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等等,”凌无非一愣,“老人家,我是您从山里背回来的?您家里没有其他人了吗……”
  他的“吗”字余音还没落下,便觉耳边刮过一阵风——
  “啪!”
  老妇人的巴掌,结结实实落在他的脸上。
  第11章 江湖常在掌中过(二)
  凌无非对她此举始料未及,懵了一瞬,立刻捂脸退后,惊愕不已:“不……您怎么就……”
  “你爹早就死了!”老妇大声骂道,“连我这娘你都不认了吗!”
  “您等会儿……”凌无非愈觉脑中混乱,却见那老妇一把鼻涕一把泪开始诉苦,话里白话夹着方言,听得他好一阵懵,费了老大劲才捋清思路,隐约猜出前因后果。
  这位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很多年前便已丧夫,还有一个儿子,不知是在山中迷失,还是外出干活与之失散。而她也是在寻找儿子的途中,误将他认错,背了回来。
  尽管此人疯癫,但无论如何也是他的救命恩人,因此虽听她说自己随身那些钱财都被她收了去,以此作为酬金,倒也无可厚非。
  只是他与沈星遥定情的白玉铃铛不知所踪,无论如何也得找回来。要想从这老妇口中套话,仍需费些功夫。
  想到此处,他从那老妇手里接过锅铲,走到灶台前,温声说道:“这里烟尘大,还是我来帮您吧。”
  谁知说他完这话,扭头却见那老妇不知何时已热泪盈眶,“呜呜哇哇”地又要落泪。
  凌无非一时慌了神:“您这是……”
  “我的儿啊……终于知道心疼娘了……”老妇不管不顾,一头扑在他身上大哭出声,两手死死箍着他的胳膊。
  凌无非挣扎无果,适才发觉自己丹田气海似受毒物所制,竟然调动不了半点真气。
  他心下“嗖”地一凉,满脑子只剩下两个字:完了。
  独身一人流落在这荒山野岭,又失了武功,真可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若在此遇上仇家,或有其他敌人追来,只怕连性命都要交代在这。
  他脑中一阵嗡响,直到嗅到锅里散发出的焦糊味,才回过神来,手忙脚乱抓了只盘子盛菜。
  “哎呀,这点事都做不好。”老妇夺过餐盘与锅铲,麻利地盛好菜,见凌无非愣在一旁,又拉下了脸,骂道,“傻站着干什么?还不把菜端过去!”
  凌无非这才回过神来,茫茫然接过老妇手里的餐盘,走去前院。
  那老妇抱了一篓菜往锅里倒,口里还念个不停:“就知道让人操心,一天到晚的不消停……我可真是命苦,好不容易把你拉扯大,都几十岁的老骨头了,还得去山里把你背回来……”
  听到这话,凌无非脚步微微一滞,回头望向那老妇。
  从这话听来,她的儿子应是去了山中,还没回来。且他醒来时待过的那间屋子,也有人住过的痕迹,屋角还堆放着好几身衣裳。
  若真是如此,帮她找回儿子再离开,也算善事一桩。他稍加思索,心里很快便有了主意。
  他没有过多理会老妇的絮叨,帮着她做好饭菜,回到院中桌前坐下。
  老妇使劲往他碗中夹菜,一面夹,一面道:“多吃点,多吃点……你看看你,瘦得都快不成样子了。”
  凌无非听到这话,不自觉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腰身,露出一脸疑惑。
  他自幼习武,身量高大,并不算瘦弱。这样的身段都被老妇说成’瘦得脱相‘,那她儿子得有多胖?
  他清了清嗓子,放下碗筷,强行把到嘴边的“阿婆”二字给咽了回去,问道:“听您方才的话,我……是不是经常往山里跑?”
  老妇“啪”地一声把筷子往桌上一拍,阴着脸道:“没良心的东西,又想往外跑?”
  “没有,没有。”凌无非连连摆手,“我只是觉得……您一个人在家里也不容易,我……我想问问,我上回进山,是在什么时候?”
  “你问这个干什么?你还想去?”
  “我向您保证,我肯定不去。”凌无非为了哄这老妇好好说话,只好作出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竖起三根手指指着天,道,“我只是不记得之前发生的事,想问问您……”
  “你不许走!”老妇忽然露出凶光,扑上前来一把攥住凌无非的手腕,那模样,活像只捕食的恶虎。
  “我……”凌无非一时心悸,后边的话没来得及收回,鬼使神差便问了出来,“您是在哪找到我的?”
  老妇“哇”地一声张开大嘴,朝他脸上咬来。
  此举太过突然,吓得凌无非汗毛倒竖,直接挣脱老妇的手跳了起来,连连退后,双手挡在身前,说话也变得磕磕巴巴:“您别生气……我不走……我哪都不去……您消消气,消消气……”
  他不自觉想起白落英平日埋汰他时,那副不屑的模样,忽然对远在光州城里的家生出思念,记忆里母亲的眉眼,也变得分外和蔼可亲。
  老妇神智混乱,这会儿又开始捶胸顿足,呜呜哇哇地哭了起来。嘴里念念叨叨,将自己养儿的辛苦往事全都细数了一遍,听得凌无非大气也不敢喘。说完这些,又像没事似的抹了把脸,拿起筷子,喊他坐下吃饭。
  可他哪里还吃得下?
  凌无非敷衍着老妇,随意扒了几口夹生的饭菜,等到她端着碗走开,才站起身来,心里不禁泛起疑惑。
  这老妇说话虽颠三倒四,儿子总该是个正常人,一个正常的晚辈,却照看不好神志不清的长辈,甚至下落不明,怎么听都令人觉得古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