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到了城中军营,却不见沈东绛的身影。
“沈将军何在?”
一旁的校尉答道:“沈将军今晨已率兵出了关前往主营。”
沈南迦心下疑虑起来,她也是晨早出发,这上山下山就这么一条路,竟是都没遇到?
然而她还没来得及细想,校尉的下一句话又引起了她的注意。
“沈副将,昨夜一战虽有所准备,但我军也损失惨重,似乎寒部之人是事先知道我军城防一般,专攻薄弱之处。”
“去把城防图拿来。”
沈南迦看了一眼城防图,越发觉得不对劲。
她前世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寒部是怎么打得他们节节败退的,但方才校尉的一句话点醒了她,如若是他们知道城防布局,的确能做到屡战屡胜。
可城防布局图向来只有一定等阶的将领才会知晓,尤其是歌簕关的城防,几乎只有沈东绛一人知道,然而他一失踪,寒部便直接攻城了。
想到这,沈南迦背后生寒,这其中的巧合未免也太多了。
“这两处,加强防守。”她按照前世寒部攻城的记忆指点在城防图上东西两侧,叮嘱校尉去办。
事已至此,沈南迦尽快办好了一切军需的采买,即刻赶回了长汀河,她须得知道还有谁可能和城防图相关。
第67章 石鼓
“二哥哥,大哥哥可回来了?”
沈南迦风风火火赶回了长汀河边的主营,一路上却仍旧不见沈东绛的身影。
沈西炀从桌后探出个头意外道:“你不知道吗?他们追踪到了寒部残兵逃离的方向,大哥带人追去了。”
“去到哪个方向了?”
“石鼓关。”
“什么?”沈南迦大惊失色。
前世沈东绛失踪的地点正是石鼓关。
“去多久了?”
“从我收到传信约莫不到一柱香。”沈西炀察觉到她的异常,起身询问,“怎么了?有什么问题?”
从长汀河到歌簕关快马加鞭也要半个时辰,石鼓关还在西边更远些的地方,若是现在出发约莫着还能赶得上。
“我一时半刻说不清楚,但大哥哥他现下有危险,需得赶快去救他。”
沈西炀没有半分质疑,果断道:“我与你一同去。”
“不行,主将不在,你必须坐守此处,”沈南迦拦住他,“给我一队人马定速去速回。”
沈西炀怔了怔,望着眼前目光坚定英气夺目的人,也不知是不是错觉,已经很难把她再和之前那个追在他屁股后面搞鬼的小姑娘当成是同一个人了。
他还是答应了,“好,万事小心。”
得了军令,沈南迦带着一队精良的人马飞驰奔向了石鼓关的方向。
情形与之前一样,一路上都不曾见到沈东绛所率领的那支队伍的踪影,一直到了一处类似峡谷地形之处,一旁半人高的石碑上,用前朝的文字刻着石鼓关三个字。
石鼓关是几十年前南北往来的重要交通关隘,但经历过前朝藩篱叛乱的战火后,城邦不复存在,只剩一片焦土。
多年来,这里因地处环境常年不见阳光,焦土阴暗中滋生出密密麻麻叫不出名字的植被来,聚集着瘴气和沼泽,且日复一年累积,最终成了无人踏足之地。
入关处的泥土湿润,正有马蹄的痕迹,看来他们还是来迟了一步,沈东绛已经带人进去了。
“云栈,让大家都带好面巾。进去之后小心些,不要让裸露在外的皮肤碰到里面的植物。”
沈南迦说道,用布巾将口鼻遮挡严实。
过了那半人高的石碑,峡谷中的天色便暗沉了下来。
林中一片寂静,连虫鸣都很难听到,几步之后视线便被重重瘴气遮挡得看不清晰。
行数十步,沈南迦募地侧耳一动,听到了大型物件在树丛之间快速移动的声音,沈家军对这里并不熟悉,定然不会是他们。
随即,她抽出了马鞍侧挂着的刀,辨准方向,用力扎了过去。
沉闷的一声,重物落地,树丛间得移动声也就此消失。
士兵前去查看,“沈副将,是寒部人。”
方才听到的声音是从东边靠近的,沈南迦当下决定,“往东边找。”
趁着现在还能勉强辨得清方向。
不知前进了多久,瘴气更甚,就连马儿都已经不能辨别方向。
有人高喊了一声,“这条路有血!”
随即,在沈南迦的号令下,所有人全都掉转马头,朝着沿途的血迹前进。
这一次,不出百步,视野中又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尸体。
走近细看,寒部人和沈家军交相叠在一起,看上去似是经历过一番厮杀。
沈南迦下马寻找,在沼泽边发现了沈东绛。
“大哥大哥哥,你醒醒。”
他还有微弱的气息,但嘴唇乌黑,身上满是血迹,如他这般状况的人还有很多。
“把所有的伤员都带回去。”瘴气越来越重了,沈南迦当即下令,带着所有人离开这里。
“沈小将军,沈副将带着沈将军回来了。”
沈西炀走出营帐,却不想见到的却是如此惨状。
“快叫军医来。”
沈南迦把人扛进营帐,沈东绛已是气若游丝。
“薛军医去关中了,让阿缨来。”沈西炀不知何时已经闯进了这混乱,身旁是背着大药箱的阿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