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172节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172节

  一直就是那么一副凶巴巴样子。
  让她去供销社当售货员卖鸡蛋,她倒是能本色发挥。
  但如今他们不是替供销社卖鸡蛋,不是旱涝保收、干多干少一个样啊。
  看来她也是认识到了,这才会偷偷的练习微笑。
  就是这笑起来看着确实有些别扭。
  “于凌还教你什么了?”
  “她说让我先笑得自然了,再教我别的。不过……不过今天下午我讲于朵的不是被她听到了。”
  邱老爹皱眉,“你能干成点啥?说起来是咱们家对不起于凌那姑娘。人家不但赚钱的生意让给你了,还教你怎么才好卖鸡蛋。结果,你就讲人家妹妹的不是。还有于朵,挺好一孩子,她身上你都能找出不是来讲啊?”
  邱老娘理直气壮地道:“于凌收了我们300块钱,这是她应当应分的。而且我就跟个小学徒一样听她教训啊。”
  “听说那300块,于凌还分了100给于朵。因为,一开始这个生意是于朵想出来的。人家姐妹之间都明算账,凭什么不收咱的钱?而且这个生意原本还挺能赚钱的,是让你搞砸了的。”
  邱老娘道;“什么,于朵还分了100?她凭什么啊?哼,她身上怎么没有不是了?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她八岁多就成了孤儿,没她大哥、大嫂,她就平平安安长这么大了?不就没让她读高中么。现在没读高中,甚至初中都没读的女的少了?”
  听说于朵还分走了100,她真是气得不行。
  嘴皮子一翻,就拿走了100。还真是有这个脸啊!
  这100非得去要回来不可!
  她顿了顿又道:“于朵她托赖长兄、长嫂才得以长大,可她是怎么回报的?她翅膀硬了、攀了高枝,一个不高兴就搬出去。还把锅甩在咱们头上。这不撕剐清楚,不得让小梅和于承对我们心存芥蒂啊?”
  邱老爹知道她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跟她讲道理讲不通。
  于是只能跟她讲利害关系。
  “你也知道于朵翅膀硬了、攀了高枝。她以后考上高中、考上大学,她自己就成高枝了。到时候就是咱姑娘、姑爷得去攀着她了。你现在得罪于朵,他们才是真的会心存芥蒂呢。他们兄妹、姑嫂甚至姑侄之间的那点情分,可能都会被你作没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这丫头以后多半前途远大。我劝你不要再干会得罪她的事了。”
  邱老娘有些反应不过来。
  于朵从前年节时也跟着到邱家走动过。
  那肯定是邱老娘让她干啥就干啥啊。
  从无二话,一直微微笑着。乖巧又勤快!
  所以,她是真的一时接受不了,于朵已经要成长为高枝了。
  邱老爹笑道:“你还有哪个亲戚大有希望成为大学生么?”
  “那、那100就那么算了?”
  整整一百块啊!
  邱老爹冷笑,“咱们把钱给了于凌,她爱给谁给谁。她就是拿去做善事救济乞丐了,你也没权利去拿回来。社会在变化,你适应不了,那就只有过得不好。明天我和你一起去卖鸡蛋,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邱老娘这辈子都是手板心向上,跟邱老爹要钱花的。
  她道:“他爹,你怎么能去干这个呢?这都没事儿的娘们干的。”
  “我缺钱啊!咱家欠那么多债,我这个一家之主能不急么?而且,为了让邱勇有个班上,稳定下来别出去伙着人胡闹,我提前内退了。这里不单是一个月损失了两成的前需要弥补,我也没什么事做闲得无聊。要不然,你让邱勇一个月上交15块来弥补我的损失?他都挣钱的人了,本来就该交伙食费了。”
  “那他还肯去上班么?好容易跟外头那些街溜子不往来了。回头他再闹出点啥事,咱们损失不是更大?”
