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苏云锦拉了脸,心里十分的不舒服,陈姨娘原本是布庄里的织布娘,老爹病时他们都还小,他娘一个人照顾不了,所以陈姨娘就自请来家里帮忙。
  从那以后陈姨娘就尽心尽力的照顾着他们一家,苏云锦早把她当亲人。
  头几年姜明夫妇俩对她还算是有礼,可这几年就完全把她当下人,这让苏云锦很是不乐意。
  苏云锦握着筷子,就要生气。
  一只鸡腿就落到碗里。
  “快吃,生气不值当。”杨川在他耳边小声说。
  苏云锦看了看他,夹起鸡腿咬了一口。
  一直在边上偷看的苏云灿吓了一跳,要是他没看错的话,刚才这乡下汉子就是用自己吃过的筷子给哥哥夹的菜。
  他哥哥不是常说这样不干净?怎么今天就吃了?那以前自己给他夹菜被教育的事都算什么?
  一顿饭吃的勉强算是和睦,可一吃完饭,姜明又说起杨川带的回礼来。
  “我怎么瞧着门厅里堆了几个篮子?”
  吴文玉哼笑一声:“不会是回门礼吧,这么寒酸?锦哥儿,这是不重视你啊。”她边说边去看杨川。
  苏云锦喝了口茶:“家里什么都有,没必要花这个钱。”
  吴文玉嘴角一挑:“锦哥儿啊,受委屈了,可要回家来说,别自己哭。”
  苏云锦不悦的皱眉,刚想开口,就听杨川说:“这些个东西都是些不值当的玩意,咱家啥没有?买多了也是便宜别人。”
  第10章 去县里
  姜明脸色一变,抬手就要摔杯子骂他不懂礼数。
  却听杨川又说:“所以我们给娘和小弟买了些实用的东西。”
  杨川说着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巾出来,“娘,这是我和锦哥儿给您买的发钗。”
  姜清莲接到手,“哎呦”了一声:“这发钗好精致啊,好孩子你有心了。”
  杨川嘿嘿一笑,转头又拿了个银镯子出来,“这个是给小弟的。”
  苏云灿看了他一眼,伸手接了过去,小声的说了句:“谢谢大哥。”
  杨川朝他摆的摆手,“都是一家人,谢啥。”
  苏云锦目光幽深的看着杨川,这个汉子,真是个细心的,什么都想的到,知道带的东西不多要让人挑理,所以刚才吃早饭的时候他就去铺子买了两样银饰,真是个…有心眼的。
  苏云锦心里不由的又对他多了几分好感来。
  这饭也吃了,茶也喝了,杨川就不打算多待了,他直接提起了苏再道的病:“娘,今个我和锦哥儿回门还有件重要的事要跟你商量。”
  姜清莲忙问:“什么事啊?”
  杨川说:“爹的身子一直不好,这样拖着也不成,我认识个县里的大夫医术很是了得,所以我跟锦哥儿想把老爹接到县里去瞧瞧。”
  姜清莲还没开口,就听姜明说:“县里的大夫我早请过了,都说治不好,你就别瞎折腾了。”
  杨川连个眼神都没给他,又对姜清莲说:“娘,这大夫是宫里告老返乡的老太医,专治疑难杂症,厉害的很。”
  姜清莲知道这话是他同锦哥儿找的说辞,就配合的说:“哎呦,真的啊,那可得去瞧瞧,这要是真能治,可就好了。”
  姜明皱眉说:“大姐,不是我说,这事靠不靠谱都不晓得,你怎么还真信个乡下汉子。”
  姜清莲不高兴了,“怎么了,杨川是我儿婿,我不能信他吗,我要带你姐夫去瞧病,你怎么老不愿意?你姐夫病了这些年我都是怎么熬过来的,你们谁能知道。”
  姜清莲说着就要抹泪:“你姐夫病了这么多年,这好不容易有个能看好的机会,你怎么还拦着。”
  姜明哑口无言,“不是,大姐……”
  姜清莲摆手,“什么都别说了,这县里我去定了。”
  姜明见自己说没用,就去看吴文玉。
  吴文玉在心里想了个说辞,就要开口。
  谁知她还没来得及说,就听杨川说:“娘,那我们收拾几件衣物,明个一早咱们就去县里。”
  姜清莲也忙点头,“成的,那锦哥,灿哥儿你们跟我回屋收拾几件衣服去。”
  母子三人起身就回了屋,压根就没人去管要开口的吴文玉。
  他们一走堂屋里瞬间就静了下来。
  那边夫妻俩已经对了八百次眼神了,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阻止姜清莲。
  杨川心里明镜似的,他冷哼了一声,自顾自的吸溜了口茶。
  姜明重重搁下茶杯,就要说杨川没规矩,结果他还没张口,杨川就已经眯起了眼睛,还打起呼噜来了。
  晕倒都没这么快的。
  夫妻俩恼的一头火,招呼都没打,起身就走了。
  他们一走,姜清莲母子就出来了,说实话,她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的。
  “锦哥儿,这样做能成吗?”
  苏云锦点头:“娘,你们必须要离开了。”
  姜清莲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锦哥儿,你有事别瞒着我。”
  苏云锦咬了咬牙,“姨娘把门关紧。”
  陈姨娘正在收拾院子,听了苏云锦的话,她搁下扫把就去把大门关上了。
  几人落坐,苏云锦才开口:“娘,舅舅他动了爹的药。”
  “啊!”姜清莲惊的摔了茶杯。“他……他是想……”
  苏云锦点了点头:“娘,舅舅把持了铺子这么多年,如今是怎么都不会放手的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