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李桃儿摆摆手,这算什么,她只觉得古小渔率真又可爱。“老远的过来,快到家里坐。”古小渔推开门就要让李桃儿进门。
  谁知李桃儿摆摆手:“不了,今日过来是特地给你送些东西,不日我便要启程跟着舅舅去北方了,日后想见面怕是难了。”
  “去北方,做什么?”古小渔不解。
  “跟着去做生意。”李桃儿也没多说,只让跟过来的汉子将东西搬去古小渔家里。
  古小渔这才知道,原来一直停在路边的那辆马车是李桃儿的,见那汉子将满满两箩筐东西往家里搬,古小渔想说什么,看着李桃儿话又停在嘴边。
  李桃儿看着古小渔:“这些都是舅舅让我拿过来的,不是什么贵重物件儿,权当那些日子在大渔村你对我的照顾。”
  什么照顾,两人心里都明白,但是上次李桃儿回门宴来的时候,已将那些东西一分不少的补上了,如今却是多的都有了。
  “渔哥儿,你好好照顾自己,要是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叙。”时候不早了,李桃儿临走前拉着古小渔轻声说道。
  如今的李桃儿已不是从前那个瘦巴巴的丫头了,眉眼间已有了大姑娘的模样,说话举动也跟从前不同,是能照顾好自己的。
  古小渔点头,目送李桃儿上车,马车行出老远,古小渔还向李桃儿挥手。
  两人从前情谊虽没有多深厚,但是古小渔此刻也有些不舍,在心里默默祝愿李桃儿一路顺风。
  雨还下着,赵锦怕古小渔站久了着凉,带着人回屋了。
  李桃儿的事古小渔不会跟任何人说,那是两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李桃儿送来的箩筐之中,瓜果蔬菜都有,但都是极贵的葡萄,枇杷之类的,个大饱满,一看就是稀罕物,除却这些还有两身衣裳,甚至连小孩儿的衣裳都有。
  看大小,约莫是一两月的孩子穿的,看来李桃儿这回,当真要去很久。
  古小渔将东西珍惜的放好,这些东西都是李桃儿的心意,古小渔定会好好保管。
  雨水顺着树叶滴落在地上,古小渔隔着窗往外看,重叠的小山,蜿蜒的小溪,大渔村很美但看久了也寻常。
  远行的勇气不是人人都有的,古小渔想起李桃儿走时眼中的坚毅,他想这一回当初那个小姑娘是真长大了,靠着自己,也能在尘世中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小渔,把姜汤喝了。”灶房里传来赵锦的声音。
  古小渔思绪回转,答应:“知道了。”
  第27章
  一连阴了三日,天终于放晴了,这雨再下下去,,粮仓里的粮食可要发霉了,到时村民们就得发愁了。
  天凉了,买卤煮的人越发少了,古小渔干脆只早上开铺子,午后便回家忙别的,正好天晴了,山上的桑果,栗子什么的都熟了,是该上山去好好转一转。
  带上古小河,裕儿,赵云书和赵月书,古小渔跟着赵锦,江大今一起,七个人背着竹筐篮子,上山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幸而是早上,露水虽是有些重,却并不寒凉。
  万物被雨水洗过,枝头犹带露珠,泥土有些湿润,没走几步,鞋底就敷了厚厚一层黑泥。
  裕儿年纪最小,古小渔牵着他,见他越走越迟缓,便停下来,让他将鞋底的泥刮干净了再走。
  一行人也都停下来,搓着自己脚下的泥土。
  再出发时,便轻松了许多,路边的野菊开得正好,古小河很是喜欢,又停下摘了两朵,一路走走停停,最先看到的是紫红的桑果。
  大渔村没有养蚕的人家,因着桑叶虽结的好,但是没什么人来采,桑可是极好的东西,不仅可以祛风湿,治风寒湿痹,根皮还可泻肺平喘。
  桑树树冠宽阔,树叶茂密,秋叶色变黄,桑果结的饱满,紫红的挂在叶间枝后,想着桑果的甘甜,古小河便欢呼起来。
  约莫两三棵桑树,都是极高大的,结的果子也多,就是两人摘一棵树也是够采好一会儿的。
  这桑果娇嫩,容易破皮,须得将桑叶先摘了放在篮子底部铺厚实了,这走的路上桑果才不容易颠破。
  正好古小河和赵月书挎的是竹篮子,刚好可以用来装桑果。
  低处的桑果赵锦,古小渔和江大今扯着树枝都能摘到,高处的便由古小河和赵云书爬上去摘,留两个最小的在下面接着。
  “裕儿,你尝尝甜不甜,”古小河摘了一把桑果,拉着树枝弯下腰小心的放进宋裕的篮子里。
  宋裕踮起脚伸长了胳膊去接,等古小渔将桑果全放进篮子里了就捡了一颗尝,然后抬头对古小河道:“小舅,桑果甜。”
  “月哥哥,你也吃。”裕儿将篮子往赵月书跟前递了递。
  赵月书扬起一个笑,矜持的只拿了一颗:“谢谢裕儿。”
  吃完后抬头看着行动迟缓的哥哥,摇摇头,果然还是渔哥哥厉害。
  古小渔在旁看着笑了笑,他是边摘边吃的,手里也没几颗,倒是赵锦跟江大今老实,一个摘得比一个多,都是个大饱满的,看着就甜。
  “给。”赵锦见古小渔看过来,将手里的桑果给古小渔,古小渔接过:“怎么个个都那么大呢,特地给我摘的?”
  赵锦点头,后面摘的几乎全进了古小渔的肚子。
  摘了一个时辰,两个篮子都满了,个个都吃的一嘴儿黑,面面相觑都笑得不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