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崔梓歆拍着他的手,声音和煦地说:“方才见你没用多少,可是学业太重觉得疲累?”
  虞景纯珍惜这段时光,哪肯在她面前诉苦:“回母后,儿臣不觉累,是难得和母后一起用膳,觉得开心。”
  蠢货,崔梓歆微微垂目,掩去眸中不悦:“以往误会诸多,未曾多陪陪你,都是母后的过错。”
  “母后何出此言,”虞景纯挨近了些,亲昵地说,“以往儿臣不孝,不常进宫探望母后,都是儿臣的错才是。”
  崔梓歆想着该要摸摸他的脸,但瞧着与老东西有些相似的脸,就想扇去一巴掌。
  她抽回手,面容和蔼地说:“你如今事务繁忙,当多注意身体,”
  “学业的事不必急于一时,若李太傅言你的不是,你就说是母后说的。”
  跟在后面的虞幼文皱了皱眉。
  虞景纯笑着应了,乖顺地说:“儿臣谢过母后。”
  “自家人,何必言谢,”崔梓歆细声细语,异常温柔,“这些年我久居后宫,多亏有你照拂幼文,”
  “他是听了我的命令,才没透露身份,皇儿可生母后的气。”
  虞景纯笑意僵了一瞬:“母后是替幼文着想,儿臣怎会生气。”
  “这便好。”崔梓歆停了步子。
  她回身拉着虞幼文,将二人的手叠在一处:“母后老了,你们叔侄年岁相差不大,以后定要互相扶持,好好相处才是。”
  虞景纯掌心拢着一只凉软的手,今日一切都太美好,他恍若身处梦中。
  这便是大权在握的好处么。
  直到锦衣卫拥着明黄轿辇远去,虞景纯还有些懵懵然,他拉着一旁的虞幼文,不敢置信道:
  “文鸢呐,你知道吗,父皇是喜欢我的,他说这些年忽视我,是为了保护我。”
  虞幼文轻声应了。
  虞景纯一双鹿眸眨了眨,颊边梨涡浅浅,他又靠近一些,傲娇地说:
  “母后也是喜欢我的。”
  这倒未必,若是帝后同心,四王七王根本没有祸乱朝纲的机会。
  虞幼文有些头疼,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何皇祖母如此不喜虞景纯。
  这可是她亲生的。
  虞景纯此时年富力强,正是用功的时候,不劝他进学也就罢了,还说不必急于一时。
  皇帝年迈,如何能不急。
  两人沿着回廊慢慢走,在看到月洞门旁边的林烬时,虞幼文步伐微顿,低声问:
  “他怎么在这?”
  虞景纯开心地说:“父皇让他教我骑射,”他喜色微凝,“你怕冷,还是别去了,回书房吧。”
  他扒开虞幼文的手指头:“手还疼不,我让人准备了药油,就放在桌子上,你记得擦。”
  “再帮我看看内阁呈报的节略,明日早朝父皇要问我的。”
  虞幼文点头应了,转身往书房走,他想跟着去,可又受不住林烬谴责的目光。
  第34章 点了两个倌儿
  腊月初,吏部提拔一批地方官吏进京,填补朝中空缺。
  重臣任择需经过廷推,凡由虞景纯举荐的,皇帝都予以批准任用。
  无人能再撼动虞景纯的东宫之位。
  南京镇守张弛入京,升任司礼监秉笔兼提督东厂,与此同时,皇帝赦免崔家不敬之罪,允准崔家子弟入仕。
  轿子外头红日西斜,他放下虞景纯送来的节略,按了按眉心:“指挥使做东,可知还请了谁?”
  长随说:“给太子殿下送了帖子,还有几位同知和佥事作陪。”
  虞幼文倚着轿窗:“绕个路,去接……”他余光瞥见街角下马的身影,话音顿住。
  “公子要去哪儿?”长随问。
  虞幼文循着那人进楼的背影,看向映在晚霞余晖中的木匾,眸色霎时一沉,他吩咐在一旁小巷里落轿。
  “你们就待在这,别跟来。”
  他出了小巷,跟在林烬后边进了楼,浓妆艳抹的老鸨立时迎了上来:
  “爷喜欢啥样的,尽管吩咐。”
  虞幼文从袖兜里掏出银锭:“方才眼角带疤的人去哪了,点了什么人作陪?”
  老鸨瞅见银锭,双眼发亮,小声说:“在里头呢,叫了两个男孩儿。”
  虞幼文愣了一下,胸口有些闷闷的,他把银子递过去:“领我去房门外看看。”
  老鸨收了银子,脸上堆出谄媚的笑来,引着虞幼文往最里头的走廊里去。
  “爷千万小心些,别惊动客人。”
  此时还未入夜,楼子刚开门,还不是热闹的时候,走廊里很安静,两侧是紧闭的房门。
  只有尽头一间屋子亮着烛火。
  虞幼文走到门边,林烬动作倒是快,里头已经开始办事了。
  床架子摇晃的声音,夹杂着男人的轻柔细吟,虞幼文侧耳听着,忍不住将手贴在了木门上。
  “什么人!”是林烬的喝声。
  老鸨面色一白,谄笑道:“是奴家,过来瞧瞧爷有什么吩咐。”
  “下去吧,别来打扰,”林烬语气不耐地催促,“继续。”
  床上的两人很听话,也不羞怯,白胳膊白腿的晃人眼睛。
  林烬坐在桌边,面无表情地看,一点儿也没觉得不好意思,那眼角坠着的泪珠颇为刺眼。
  他杀过许多人,听过许多凄厉的哭喊,明确的目标让他从没后退犹豫过半步。
  可此时他看着那泪珠,听着犹如哭泣的呻吟,却倏然恍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