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反正洗一次澡,要做的事情可多哩。
等将所有事情都弄好了,午睡的时候也过了,两个崽崽倒是睡得香了,古小渔却得换身衣裳去做事了。
不过赵锦进屋之后便替人揉腰捏肩,古小渔舒服的靠着相公的肩膀,觉着倒也还好了。
——
还有一件要紧的事便是给两个崽崽喂奶。
月子里都是赵锦跟赵婶子再喂,古小渔头一次喂的时候,真是喂多了也不是,喂少了也不是,太烫了不行太凉了也不行,还忘记给人顺背,弄得意小子吐奶。
因着这事,古小渔好一段时间都不敢给孩子喂奶了。
这奶是赵锦去镇上牵来了母羊下的,挤了之后放在瓦罐里煮沸,等温热了才喂给两个崽崽。
要说这羊奶也真是不错,两个崽崽被喂的白白胖胖的。
六七个月的时候,两个崽崽能吃糊糊了。
米糊糊,面糊糊,瓜糊糊,总之每日换一样,一点一点的增加。
先时喂的时候瑜哥儿倒还好,吃着挺高兴的,意小子却不行,才吃一嘴便吐出来,不要糊糊还是要奶。
古小渔前两回便依着他,后面干脆将奶倒进糊糊里看他吃不吃,虽吃的没那么欢,到底还是将糊糊吃了。
这么吃过一两回,古小渔便不放奶了,直接喂糊糊,可意小子又不吃了,没办法最后还是得用奶混着。
瑜哥儿跟意小子的口味也大不相同,瑜哥儿爱吃米糊糊,意小子爱吃瓜糊糊,什么瓜都爱吃,但最爱的还是南瓜。
冬日的时鲜蔬菜没有多少,赵锦便托大哥花大价钱从别处去买。
若是家里实在没有也便算了,但是若是家里还有几分,自然要个两个崽崽吃最好的。
冬日下雪,两个崽崽在床上玩的开心。
才五个月的时候瑜哥儿就会翻身了,意小子晚些,但也六个月的时候也会翻了,两个崽崽时常趁着爹爹们不注意一骨碌就翻过来。
幸而还不会爬,否则还不知道有多好动呢。
家里修了个土炕,就是为了给两个孩子爬用的,炕上温热,古小渔在旁边做着虎头鞋,看着两个孩子。
乌圆也在旁边守着,瑜哥儿第一回 翻身时,还是乌圆过来咬着古小渔的裤脚去看的。
赵婶子端着糊糊过来,正好瞧见瑜哥儿翻身,顿时笑了:“真是是个好动的,过两月能爬了还不知道要多闹腾。”
虽是这样说着,赵婶子的语气里却满是欢喜。
这翻身也好,会爬也好,都是孩子身子康健的表现,他们心里怎么不高兴呢。
“锦小子又去他哥那里了?”赵婶子一早起来便没看见赵锦,询问道,古小渔点头:“本来昨日就想去的,被我给拦住了。”
这黑天冻地的,就是要去,也得白日里去,晚上怎么能行。
“为着这两个娃娃,他倒是尽了心了。”赵婶子将瑜哥儿抱起来笑道:“你阿爹又给你拿好吃的去了,欢不欢喜?”
瑜哥儿被赵婶子一哄,顿时眉开眼笑。
他就喜欢别人跟他玩闹,总是一逗就笑,无论谁来见了,都得夸一句以后长大定然是个极贴心的。
两人正喂着糊糊,赵锦就推着板车回来了。
斗笠上全是雪,古小渔过去替人把身上的雪粒拍了,看着人冻红的双颊还有些心疼:“偏要今日去,外面风雪那么大,就不能歇一歇再去么。”
赵锦知道古小渔是担忧他柔声道:“歇一歇,菜就不新鲜了,我这不是平安回来了。”
“灶房里给你煮了姜汤,你先去炕上热热,我去给你端来。”古小渔替人解下蓑衣,说着就要去灶房。
赵锦怕外面风雪大,想着自己去,谁知古小渔横眉看了他一眼:“让你去就去。”
怕真把夫郎惹恼,赵锦只得应着过去了,古小渔这才打开门去灶房端姜汤了。
赵婶子见儿子回来,也有些心疼,不过也没多说什么,这些事情本就应该他这个汉子来做,不然还能让古小渔去么。
因着即便心里心疼,赵婶子嘴上却没有说出来。
赵锦在炕上暖了一会儿,待古小渔端了热姜汤来灌下,身上彻底暖和了,才伸手将意小子抱过来。
如今意小子已是眉清目秀了,眉眼越看越像古小渔,也是一双漂亮的凤眼,水润的小嘴还在吐着泡泡,见爹爹来了,伸出了小手。
赵锦也伸出手指,意小子便一下将他的手指攥住了,软软的温热的,赵锦的心已是化成一片暖流。
“阿,阿,”意小子攥着赵锦的手晃来晃去,奶声奶气喊了两声。
“意小子怕是想学说话了,瞧给他急得,”赵婶子笑:“我看呐,瑜哥儿怕是学走路更快些,意小子应当学说话更快些,等开了春,两个奶娃娃便能满院跑了。”
古小渔也笑:“到时候才要看紧了,对了,马上便要除夕了,今年大哥一家什么时候过来?”
“说是后天。”赵锦去得时候已问过了。
古小渔点点头:“那倒好,这两日正好把家里洒扫一下。”
赵婶子也点头,想着灶房里药应当煎好了,起身给赵老爹端药去了,赵锦跟着起身,让老娘坐下,从这走出去还有一小段路,天寒地冻的,还是他去便好。
古小渔也跟着劝,赵婶子便坐下了。
“年轻时有个算命先生说我好福气,不仅嫁的相公是个和气的,就连儿子夫郎也是个孝顺的,如今膝下还有四个乖孙,还真被他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