,所以张道人根本不担心自己动不了了没人照顾。
  就像沈珏知道自己不过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就要离去,所以对于各种透支生命的行为并不在意一样。
  “他老人家啊,就喜欢一个人待着,说人太多了会打扰他飞升。”沈珏回答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