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心里这么想着,她也脚下转弯,朝着河边走去。
  第109章 都去上学去!
  河边还有不少人在搬石头。
  也有三两个拿着自制钓鱼竿在钓鱼的。
  陶十三找了个人少的草丛,她把神识放到了河里。
  先是大范围的捞了一网,随后就开始挑挑拣拣。
  大的十几斤的,小的一两斤,两三斤的都有。
  还有甲鱼,螃蟹,河虾这些。
  陶十三先是抓了一条五六斤左右的胖头鱼,想了想,又抓了几条三斤左右的。
  既然在这里生活,那就得遵循这里的人情往来。
  上次张医生的爱人,让自已走后门买了三匹布料。
  先不说这是不是瑕疵布,就这么多,一般人都不乐意卖,毕竟东西只有这么一点,被一个人买了大半,其他人都是会有意见的。
  这也是人情。
  还有王晓红,虽说是报恩,可因为她,自已也得到了工作,现在又要帮忙弄几个小孩入学的事情。
  这也是人情。
  这些都是人脉,就跟之前她在公园摆摊算命一样。
  每一个人身后都是一个关系网。
  只要本事过硬,关系打好,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她虽然用不上,可自家不是还有七个拖油瓶嘛。
  他们能用得上啊!
  院长也得送一条,刘医生,张医生都得送一条,搭档的护土也得送一条。
  这里一条,那里一条,不知不觉,就挑了十几条了。
  最后又捞了几只河虾,这才收手。
  她在捞鱼的时候,就已经分出一部分神识,去附近的竹林里砍竹子去了。
  这会儿刚编好一个大背篓。
  用来装鱼刚刚好。
  于是,她背着一背篓鱼,直接回了家。
  先把自家要吃的,开膛破肚放在了厨房,虾也给去壳剁碎,交给赵大丫之后,她就出门了。
  其他鱼还得赶紧送出去,不然就得死了。
  先去了最近的医院,给医院这些同事一人送了一条。
  考虑到人情世故,院长唐河的那一条,就大一些,估计有五斤左右。
  送完同事,她就跑去了百货大楼,然后又去了一趟王晓红家里。
  收到鱼的人,全都懵逼了。
  特别是医院的众人,这在上班,也不好拿回去。
  最后还是唐河开口,直接分了两批人,一部分把鱼拿回家。
  另一部分留守医院。
  留守医院的人,就让回家的人顺道帮忙把他们的也给带回去一下。
  这天晚上,很多家里都吃着鱼。
  县城靠着一条大河,鱼这些也不是什么稀奇物件。
  可再不稀奇,要吃也得花钱买啊。
  这可是不花钱的,白得的,咋吃咋香
  陶十三送完鱼回家,家里已经飘起了香味。
  打开门,看到她回来了,几个孩子都很高兴。
  “娘,吃饭了。”
  赵大丫正在喂四丫喝奶。
  “你们怎么不先吃?”
  她看了一眼桌子,一大盆红烧鱼,还有一盘炒的野菜。
  “你们今天又去挖野菜了?”
  “去了,找到一个新地方,野菜特别嫩。”
  赵建国说着这话的时候,特别高兴,像是发现了宝贝一样。
  陶十三笑着夸奖了一下,心里头却在想着,这小孩子确实不能光吃肉,还得吃点蔬菜这些。
  可她一天上班,也没空大清早去买蔬菜。
  看来,得种点菜了。
  这东西,她拿手啊。
  以前穷的时候,灵药都是自已种的。
  长得可好了。
  种点小菜,应该也不是什么问题。
  “对了,我说个事情,下周一,正好开学,我大丫二丫去学校读书,建军建国建党三丫四个去托儿所,四丫我就带着去医院。”
  本想把几个都送去学校的,可今天王晓红说,除了大丫二丫到年纪了,其他几个都没到年纪,只能送托儿所。
  好在托儿所也不错,下班了去接回来就行。
  至于四丫一个奶娃娃,托儿所是不收的,主要是太小了。
  出个什么事情,那可就说不清楚了。
  陶十三考虑了一下,就干脆自已带着吧。
  反正也不碍什么事儿。
  “娘,我们就不去托儿所了,我已经长大了,大姐二姐去上学,我可以在家照顾弟弟妹妹的。”
  “不行,家里没人做饭给你们吃,直接去托儿所。”
  不就多花点钱嘛,能花钱解决的,都不叫事儿。
  “行了,就这么办,吃饭吧。”
  不等赵大丫说什么,陶十三直接就拍板决定了。
  吃完饭,陶十三就拿着锄头,把院子里的空地给翻了出来。
  用猪圈的石头,给围了一下,也算是简单的菜园了。
  “娘,你这是干啥?”
  “我种点小菜,回头也不用去挖野菜了,自已家就能种来吃。”
  “娘,我们都去上学了,那家里这几头猪怎么办?”
  “我自有办法,你别管。”
  说是不管,可赵大丫的眉头依然是紧皱着。
  这怎么可能不管嘛,“那四丫呢?她跟你去上班,不会影响什么吗?而且,她还要吃奶。”
  “没事儿,我都打听好了,她可以吃奶粉,到时候我让院长开张条子,我去买奶粉给她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