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不得不说有文化的人说起笑话来都是绘声绘色的,褚乔不是个笑点低的人,都被逗得直不起腰。
烧烤架上一条烤得滋滋冒油的大羊腿被烤肉师傅一手轻转着,另一只手拿着小刀薄薄的削着肉片放到身旁的盘子里。
整个小园子里,到处都弥漫着烤肉味儿,香得人忍不住闭眼沉醉其中。
烤肉师傅的手艺的确是好,但陈凝自己准备好的肉和菜也没有被浪费,易循今天的兴致好像特别高,他毛遂自荐的用了小烤架,说是要给宁渊他们露一手。
较熟的几人在旁边起哄,说他煮泡面都弄不好,根本不敢吃他烤出来的东西,爱玩爱笑的陈凝这会却显得很文静,她嘴角微微勾着一个小小的弧度,心里却知道易循是真的会烤东西,而且味道不差。
果然,易循狠狠地打了质疑他的人的脸,看似简单的翻转和调味,他弄出来的东西竟比烧烤师傅的还够味。
褚乔也是大感意外,嘴巴却诚实的吃个不停。今天吃的牛羊肉都是上午新鲜宰杀的,他们这里虽然没有养殖场,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养鸡鸭羊牛,区别只是数量多少的差别。
像以羊群规模最大而出名的老安头家,他家就是以养羊为主,鸡鸭只有五六只,为的是每天都能捡蛋有蛋吃,但养羊就单纯的只是为了卖钱了。
他家的羊吃的不是纯饲料,干苜蓿草拌玉米粒碎才是主食,可能正是因为不正规的养殖方式,使得羊肉的口感略显特别,而且吃起来膻味不重。
空腹而来,饱腹而去。
褚乔吃得一本满足,回到家没多久就困得不行。当下的天色完全分不清白天还是黑夜,上午还是下午。
她一拉窗帘,倒头就睡。
宁渊这回回来,是又谈成了几项合作的。
他的食品加工厂已经步入了正轨,机器每天响个不停,月前接的那几个大单子忙碌了半个月,还没等歇口气,新的单子就又找上了门。
这一个月,全世界各地都在疯狂捕鱼,从前关于海洋过度捕捞方面的很多法律法规都在几天里废除了,新闻播报上每天都能看到关于捕鱼量各种各样的数据展示。
海洋实在是太大了,除了鱼类,还有很多其他的生物,一旦阳光缺失,水里的藻类无法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反而还要和鱼类竞争,吸收掉本就稀缺的氧气,使得它们窒息,到时候海水里将满是鱼类的尸体,水也会被彻底污染。
为了救鱼,更是为了自救,几乎所有临海的国家都出动了大批量的捕鱼船在自己国家的海域疯狂捕捞,唯一明明拥有巨大海域的m国,因为国家已然名存实亡,仅存不到三成的幸存者也大多逃往其他国家,海域里的全部资源,只能便宜了它的邻国。
宁渊的食品加工厂现如今依旧是以各种各样的鱼罐头为主,但再过一段时间,鱼捞完了,工厂就要改变类型,改以加工速食和极简加工食品为主。
速食很好理解,像泡面、自热米饭、自热小火锅一类都属于速食。
而极简加工食品,说的便是简单处理过的食品,类似于水果保鲜拼盘,蔬菜大丰收等。
这一类食品几乎完全没有加工处理过程,只是简单的经过挑选、清洗后就包装卖出,为的就是一个新鲜。
宁渊手底下的产业数量不少,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与电器相关,纵使曾经最为盈利的橱喜冰箱股份他已经没有了,但其余的几种厨房电器销量依旧还是牢牢地占据着a市电器市场的头把交椅。
虽然食品方面未来几年都会是热潮商品,但宁渊也没想放弃自己打拼出来的电器市场。
毕竟宁鑫集团的前身苏氏集团,就是在建国初期最困难的那几年一点点摸爬滚打,靠着生产销售小电器一步一步走向了全国,成为电器行业的龙头。
几十年过去了,苏氏集团已经渐渐地被人遗忘,宁鑫集团下方产业涉及极广,但若论影响力,依旧还是底蕴深厚的电器生产在行业中更胜一筹。
一直忙碌到中午,宁渊简单的吃了午饭。食品加工厂因为才建立不久,厂内员工有限,又有部分当地人,所以并没有设置食堂。
厂内员工三班倒,到了下班时间便利索的换班,或是回宿舍休息,或是直接回家。
他们吃饭都是去温泉庄园附近的两个小饭馆解决,因为距离不远,价格又较为实惠,温泉庄园里的部分员工也喜欢去下个馆子。
王特助给宁渊带来的午饭,也是从欣欣快餐这个小饭馆里买来的。
因为褚乔常常会去这家喝茶,宁渊也听她说起过几次,还算有点印象,现在一尝,只能说味道一般,就很有一种家常菜的朴实感。
但他也清楚,员工们实在是没有其他选择,工厂没有食堂,宿舍里又不方便开火,能找到个可以吃上热乎饭菜的地方已经不容易了,自然没有啥可挑拣的。
快速吃完饭,宁渊继续忙碌,他现在市区郊外两边跑,也幸好不是所有的方案都需要他亲自跟随监督,否则他肯定分身乏术,活活累死了。
<a href="https:///zuozhe/p70.html" title="小蜜蜂嗡嗡响"target="_blank">小蜜蜂嗡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