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陈晞的眼泪几乎在瞬间飚了出来,在他的记忆中,他几乎从来没有这么脆弱无力的时候。
在他有可能失去德政继承权的时候,在他受到叔叔背刺的时候,甚至是在董事会见到顾聪的时候都没有。
豆大的雨水夹杂着泪水让他的眼前模糊了一片,他完全看不清顾聪的脸。
这让他慌极了,但混杂在在风声,雨声和江水声中,他缺失的视觉却让他的听力异常的敏锐。
“晞哥,我爱你。”
“顾聪!!!”
车子沿着江堤翻滚了数十次,然后就掉入了漫漫的江水,几个沉浮之后,车子就消失不见了。
第21章希聪奖学金
十年后。
空气燥热,烈阳高照,晒的人头昏眼花,白青站在机场巨大的指示牌下,但这里也无法抵挡热浪的袭击,也就是挡挡阳光罢了。
白青戴着一副黑色的细边眼镜,上身穿着白色的宽松t恤,下身穿着亚麻色的长裤,身边放着两个行李箱。
这时,一个背着黑色背包的高个子男人走近白青,他拿着两瓶冰水,递给白青一瓶。
水瓶上带着细小的水珠,这在炎热的夏天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高个子男人打开了水连喝了好几口。
“i almost forgot how hot it was here.” (我差点忘了这里有多热了。)
高个子是个高鼻深目的外国人,他穿着与天气格格不入的白衬衫、黑西裤,不过,还好西装已经脱下来放进包里了。
“i told you not to dress like that, william.” (我跟你说了不要穿成这样,william。)
喝了冰水的白青恢复了力气,好心地提醒他。
“you know, ‘人靠衣装马靠鞍’。”
william是个会说汉语的英国人,十年前他还来中国留过学,在g大攻读政治经济学。不过,他毕业后就回了英国,之后一直在金融街做分析师。
这次他来中国出差,期间的活动之一要去参加g大的金融研讨会,而白青则是他的翻译。
白青十年前去的英国,他刚到英国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多亏了william的帮助,给他介绍了打工的去处。
最开始,他基本上什么活都干,这几年才有了人脉才干起了翻译,毕竟性价比还是高一点。
这次william要来中国,他本来是会说汉语的,但好多年没用了,有些时候还是会词不达意,所以特地请了白青来。
白青一口拒绝了邀请,但后来得知william向公司申请的翻译费的确优厚,所以白青犹豫之后还是答应了。
白青预约的出租车终于抵达,两个人还算是顺利地到达了酒店。酒店位于市中心,离金融中心不远,这里写字楼林立,大夏天穿着成套西装出行的人还不少。
白青办理好了入住,两个人一起上了电梯,他们的房间相邻,白青找到了自己的房间号,和william约好了晚饭见才进了房。
房间比一般的标准间要大,整体风格低调奢华,墙上挂着不知名的抽象派画作,窗外面对的是在寸土寸金的繁华市中心特意开发的城市绿地,周围环绕的写字楼上竖着大名鼎鼎的企业名称。
白青放好行李箱,这个行李箱已经跟随他跑了数不清几个国家了,虽然到处都是划痕,看上去旧旧的,但还是很结实,所以他一直没打算换。
出了一身的汗了,白青先去洗了个澡。他打开淋浴器,很快,温水顺着头发流到了他光裸的背上,水在他腰上一处明显的疤痕处停留了一瞬,但很快冲破了障碍,继续流了下去。
晚上,两个人去了酒店餐厅吃饭,虽然是周三晚上,但人还是很多,好在他们来得早,坐在一个不错的靠窗的位置。
他们两人已经好久没吃过正宗的中餐了,说起来都有点怀念。菜单也眼花缭乱的,他们看了半天才选好。
吃完后,两个人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还是中餐好吃。
晚饭后,william提议上酒店顶层的酒吧喝酒,但白青觉得有点累了,william也觉得有点索然无味,就和白青一起回了房间。
第二天,白青起了个大早,拉开窗帘,外面阳光明媚,看来依然是个酷热异常的一天。
和william吃完早饭,白青看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于是两个人打了车去了g大。
金融研讨会设在了g大的综合楼,白青和william走到楼前,发现门口陆续有许多学生老师进出。他原以为这些都是参加研讨会的人,结果抬头一看的指示牌,原来今天还有一个奖学金设立的仪式。
“希聪奖学金”成立仪式,白青只是扫了一眼就和william走进了大楼。
“希聪奖学金”成立仪式今天早上9点钟将在综合楼面积最大的综合会议厅举行,这个奖学金是本市超大型企业德政集团出资五千万人民币成立,为的是支持贫困但学业优异的青年学子的成长,鼓励他们奋发图强,为本市,乃至国家的繁荣昌盛发光发热。
白青和william前脚刚走,一辆黑色的奔驰s级就缓缓停在了综合大楼前,车门被推开,一个身穿深色的商务套装,打着暗红色领带的男人下了车。
他年龄不过三十上下,留着干净利落的短发,看上去英气逼人,正是德政集团的董事长陈晞,也是“希聪奖学金”的创立人。很难想象,他年纪轻轻,但却已经是大企业的掌舵人了。
今天他是专门来g大参加奖学金的成立仪式。等候多时的副校长立刻上前热情地和他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