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白昼灯草> 第91章

第91章

  她只能大概说出心跳的频率, 心跳的幅度, 她总觉得她站在透彻的昏暗中,而与蒋瞻在一起的那些暗沉浓烈的情感, 竟成为心上无法抹去的瘢痕。
  后来李沅锦去瑞典才知道,她大概率是回避型人格, 心理医生说她患有严重的述情障碍, 无法像普通人一样明确地感知爱意,无法描述,甚至可以轻易结束一段已经紧密建立的关系。
  宋医生建议她做瑜伽、画画、写日记,她积极地去完成,但收效甚微, 比如流泪时, 她依旧无法分辨到底是心情悲伤,还是自己泪腺太过发达。
  就好像这日,蒋瞻站在玻璃花窗下, 抵住微光, 遮住眼底轻轻泛起的涟漪, 低声问她:
  “我们要不要从新开始?”
  头顶上高大香樟树里的两片叶子轻巧地碰在一起,清脆的声音遮住李沅锦嗓音中的半分犹疑:“还是算了。”
  因为她找不到一个重新开始的理由。
  蒋瞻当然面露不满:“亲也亲过了,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李沅锦如实回答:“我没什么感受。”
  “而且是你自己要亲的——不作数。”
  言外之意当然是他太过失礼,竟然还妄想要她肯定的回应。
  蒋瞻的眸光粘稠潮湿,天青色的衬衫衬得他侧脸格外俊朗清亮, 他猝不及防落在李沅锦无名指上一吻:“那现在这个,也不作数了?”
  李沅锦感受到胸膛中心跳的频率有些不寻常,她分不清是激动还是窦性心律不齐。
  蒋瞻眼神不由自主变得沉了些,顺手便要去摘她无名指上那枚戒指:“看着可真碍眼。”
  他的动作没能继续——被李沅锦皱眉扯住,毫不留情地拂开,她语气很硬:“我自己的东西,要蒋总看得顺眼做什么?”
  不远处,几个建筑施工工人忙得热火朝天,竟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们俩站在紫藤花架下,只有柏树下的浮沉见证他们暂且未名的温存。
  毕竟,室外机房扩建工期很短,地基、钢筋、水泥搭建,设备进场,安装调试,加上验收,jw只安排了二十天,没有人存多余的精力和心思。
  李沅锦问:“为什么会这么复杂?跟仁星共享服务器不可以么?”
  蒋瞻淡声解释:“技术问题,仁星医院体量大,项目排队,有一定概率会影响程序运行,但5g平台的项目包又大又复杂,实现不了。”
  李沅锦:“其实现在我们这边的很多患者,很多在等手术的排期过程中就失去求生意志了,你们系统里的云诊疗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蒋瞻笑道:“你也太小看jw了,你能想到的问题,我们不会想不到。”
  “如果你周围有人生病,你会选什么样的医生给他们做手术?”
  李沅锦思索半晌,答:“四十岁上下,态度好,观念比较新,能自己动手做手术,常年干临床。”
  “做手术,还是需要熟练和手感,我觉得一味迷信大咖倒是没太有必要。”
  蒋瞻颔首,继续说:“未来我们可能会把你说的这个,做成单独一条研发线。”
  “你说得对,顶级专家行程紧业务多,可能会作为我们远程问诊的环节,但我更想做的,就是你说的这种模式,精细的、熟练的临床机器人。”
  李沅锦笑道:“这种已经有了,不过只是短距离传感,而且需要医生下指令,总的来说也没节省人力。”
  蒋瞻轻轻道:“未来会好的。”
  “慢慢来吧。”
  他这句“慢慢来吧”说出来时,眼眸似有星,比任何一句沙哑尖利的怒吼都更能点燃李沅锦的情绪。
  他们在某些方面的理想,高度一致。
  李沅锦走过很多弯路,有的路遍布荆棘,有的路寸草不生,她触摸过光,却常常被囿于方寸之地,后来她意识到她只是一朵难以灌溉的花,无法在贫瘠的土地盛开。
  李沅锦以前不明白重逢的意义,忽然在这一刻,她在想,如果没有跟他再见和共事,或许会有些遗憾。
  可秦静总说,遗憾本来是生活的常态,这话是吃饭的时候说的。
  秦静习惯在饭桌上跟李沅锦讲故事,引经据典,然后让她复述一遍,说出中心思想,总结陈词,锻炼她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她语文成绩还是很差,永远也猜不准文章主旨,作者的写作目的。
  就像此刻,两家人坐在火锅店,李沅锦也猜不透满桌子人的心思。
  陈书行坐在李沅锦右侧,对面大人们在说说笑笑,满心欢喜商量着放假去哪里度假。
  陈书行的母亲夹半只煮熟的梭子蟹,放在他面前的盘中,又开始老生常谈:“小锦这孩子我是真喜欢。”
  她随手掏出一个分量不轻的金镯子,不由分说套在李沅锦手腕上,笑得爽朗:“昨天我跟书行去逛街,一眼就相中这只——我知道你们这个年纪的小姑娘不喜欢金子,嫌俗气,不过阿姨这只秀气,衬你皮肤。”
  李沅锦试图脱下,可镯子实在有些紧,她一边往外拔一边推拒:“阿姨,这太贵重了,不合适。”
  陈母开口:“你不要有心理负担,就算你真的不给书行做媳妇儿,我从小也是把你当成半个女儿看的。”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