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乖乖,还真有隐患?”
  杨海眉头皱着:“这种事是不是该跟镇上说?”
  杨川说他,“你是村长,你决定。”
  许秋也说,“就是,这村里你当家。”
  杨海想了想,“川子你明天跟我一块去镇上,这事得跟他们说。”
  杨川本来不想干的,这齁冷的天谁乐意出门?
  不过一想到苏云锦这两天有点惦记他爹娘,他也就点了头。
  “大哥,给个羊腿给我,我给锦哥儿他爹娘送去。”
  这讨好岳父岳母的事杨海没少做,他点头:“再抓两只鸭子送去,还有上回他们采的冬菇也带一些,多拿点东西讨人喜欢。”
  杨川笑呵呵的点头。
  当天晚上杨川就收拾好了牛车,苏云锦看杨川从杨海家拿了这么多东西就说杨川。
  “你得给钱,可不能白拿。”
  杨川点头:“不白拿,明天去镇上也要再买些米面的,到时候我来给钱。”
  苏云锦点头,从柜子里拿了身新袄出来,“明天穿这身去镇上。”
  杨川看了看那藏青色的对襟棉袄,“穿这么好的衣裳做什么?”
  苏云锦拿着棉袄往他身上比。他手工活好的没话说。
  这对襟小袄又是他细心缝的,针脚都走的密,袖口和领口都多走了一圈丝线,连小巧的盘扣都做的十分精致。
  苏云锦比划完了,觉得挺满意:“明天去布庄给我买些针线和粗布,我要做几双棉鞋出来。”
  杨川明白了,这意思是让他明天去姚家布庄里买针线。
  “换家布庄就是,也不是非得要去他家买。”
  苏云锦伸手去摸他的胡茬子,杨川就配合的低下头给他摸。
  “就去他家布庄买,不然就跟我们怕了他似的。”
  杨川好笑,拉着他的手背在他胡茬子上蹭:“那去就去呗,穿这么好干什么?”
  苏云锦蹭够了痒,就说:“不懂了吧,正所谓,言语压君子,衣冠震小人,现在他在我这算是小人了,你明天碰不到他也就算了,要是碰到了也只管大大方方的说话,别落他下风。”
  杨川被他噘嘴的小模样,逗的直乐:“好,那就穿新衣,去震震他。”
  苏云锦“噗呲”一声,也乐了,“其实也不为别的,就是不乐意你在他跟前被比下去,毕竟跟他不对付了。”
  杨川刮了下他的鼻子:“知道了,我不会让他欺负的。”
  苏云锦当然知道杨川不会被欺负,“对了,记得要还价,多还点。”
  “知道了知道了,我砍他一半的价。”
  说完两口子就都乐了。
  第二天一早杨川就穿上了新袄,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今天的杨川收拾的那叫一个齐整。
  连杨海都夸:“不错,你这么穿跟个有钱人似的。”
  杨川立马拍了拍衣裳:“那可不,坐你这破牛车都有点不相配了,早知道拉我的大牛好了。”
  杨海“哎呦”了一声,“夸你两句还找不着北了呢。”
  杨川随手一指,“那边不就是北?我咋找不着。”
  杨海白了他一眼:“那是南,你个找不着北的混子。”
  兄弟俩一路吵着嘴来到了镇上。
  两人先去找了镇长,把小墩山的事仔细的说给镇长知道。
  镇长听完后就夸他:“成,你小子是个干实事的。”
  杨海笑了笑,问:“那这事该怎么办?”
  镇长说,“明天我让人到村里去,让他瞧过了你们再商议。”
  杨海点头,见事说成了,扭头就要走。
  镇长喊住他,“你,这就走了?”
  杨海“阿”了一声,“我们俩得去买东西,动作快些还能赶回家吃中午饭呢。”
  镇长一愣,乐了起来:“你这后生,就不要旁的?”
  杨海有点懵:“能要啥?”
  镇长说,“这也算是一件功劳,可以给你点好处。”
  杨海想了想:“那再给我十袋粮食,我带回去给他们分了。”
  镇长这回是真乐了:“我是说给你好处,就给你自己。”
  杨海琢磨了一会,然后说:“还是给我粮食吧,少点也没事,旁的我也不缺。”
  镇长十分满意的点头:“成,再给你五袋粗粮,是跟人分,还是你自己留着都成。”
  杨海一听,立马就高兴了,“哎呦,镇长,你真是个大好人,快,别耽搁了,把粮食给我装上车吧。”
  镇长真就招呼人给他搬了几袋粮食。
  杨川一瞧真给粮食,他也挺高兴,帮着就把五袋粗粮装上了板车。
  这哥俩装好车就走,一点没犹豫。
  镇长愣了会,然后哈哈笑了起来,他跟身边的人说:“瞧见没有,这才是干真事的人,一点都不恭维人。”
  杨海是不会恭维人,他觉得该自己做的的事就做,做好了就成,旁的他也不乐意多管。
  要是有一天有人说他做的不好,那他也能立马就不干这村长。
  于他而言,除了家人,其他的都得往后排。
  兄弟俩又在粮油铺里买了几袋大米白面,又称了些粗盐灯油一类的。
  杨川又扭头买了好些糕点,杨海跟在后面想付钱,却被杨川给挡住了。
  杨海问:“咋了?你发财了?”
  杨川笑着说:“我家锦哥儿交代了,说我们拿了你家的羊和鸭子,那今天买东西就我给钱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