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多备些厚的被褥,炭火也都得加足了。”
这些对普通人或许有用,可对于梁怀夕的寒症来说却只是九牛一毛,可她明白,若是自己不去特意安排,他是不会愿意浪费这些军需的。
直到确定帐中一切都准备充足,沈南迦才悄无声息地离开。
一连几日都是这般,她悄声躲在暗处留意着梁怀夕的一切,却始终没在他面前露过面。
军中不比在京中过的舒适,但梁怀夕的饮食起居却是比他在那个萧条的永祎王府中过的还要安逸些。
入夜,沈家三兄妹在主帐中相商。
“算上今日,寒部已经隔岸侵扰过三次了。”沈东绛紧皱着眉头,仔细盯着桌上的城防图。
他们渡不了河,却能在河对岸放火炮投石进行小范围的侵扰,还不断派人在桥头上大放厥词,闹得人心惶惶。
沈西炀道:“以他们的实力,完全有能力当面对阵,如今却又多次隔岸侵扰,宣战又避战,想必真的是应了皎皎的猜测,哈吉乐藏着更深的阴谋。”
如今的局面是双方军队各据长汀河的两岸,且寒部多占据过河的唯一一座长桥。
桥面承重有限,短时间大部队很难通过,所以才有了双方僵持的局面,两岸大军都在等着长汀河结冰之后的时机,要么先一步渡河偷袭,要么在冰面上开战。
“各处都部署了兵力,准备就绪。”张副将道。
这几日,全军营上下都枕戈待旦,提防着沈南迦所猜测的夜半偷袭。
寒部常年生活在这苦寒之地,比他们这些从南而来的人对冬日里的风雪更有适应和战斗的能力,必须做好完全的准备。
沈东绛注意到沈南迦低头沉思,“可是还有别的顾虑?”
沈南迦神情严肃,“我怕他们分兵作战,直接绕到关前。”
她不得不考虑哈吉乐所有会使用的招数,一旦被他们发现兲盛军中的戒备心已起,他必定会放弃夜袭的计划。
按眼前的情况来看,分兵绕道歌簕关是可能性最大的办法。
连着下了几日的大雪,山路都被封的差不多了,他们的马匹行动艰难,但对寒部的雪原狼来说却是便利的。
如今沈家军大半都在长汀河这边,留在关中的兵马不足,极易攻破。
沈东绛闻言,当即下了决断,“我带一队人马去关中部署,这里交由你们。”
沈西炀抱拳,“兄长放心,我定守好长汀河。”
说罢,沈东绛即刻整装,动静甚小地带了人马连夜回了关中。
帐中只剩沈西炀和沈南迦二人,沈西炀见她仍旧一副思虑深沉的样子,说道:“你是故意引开大哥的。”
沈南迦知道瞒不住他,点了点头,“也并非故意,关中确实要守,不是大哥哥去也得是要你去的。”
其实她是想借此机会试一试,按照前世那般,沈东绛不在,是否会发生渡河偷袭的事情。
沈西炀还想问什么,帐外传来声音,“将军,王爷求见。”
沈南迦一怔,赶忙躲去了屏风之后。
“方才见帐中人多,怎么现下只有你一人了?”梁怀夕问道,眼神四处打量似是在寻找什么,随后又在屏风处多停留了片刻。
沈西炀摸了摸鼻尖,“大哥带兵去关中部署了,刚走。”
“原来如此,”梁怀夕扬起了声音,“本王来也只是告知二位将军一声,明日便要启程返京了。”
躲在屏风后偷听的沈南迦听到这话,心头一空,落寞起来。
明日就要走了啊,也好,这地方不是他该停留的。
只是不知,下次见面又会是何时了,也许不会再见了,他躲着避着自己,那便不见了。
她越想越觉得难受,连外面的人是什么时候离开的都不知道。
“出来吧,人都走了还躲着啊。”
沈南迦从阴影中走出来,烛火映在脸上,照映着满脸的失落和孤寂。
沈西炀对两人这番行为很是不解,“究竟是怎么了,躲着不见人,这可不像是你会做出来的事情。”
这几日沈南迦对梁怀夕的照顾他都看在眼里,可就是不明白,一个想见却又躲着,一个明知但又不说。彼此就这么别扭着,叫他平白无故看着心急。
沈南迦低着头颓丧,“没躲着,他不想我去打扰他,那就不见了呗。”
这话倒是把沈西炀逗笑了,要说梁怀夕不想见沈南迦,他再活一百年也不信。
沈南迦以为他是在嘲笑自己,没好气的瞪了一眼。
“方才都听到了?明日人便要走了,你确定不去看看?”
“不去。”沈南迦赌气,头也不回地出了营帐。
她心里烦闷,本想去河边的哨塔查看情况,可腿脚像是有自己的想法,偏偏又走到了梁怀夕的营帐附近。
帐中亮着烛火,映出帐中人的身影,盯着盯着便出了神。
“这是做什么?”她见到一个侍从端着炭盆从帐中出来,连忙拦下。
“王爷说,军需紧缺,这么多的炭火太过浪费,叫小的撤出去。”
沈南迦蹙起眉,“你同他讲是沈小将军安排的,不准拒绝。”
就知道会这样,自己伤病在身还总是要顾及别人,更何况这些炭火都是从她自己帐中省下来的,算不上浪费军需。
“到底是沈小将军安排的还是沈副将安排的。”熟悉的清冷音突然在身后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