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赵婶子无奈:“你这孩子,叫人看笑话。”
  别的不说,娄娇还在呢。
  娄娇倒也不避讳:“从不知表哥如此护短,今儿个倒是见识了,怪不得表哥么这样一人,平日里的目光啊只放在表哥身上呢。”
  若是得人这么护着,谁心里不妥帖,娄娇这回看着她表哥和表哥么啊,真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古小渔看了赵锦一眼,唇角牵起。
  从前有爹和哥哥护着,如今有公婆和相公护着,古小渔长到这么大,闲言碎语听过不少,但是气是一点儿没受。
  赵老太年纪大了,精神也不多好,跟赵老爹说了会儿话便乏了,不知在屋里跟赵老爹说了些什么,反正出来的时候,眉眼压得不那么低了。
  这外人无论说什么,一家人只要齐心又怎么会被外人几句话离间,这人啊还是要实实在在的相处了,才知道是好是坏。
  第31章
  后来古小渔才得知,赵老太过来是让赵老爹带着一家人去她六十的寿宴。
  农家能活到六十,可不是大寿了么,趁着儿孙都在,赵老太也想好好办个寿宴。
  赵锦的爷奶都已故去了,老一辈的唯剩着赵老太一个。
  赵老太膝下三个小子一个姐儿,唯一的姑娘就是娄娇她娘王佩,剩下的三个儿子,最小的儿子小时候不幸夭折了,赵老太如今是跟着老二家。
  孙儿辈的,老大家有一个儿子一个哥儿,老二家两个姐儿一个幺子,老四也就是娄娇家就她一个独女,平日里最疼的就是她。
  还真是一大家子呢,念着赵老爹是哥哥家的独子,赵老太这才时时念着,知道赵老爹身子不好,赵老太更是心疼了。
  那边人多的厉害,光是听着古小渔便觉得头晕,幸而离赵老太的寿宴还有一月,暂且不需费什么心神。
  冬月中旬,古小渔便将卤煮铺子关了,冬日的生意本就不好做,左右也不争这几日。
  在家里窝着,有时逗逗乌圆,有时在院子里架起柴烤地瓜吃,荤腥吃腻了,便上山挖些野菜。
  铺子关了,人却不闲,古小渔在家里成天捣鼓吃食。
  “相公,”古小渔端着碗黑乎乎的汤去院子里找赵锦,见着人在劈柴,笑眯眯道:“劈了那么久的柴,定是累了,快来喝口汤歇歇。”
  半个时辰前赵锦才吃过古小渔做的新菜,用面粉裹着的炸茄片,满满的一整盘,这才没多久,古小渔又煮了一锅汤来。
  赵锦还不饿,但是见古小渔的脸上都沾了柴灰,便将碗接过来,喝了一大口。
  “怎样?”古小渔蹲下身盯着赵锦。
  应当是用胡麻磨碎熬煮的,黏黏糊糊的,有一股醇香,除了甜了些,还算不错。
  “甜?”古小渔就着赵锦的手喝了一口:“我吃着倒还好。”
  两人便一人一口,将这碗黑乎乎的胡麻粥分吃了,吃完古小渔便搬个小凳来要跟着赵锦劈柴。
  “成天不是吃就是睡,老爹说了,做人家夫郎可是要勤快的。”古小渔撸高了袖子,看起来颇有干劲。
  赵锦拦不住,只能让人先劈两块儿试试。
  古小渔先前在家时不是没劈过柴,但大多时候还是古老爹做的多,一口气劈了十几块,古小渔倒还有力气,赵锦却不让了。
  “谁说哥儿不如男,瞧瞧我,怎样?”古小渔被赵锦赶到一旁还得意道。
  赵锦只能夸道:“小渔最厉害了。”
  古小渔没了事做,也不想回屋待着,就在外面跟着赵锦说话,劈了柴赵锦要去给菜园浇水,古小渔也屁颠屁颠的跟着。
  菜地里的萝卜长的好,古小渔拔了一个,舀了水洗了,咔擦咔擦的吃起来,腮帮子鼓鼓的,跟个小兔子似的。
  赵锦看了一眼,唇角微微勾起。
  “你做什么笑我?”古小渔歪着头含糊道。
  赵锦笑:“能吃是福。”
  古小渔哼了一声,乌圆原本正在屋檐下窝着,听见古小渔的声音,便摇着小尾巴跑过来。
  “猫崽儿能吃萝卜么?”古小渔说着,咬下一小块萝卜,试探性的喂给猫崽儿,乌圆凑上前嗅了嗅,咬了两口又将萝卜吐了。
  古小渔笑了两声,摸了摸猫崽儿的头:“还挺挑。”
  吃完了萝卜,古小渔帮着拔了拔草,顺便拔了颗菜回屋了。
  去灶房里,赵婶子正在做响午,古小渔探头:“娘,今儿吃什么?”
  赵婶子见古小渔拔了颗菜便笑:“就着这个炒个肉片怎样?”
  “当然好了,能多放些醋么,再放些辣子。”古小渔说着还真有些馋了:“才吃了个萝卜,这么说着又饿了。”
  “莫非是还要长个?”赵婶子也注意到了古小渔最近的饭量,玩笑道。
  古小渔摆摆手:“可不要了,若是能多长些肉倒是好的。”
  赵婶子听古小渔这么一说,还真细细端详起古小渔的脸来,许是这几日吃的好睡的香,脸蛋白皙细腻,眼睛也是水亮水亮的,气色不能再好了。
  只是一日三顿的养着,也不见古小渔的脸上多长些肉。
  “今日不是冬至么,咱们晚上包饺子吃,到时候让锦小子去将亲家他们请过来。”赵婶子切着肉片笑着对古小渔道。
  古小渔一听拍了一下脑袋:“前几日我还跟相公说这事呢,怎么真到了日子却忘了。”
  听着清脆一声,赵婶子忙道:“轻些,仔细拍坏了脑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