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可大夫瞧来瞧去说的都是一样的话,只能拿药吊着命,旁的就没法子了。
那大夫瞧着杨海家里的情况,也觉得不忍心。
“后生,出诊的费用我就不收了,你把药钱给了就成。”
杨海忙道谢,“谢谢大夫,多谢您了。”
那大夫瞧着这么好的一个后生,生生被家里拖累了就觉得可惜。
“不用谢了。”
杨家老两口这半个月的药钱就花了一两多,杨海捧着钱袋子那是一文钱都要仔细的看。
送走了大夫,杨海就拉着家里生病的羊往隔壁村去,打听了几家才找到那个会看牲口的兽医。
这兽医可能医术真的不错,他家门口站着不少人,都是来瞧牲口的。
杨海拉着自家的羊老实的站在后面等。
等了有半个时辰才轮到他,他把自家羊的症状跟兽医说了一遍,那兽医看了看羊就给搓了药丸,说是保证药到病除。
但收的钱也多,张口就要了六十文钱。
杨海觉得贵,可也没法子,好歹羊是能救回来。
正要掏钱,衣角就被人拽了一下。
杨海苦着脸回头,就见拉自己的是那个穿花袄的小哥儿。
那小哥儿朝他眨眼睛。
杨海没懂,就愣愣的瞧着他。
邵林见自己暗示了半天这汉子都瞧不明白,就说他:“笨蛋,你不会讲讲价?”
杨海回过神,原来这小哥儿对他眨眼睛是这意思,他还以为……。
邵林见他还在发呆,就干脆把他拉到一边,自己过去敲了敲兽医的桌子。
“你这老头,十颗药丸敢收六十文?怎么?又想让人掀摊子了?”
这兽医明显认得邵林,“你这小哥儿,尽要坏我生意。”
邵林哼了一声,“三十文,敢多要我就叫我爹来了。”
老兽医忙摆手:“成,成,成,三十文就三十文。”
邵林砍完了价,就得意的朝杨海挑眉,“给三十文就成。”
杨海笑着点头,掏了三十文出来。
“谢谢你,不然我得多花三十文钱了。”
邵林就说他:“真笨,别人要多少你就给多少?这老头都是看人收钱的,下回要是再来记得对半砍价。”
杨海忙点头,“记得了。”
邵林帮了人,挺高兴的笑着跑开了。
杨海瞧着他跑远的背影,愣神了许久才回家。
那兽医给的药丸确实有用,几只羊吃了后就好了。
杨海看着几头大羊,心里就盘算着能卖多少钱,够不够本钱,能不能够给爹娘拿半年的药钱。
日子一天天过去,杨海最近总是有意无意的往隔壁村跑,每回远远的瞧人一眼就能高兴一整天。
这一年冬天,几头大羊卖了八九两银子,除去本钱还挣了四五两。
杨海高兴,跑到镇上花了五十多文买了两吊肉回来。
一吊给了张柳家,一吊拿回家做给了他爹娘吃。
“爹,娘,今天有肉,你们可要多吃点,到了年跟前川子就回来了。”
老两口已经病的浑浑噩噩,却摆手让他自己吃。
杨海笑了笑,“灶屋还有,今年卖羊挣了钱,我买了不少肉回来。”
杨海他娘亲就去拉杨海的手,“拖累你了。”
他爹也说:“真是苦了你们兄弟俩。”
杨海忙说,“不许说这种话,你们都好好的就成。”
喂老两口吃了饭,杨海才到灶屋去收拾,他看了看剩了不少的肉,没舍得吃,拿了块粗粮馒头沾了点肉汤就觉得美味的不行。
年二十九的时候杨川才背着破被子回来。
他糟蹋的像个要饭的,张柳一瞧就掉了眼泪。
前几年杨川都是这样,两床破被子就是全部家当了。
但今年杨川挣了不少钱回来,他回家洗漱干净就到爹娘面前显摆。
“爹娘,你们就放心吧,外头的钱好挣,你瞧,二十几两呢。”
老两口没看钱袋子,就光心疼的看着杨川。
过了年,杨川就又收拾起了包袱要出门去了。
“大哥,这二十五两银子你都拿着,欠的钱你看着还,我等夏天的时候再回来一趟。”
杨川从前基本一走就是一年,而且每年最多也就带回来八九两银子,这今年一下就多了这些,杨海就不放心。
“川子……”
杨海话没说出口,就被杨川给打断了:“我知道你想问什么,放心大哥,这钱都是正经来得,我在码头上找了个正经活干,船家都是有钱的主,只要活干的好那钱就给的多。”
杨海听他这么说,也就不多问了。
大年初三杨川就又出了门。
杨海给他的袄子里塞了三两银子,又把自己舍不得穿的袄子给了他。
杨海手里有了钱,就把要紧的债全给还了,最后他手里还剩了五六两,加上自己卖羊剩的钱这么一算手里就有十两多银子了。
杨海拿了几两银子出来,打算买几头母羊回来养。
他在村里打听了一圈都没有人要卖羊,最后听说隔壁村里有一家要卖羊,杨海就揣着钱去了。
等他过去了才知道原来要卖羊的是邵林家。
邵林今年没穿花袄,而是穿了一身淡青色的新袄,他长大了一岁,瞧着更清丽了。
邵林朝他招手,“你来买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