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爱意似雪> 第52章

第52章

  付子安强调了单独二字,叶眉识趣地告辞了。临走前,她不放心地看了池慕好几眼,最终还是狠下心,推门离开。
  包厢门“啪”的一声关上了,池慕回过神,对上了一直在观察他的付子安,吓得一抖。
  “付导演,您好。”他礼貌地打了招呼,“很高兴见到您。”
  池慕嘴上说着高兴,脸上可看不出半点高兴的样子。他听了裴嘉之的话,要抓住机会和付子安聊一聊。
  但失落的心情是骗不了人的。
  “不想聊电影就不聊了,说说别的怎么样?”付子安倒了杯茶,推到池慕手边。“比如裴嘉之?”
  “付导演和裴嘉之很熟吗?”池慕接过茶,说了句谢谢。
  “这得看怎么定义了。”付子安以退为进,探听池慕的口风。“他和你说过我吗?”
  “提过一两次。”池慕把原话美化了一番。“他说您是一位艺术家,非常擅长拍摄风景,很有对生活的追求。”
  “还是裴嘉之懂我。”付子安心花怒放,“我都和他认识十几年了,我第一次见裴嘉之时,他还是个初中生呢。”
  “比我认识他还早。”池慕脱口而出,“裴嘉之初中时是什么样的?”
  “天资聪颖、性格持重,提到喜欢的事物时眼睛也会发亮。”
  付子安不露痕迹地打开手机,点进搜索框,输入池慕的名字,跳出来的结果印证了他的猜测。
  “裴嘉之喜欢什么?”池慕身体前倾,想要探寻更多。
  “电影啊。”付子安放下手机,完全没了顾忌。“他妈妈不是上世纪的影星嘛,他想效仿他妈妈。我俩当时约定了双剑合璧,我做导演,他做演员。可惜了,他爸死活不让。否则,当今的影坛,又要变天了。”
  “为什么不让?”池慕的直觉占了上风,“裴嘉之父亲做了什么?”
  他想起那间阴森的、透不进半点阳光的禁闭室,不禁打了个寒颤。
  “裴嘉之家里情况蛮复杂的。”付子安唏嘘道:“他就一条路可走,除此之外,无路可走。我那时年轻气盛,想一出是一出,不该怂恿裴嘉之的,害他被鞭子抽了一顿,鞭痕几个月才消。”
  “为什么要这么对待他?”池慕气得眼睛发红,不知是愤怒还是心疼。“难怪他抵触回裴家,我还以为只是普通的感情不好。”
  是他疏忽了,正常的感情生疏怎么可能冷漠到那个地步,称得上老死不相往来了。池慕攥紧了茶杯,思绪回到了逢年过节时,裴嘉之在池家庆祝的情景。
  裴嘉之会双手接过池家父母给的红包,耐心地听着长辈絮絮叨叨。零点的鞭炮声响彻云霄,池慕不厌其烦,不许家里再放炮竹。而每到这个时候,裴嘉之总会伸出手,替池慕捂住耳朵。
  “听,又是新的一年了。”他在池慕耳边说。
  往事浮上心头,是最温柔的折磨。池慕掩饰性地喝了口失去热气的茶,问了问付子安关于裴家的始末。
  “旧事重提没必要,但你问了,我就坦白了。有一点,千万别和裴嘉之说。他好不容易走了出来,摆脱了家庭的阴影,再回想起来,岂不是要了他的命吗?”
  “我发誓我不说。”池慕对天起誓,“我绝对不会伤害裴嘉之的,我就是想离他近一点。”
  这些陈年旧事,裴嘉之不说,池慕是没有机会听到的。他迫切地想要了解,裴嘉之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以及他和父母的情感纠葛。
  也许这能成为破局的关键。
  池慕莫名坚信。
  第34章 他在你身上找到了缺失的……
  “裴嘉之的身份看似得天独厚,实则特别尴尬。他父母生他下来,就是为了日后继承家业的,相当于自家养的工具人。”
  付子安灌下一杯浓茶润了润嗓子,讲述了他在裴家做家庭教师时的所见所闻。
  “裴嘉之是真可怜,别人是一家三口围绕着孩子,其乐融融的。他呢?他是被排出去的那个。他爸妈就没把他当过家里的一份子,两个人甜甜蜜蜜的、感情好得很,唯独抛下孩子不闻不问。他妈好一点,还会问我裴嘉之今天心情好不好、有没有失眠、送去的水果吃了没有。他爸只会关注裴嘉之的学习进度,生病了还得边打吊针边写题。”
  “这是真的吗?”池慕像在听天方夜谭,荒谬到不可思议。
  “我亲眼所见,还能有假?”付子安神色凝重,“我在裴家的那段时间,严重担忧过裴嘉之的心理健康,毕竟他算得上高智商人群,一旦逆反就是一发不可收拾,幸好裴嘉之克制住了。他忍受着不公平的待遇、父母长期的漠视、不被接纳的苦痛,最终还能长成现在的样子,已经是个奇迹了。当然,也留下了不少后遗症。”
  “后遗症?”池慕失手打翻了杯子,茶水溅得到处都是。“可是裴嘉之各方面都很优秀,不论是事业还是人品。虽然能力比旁人高出一大截,却从不会因此流露出一丝傲慢。他谦逊、善良、温和,怎么会有后遗症?”
  池慕用了许多正面的形容词,去概述裴嘉之的优点,为的是证明裴嘉之没有异常。在他内心深处,绝不希望裴嘉之和家庭带来的心理阴影扯上干系,因为那会很痛。
  但这仅仅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
  付子安轻飘飘的一句反问,推翻了池慕的全部论证。
  “人是会伪装的,谁会把阴暗的一面表露出来呢?何况是在重要的人面前。因为没被接纳过,所以不敢展示真实的自我;因为从小得不到情感上的慰藉,所以极度渴求一份完整的爱;因为成长环境太过糟糕,所以养成了时刻审视自己的习惯,害怕一没有用处,就会被丢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