  邱老爹想到去年这个时候,邱勇打群架。
  为了不留案底,他积蓄的300多都花光了。还跟女儿、女婿借了400才把事情摆平。
  想要跟邱勇收伙食费的心思便淡了。
  肯安分守己上班就好。
  唉,以后找儿媳妇一定得找有工作的。于承父母都有工作,这才能攒下那么一大笔钱。
  就光靠于承和小梅两个,他们也根本没什么结余。
  “好了,你别笑了。我瘆得慌!咱就和和气气的做买卖,别凶巴巴的应该也没有大问题。好在到医院的客人都是流水一样,来买鸡蛋的自然没有什么固定的客源。以后做好了,把名声扭转过来,自然有人来买的。”
  第124章
  第二天,邱家二老就一起到了于家取鸡蛋。
  邱老爹看于凌在家,便态度谦和地找她打听卖鸡蛋的技巧。
  于凌对邱家人其实好感欠奉。
  她昨天教邱老娘微笑服务,就是为了不理会的收拾一下这个老虔婆。
  相由心生是真的,这老虔婆怎么都不可能笑得慈眉善目的。
  但邱老爹没有直接和她起过龃龉,而且态度还不错。
  而且收了300块转让费这些说清楚也是应该的。
  之前邱老娘估计是太过自信,觉得卖鸡蛋挺简单的。
  一开始才什么都没有问她。
  于是开口道:“老伯,我就跟您说我都是怎么卖鸡蛋、卖衣服的吧。首先咱们心态得调整好。咱们不是供销社、百货公司的售货员,人家不求着买咱的东西,还有别的选择。而且卖得的前是归咱自己个儿。这个您能想通吧?”
  邱老爹点头,“能!”
  他听着于凌给说的,也都是实在话。
  于凌心道:那就好。不然什么都要她教,又不是她爹妈。
  “我都是拿客人当衣食父母看待的。”
  邱老爹很有些震惊,“衣食父母?”
  上升到这样的高度去了?
  于凌点头,“对啊,如果没有这两个生意,我哪来的收入啊?国家又安排不了那么多回城知青,我们家又没有任何人脉。这不是衣食父母是什么?”
  至少当时她身边是没有任何人脉,能帮她落实工作的!
  高老师的男人比她晚回城半年呢。
  至于如今,她已经尝到做生意的甜头了。
  短期内要想多挣钱来买房子、接回儿子,还是只能靠做生意。
  不然哪怕靠着妹子蹭上人家的关系,被安排一个工作。
  那一个月也就赚几十块。
  而且分房子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
  这种安稳日子以前的她是梦寐以求的,但如今却觉得有些鸡肋了。
  倒爷怎么了,二道贩子又怎么了?
  就算面上不好看,她得了里子、得了实惠啊!
  于凌现在活得挺自信的,她已经身价过千了。顺利的话,今年能过万。
  她已经决定过年那段时间要去插队的地方找儿子的消息了。
  不过,她不打算和徐然一起去。
  她又没打算和他有什么进一步的发展。至少现在没有!
  这种人情就别去欠了。
  她和徐然,还是单纯的利益关系吧。
  不过徐然说他不能拿六成。因为在挑货和出货这两个环节,于凌的作用都比他大。
  还说他这次卖货是真的认识到差距了
  最后就还是说成五五分成。
  于凌准备把于承叫去。过年他也要放几天假的。
  反正单独一个人,她是不敢坐火车跑那么远的。
  如今不是必须有介绍信才能跨省流动了。
  但她一个女的还是不敢独行千里的。
  那一路明抢暗偷、坑蒙拐骗真挺吓人的。
  这是于承欠她的!
  如果不是当年二选一于承接班、她下乡,后来邱新梅怀了于鹏又把她的工作抢了。
  也就没有她被迫丢下诚诚回城这
  件事了。
  她可以早早儿的、最晚在七年前父亲过世之前就能以接班的名义回城。
  那样她甚至都不会和钟言结婚。
  在工作被抢之前,她是没打算在插队的地方结婚、生孩子的。
  等再成功的在京广之间跑个两三趟,身家弄到5000以上。
  她就找于承说这件事。
  这一趟取经显然给了邱老爹很大的震撼。
  但他仔细想了想,于凌说得没错。
  这个生意如果能长长久久的做下去,比靠邱勇这个儿子养老还强。
  过去几十年国家给了他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如今退休了还有一份退休工资。
  他一直很感谢国家。
  如今,那些买鸡蛋的客人让他能丰衣足食,他是得对人家好点啊。
  邱老爹和邱老娘拿上40个鸡蛋出去了。
  邱老爹道:“老婆子,刚于凌说的话你听到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