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晚上,几个小子在杨海家里吃了饭,吃好饭后杨海就把他们挨个的送回了家。
杨川没笑脸,杨善就找活忙,家里家外的都给收拾了一通。
然后就搂着旺财坐在锅洞跟前烧热水。
苏云锦看了看灶屋,“去跟孩子说话,瞧把儿子忙的。”
杨川也伸头去看灶屋,“我也心疼了,一天没讲话了。”
杨川说着就进了灶屋,父子俩不知道说了什么,一会就高高兴兴的勾肩搭背了。
苏云锦弯唇笑,心想这爷俩真是一对活宝。
晚上杨善自己洗漱干净就回了自己的小屋去睡觉了。
苏云锦披着头发坐在油灯前看账本。
杨川就挨到他跟前问,“小灿这几年不是会看账本了吗?”
苏云锦拿过算盘,“小灿最近不怎么舒服,这账是铺子里伙计做的,我得看看才放心。”
杨川就说:“小灿身子不是挺好的?怎么不舒服了。”
苏云锦说:“上回我回去的时候小灿就说他跟何田生打算再要一个,我估计是有了。”
杨川哎呦了一声,“他家盼小子才三岁,这就又要了?”
苏云锦对完了账,“何田生他俩都怪喜欢孩子的,爹娘跟姨娘也能帮着带,趁现在多生一个也行的。”
杨川伸手帮他归置账本,“那是成,再来个哥儿就更好了。”
苏云锦洗了手,就去捧他的脸,“羡慕吗?要不我们也多要一个,万一是个哥儿呢?”
杨川握住他的小手,“不羡慕,他们孩子多我也高兴,可是锦哥儿咱们不跟他们比,我们能有杨善已经是恩赐了,你现在只要好好的养着身子,陪我过到一百岁就行了。”
苏云锦眯着眼睛笑,“好。”
新月如弓,露水似珍珠,月光柔柔的洒在窗台前,试图探听窗下的那夫夫俩挨着头小声耳语的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他们望向对方的目光那么温柔,又那么热切。
——正文完
第205章 番外,邵林,杨海。
杨海头一回见邵林的时候是在正月里,那时候他以为邵林是个姑娘。
那会的邵林才十一二岁,却已经出落的很是标致。
杨海那时候整天都沉着脸,生活的重担压的他喘不过气。
爹娘生着病,田里的庄稼这两年也长的不好,偏偏他喂的牲口也病了。
杨川到处想法子的挣钱,可忙了一年带回来的钱买药都不够。
杨海愁的整天都叹气,他觉得自己的日子真的是一眼望到头的黑。
那天他正在河沟边洗衣裳,老远就听到有人在笑。
那笑声听着欢快的很,杨海不由自主的就扭头去看,就见是一个穿着花袄的“姑娘”。
像是姑娘,可也不像姑娘,因为他刚爬到大树上掏了个空鸟窝下来。
这会正得意的拿给几个孩子看。
那几个孩子都夸他厉害,杨海也觉得他怪厉害的,毕竟这么高的树可不是容易上的。
等几个孩子瞧够了鸟窝,这个“姑娘”又麻利的爬上树把那鸟窝又给送回到了树杈上。
杨海见他动作麻利,一只手拿鸟窝一只手撑着树都能上那么高的树杈,他都瞧呆了。
不知不觉的眼睛就盯在了人家身上。
那“姑娘”也发现了他,生气似的回头瞪了他一眼,“你瞧什么?”
杨海一愣,才发现他是个哥儿,而自己刚才的行为确实不礼貌。
他忙解释:“没有,我是瞧你爬树厉害。”
邵林眉毛一挑,“当然。”
杨海瞧他得意的小模样,突然笑了一下,他看着那跑远的小人,瞧着他身上艳丽的小花袄,突然觉得,他好像又看到了生活里不一样的颜色。
高兴了一阵后,杨海又沉了下脸,他在心里盘算着今年的粮食够不够吃,能不能再卖出去两袋。
爹娘明天的药钱也还没着落,他喂的羊也病了,这羊还是他掏了几两银子买回来的羊崽子喂的,这搞不好就要亏本了。
张柳见他站在羊圈门口发愁,就说:“隔壁村有个挺厉害么兽医,你把羊拉过去,让人瞧瞧。”
杨海点头:“我知道了二婶,喜哥儿好了没?还发热吗?”
张柳见他发愁,就不想再给他添烦恼,就说,“好了,能吃能喝了,你别操心。”
杨海“嗯”了一声,又问:“二婶,手里还宽裕吗?明天又要请大夫了。”
张柳也就是为了这事来的,“我这还有三两银子,你先拿着给大哥大嫂瞧病。”
杨海看了看破旧的钱袋子,伸手接了过去,“等得空了我就去把粮食卖了,不然手里都没钱了。”
张柳知道他是着急想还自己钱,“粮食不能卖,家里几张嘴呢,钱只管用,不急着还。”
杨海握了握钱袋子,“等川子回来我就把钱还上,二婶你家里也不宽裕。”
张柳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可好歹他家没有大花销,“大海,咱们杨家这一门人不多,那我们就更得相互帮衬,别总搁心里记着。”
杨海知道张柳是宽慰他,“我知道了二婶。”
太阳落山,杨海给二老喂了饭,收拾干净瞧着他们睡下,他才出了屋子。
他到灶屋舀了碗冷稀饭随便喝下肚就算是一顿饭了。
第二天一早杨海就攥着钱去镇上请了大夫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