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古小河将李桃儿的大箩筐带上,费力的跟上哥哥。
  等到了郎中家里,方郎中正好在家,他查看了李桃儿的伤势,说是没有大碍,古小渔放下心来。
  方郎中看着李桃儿腿上的伤痕却道:“这是怎么伤的?”
  李桃儿的腿上青紫的痕迹交错,看着就不是摔出来的。
  李桃儿缩回脚,将裤腿放下遮住伤痕,摇了摇头不愿说。
  方郎中叹了口气,让她当心些,莫让腿上的伤碰着水,怕发炎,到时候引起发热,可就不好了。
  李桃儿点点头,小声应着。
  古小渔在一旁皱着眉头,他心里有几分猜测,但是没有证据的东西,他也不能信口雌黄。
  李桃儿看过脚之后就要背着箩筐继续去打草,她已耽搁好一会儿了,古小渔见她着实慌乱,便提出跟她一起去。
  李桃儿慌张说不用,古小渔带她来看脚已是花费了好几文了,再耽搁他的时间,自己可就罪过大了。
  先前也是自己胆小才摔倒,根本不关古小河的事,若是常人不骂她两句就是好的了,哪里还肯带她来看伤。
  古小渔不等她拒绝,背着她的箩筐便往前走了。
  古小河陪着李桃儿慢慢走,一是照顾着她的伤处,二是他自己心里也有些愧疚,若不是他调皮,桃姐姐也不会被吓到。
  三人一前一后的走着,不多时便到了山脚。
  古小渔让古小河陪着李桃儿在山脚歇息,李桃儿的脚虽没有大碍,但是方郎中嘱咐还是不可太走动,养一养是最好的。
  李桃儿见古小渔要替她去打草,又是慌乱又是摆手,急得不知道怎样才好。
  古小渔本都走远了,却回头笑着安抚她:“好了,跟河哥儿在这等我回来。”
  李桃儿愣在原地,古小渔走远之后,她的眼眶才慢慢湿润。
  古小河拉着她的衣角:“桃姐姐,你怎么了?”
  李桃儿摇摇头,太久没人这样对她了,让她想起了已故的娘。
  第7章
  古小渔替李桃儿打了半筐猪草,天色不早了,她这箩筐又实在大,古小渔就是没打满,也只得送李桃儿回家。
  李桃儿没说什么,左右不过一顿打或是不得饭吃,就是她没摔着,也打不满,古小渔已帮了她许多了。
  三人一路无话走到李桃儿家,李家在大渔村算不得富有但也不差,屋子也有两三间,只是时间久了,看着有些年头。
  这屋子已传了三代了,李桃儿家爹是老幺,房屋自然传给他。
  古小渔上前扣门,里面传来一个妇人的声音,嘎吱一声,门开了,见着来人是古小渔,妇人脸上不耐烦的脸色顿时收了几分。
  “呦,这不是屠户家的渔哥儿么,”李婶子原是姓张,嫁过来冠了夫姓,年纪比李老叔小些,村里人都叫她小李婶儿。
  古小渔只见过她几面,没什么印象,但是那双吊梢眼还是记得的。
  “小李婶儿,我送桃姐儿过来,今日上山时大意将桃姐儿吓摔了崴了脚,带她看了郎中,耽搁了她打草,这时候才回来。”
  古小渔几句话将事情说了,侧身露出李桃儿来。
  小李婶儿自然早就看见了李桃儿,但她见古小渔跟着一起来还以为是那事儿被知道了,这才一时没有吭声,如今见是另外的事顿时放下心来。
  “既是看过郎中了便不打紧,家里正着急呢,还想着桃姐儿再不回来便上山去寻,我这做后母的也担心的紧。”
  小李婶儿说着,还拿手帕掩着脸,假意落泪。
  古小渔冷眼看着,若是她将嘴边的油腻擦干净些还可信,出来时嘴里还嚼着东西呢,就是做样子也忒敷衍了些。
  有古家哥俩在场,小李婶儿也没多说什么,让李桃儿进家去,又跟古小渔闲话了两句才关门进去了。
  古小渔皱着眉头在原地站了会儿,等到古小河拉着他的衣角问怎么了,他才摇摇头,背着空箩筐回家了。
  古老爹已经在家等了好一会儿了,见哥俩终于出现在院子外,忙上前问道:“怎么天都黑了才回来,可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古小渔见老爹焦急,忙道:“没有,只是路上有事耽搁了。”
  他将事情一五一十的跟古老爹说了,听着不是哥俩遇到了什么事,略放心些,又想着已带过桃姐儿看过郎中了,便没有多说什么。
  想着哥儿回来晚了怕饿,古老爹虽是手艺不行,但也熬了一锅白粥等哥俩回来,好垫肚子。
  古小河早饿了,知道老爹提前熬了粥,顿时喜笑颜开的将箩筐放下,进屋里去盛粥了。
  古小渔也饿了,但是还有事想跟古老爹说,便慢一步回屋。
  将自己的猜测和看到的跟古老爹说了,古老爹沉默了一会儿,摸了摸哥儿的头:“桃姐儿日子不好过。”
  古小渔见老爹这副模样就知道自己猜对了,小李婶子果是对李桃儿不好,想来她脚上那些伤也是她后母打的。
  多想无益,那也是李家的事,古小渔虽有心想帮,但脑子里也无法立时得出一个两全的办法。
  就是平日见着时,多帮着桃姐儿一些,古小渔这样想着,听着屋里的弟弟叫他吃饭,便也抛下思绪进去了。
  夏日炎炎,就是夜晚风也是暖的,古老爹煮的白粥正好,放凉了又清爽又润肺,古小渔从腌菜缸子里又捞了一叠酸黄瓜下着,配着白粥吃正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