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咳咳,”古小渔被饭粒呛住,喝了一口茶之后才看着弟弟:“你又去哪里看来的,什么左膀右臂,你当是山寨土匪呢?”
  古小河吐了吐舌头,低头扒饭。
  古老爹却眯着眼睛笑了,他年轻时倒是真收过几个小弟,当时在村子里可是横着走,威风的很。
  如今都各自长大成家了,在村里吃酒遇到,偶然谈起少时的趣事还怀念的很。
  古老爹瞧着桌旁的两个哥儿,就是最小的也有十四了,他在心中默叹真是时光易逝,转眼已生华发。
  古家这边已吃晚饭,赵家那边赵婶子看着儿子脸上的伤却是心疼的紧。
  赵锦只是嘴笨,但是也不想让老娘误会渔哥儿,虽然没渔哥儿说的那么条理清晰,但也将事情说的七七八八。
  赵婶子将事情弄明白了,知道是自家儿子主动要去帮忙才不小心伤到的,但是心中看着儿子脸上红了一大块也不好受。
  古家虽将歉意赔的足足的,赵婶子还是抱怨了一句这渔哥儿手劲儿忒大。
  赵锦给老爹煮着苦菊,说:“不怪他。”
  “你这孩子,”赵婶子叹了口气,自己在这里替儿子心疼,他却胳膊肘往外拐,虽没有多说,但维护之意明显。
  随他吧,反正打的不是自个儿,人家还替他仔细的上药了,又切了这样一大碗猪头肉过来,赵婶子这样想着,心里那原本就不多的不满也消散了。
  眼看着天也要黑了,赵婶子去外面摘菜做饭。
  赵锦闻着微微苦涩的味道,脑子里总不自觉的想起古小渔坠入他怀里时的样子。
  惊慌,无措,像头受惊的小鹿,古小渔的眼睛很好看,又亮又黑,赵锦对那双眼睛印象很深。
  古小渔看着高挑纤瘦,赵锦抱着他却觉得不怎么,反而很轻,他们靠的近,古小渔身上皂角的味道赵锦都闻到了,很好闻。
  赵锦难得走神,赵婶子摘了菜进来见儿子在发呆,伸手拍了他的脑袋一下:“想什么呢,仔细水熬干了。”
  “没有。”赵锦回神,低声回。
  将沸了的苦菊茶倒入碗里,赵锦端着碗去给屋里的赵老爹。
  赵婶子是过来人,他自然知道这个年纪的小子在想些什么,只是自己儿子向来迟钝,她还担心着儿子愚笨不知这事儿。
  没想到,她还没主动提相看的事儿,赵锦就有中意的人了。
  想着这两天发生的事儿,赵婶子微微皱起眉头,要真是渔哥儿,她还真的好好打听打听,从前都是听人说,但是赵婶子知道村里人什么德行。
  她也不愿意空口污人哥儿清白,还是得自己亲自看了才好。
  只是这都是她自己猜的,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儿,还是等赵锦主动跟她说了,她再多掂量掂量。
  赵婶子这样想着,也没多忧心,如常一般开始做晚饭。
  赵老爹脾胃不好,家里大都是熬粥,隔几天才蒸一次干饭,菜也做的清淡,想着今日有古家拿的猪头肉,赵婶子便打算煮个青菜汤。
  吃过饭后,赵婶子去洗碗筷,赵锦去将黄豆泡上。
  做豆腐是个力气活儿,早早的便要起来磨浆,因着晚饭之后赵家如若没什么事,都早早的睡去。
  赵锦更是下力气的人,平日里都睡得早,怕第二天起不来,但是今晚不知怎么,他翻来覆去都睡不着。
  透过窗,他看着窗外的圆月,只觉得像极了古小渔的明眸。
  第6章
  寅卯时分,赵锦便挣扎着起床了。
  窗外月儿还挂在柳梢头,天还暗着,偶有鸟儿咕咕的声音,赵锦用凉水洗了脸,混沌的脑袋瞬间清醒了。
  黄豆昨夜就泡上了,赵锦用手捡起一颗搓了搓,发的很是不错。
  这做豆腐的黄豆需得没过水,泡上七八个时辰,夏日温度高,可以略略缩短些时候,这样做出来的豆腐才滑嫩香软。
  将装黄豆的木盆抬到后院儿,赵锦开始磨浆。
  一勺黄豆一勺水,赵锦推着石磨慢慢的转,石板摩擦的声音中,一股白色的浆液从凹槽里流出,顺着流入早放好的木桶中。
  磨浆的动静将赵家夫妇吵醒,赵婶子穿上衣服,瞧着儿子已经磨上了,便去灶房里做早食。
  调好的面糊下锅,发出滋滋的声音,油香混着面香散出来,绵软的饼子烙好,赵婶子拿碗装了,又切了一个流油的咸鸭蛋放进去。
  赵婶子端着碗出去,让儿子歇一歇先吃早食,等赵锦过来接了碗,自己上去换儿子推磨。
  赵锦几口将早食吃了,又灌了一碗凉水下去,浑身都劲儿又上来了,将石磨接过,继续磨起浆来。
  半个时辰过去,终于将黄豆磨完了。
  接着便是煮浆,将生豆浆放入锅内,大火加热煮沸煮,等豆浆泡沫破裂,撤火便得熟豆浆。
  赵家只卖豆腐,因着熟豆浆也就自家人舀一碗喝。
  点浆,包浆之后,豆腐成型,赵锦将豆块儿用木板子抬了放进屋子里,用白布盖着,等有人来买豆腐了才掀开切上一块儿。
  等一切完毕,天已亮了,远处泛起红光,想来又是一个晴日。
  古小渔挎着菜篮,今日肉摊关一,难得休息,往常这时候他可还在梦中呢。
  但是古老爹昨儿个就叮嘱他今日来赵家买豆腐,除了家里要吃,也当感谢了。
  微风和煦,树梢轻摇,晨光落在古小渔的脸上,将他原就好看的轮廓勾勒的更加清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