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冲喜之后> 第94章

第94章

  “是啊,哪有家里长辈健在,就随便分家的,别说是咱们村,就这十里八乡的,这种事也少见。”
  “还不是那王婶子偏心,我在自家院子里天天都能听见那王婶子骂她家三媳妇。”
  “我刚刚听说他家老三分了十亩的荒地,还要搬出去住。”
  “还有这事?”
  “可不是嘛,那老大、老四分了家里的水田,一个人五亩,到了老三这里不就只剩下前才刚买的十亩荒地了吗?”
  “荒地想种粮食,还得开荒,土地肥力又不够,虽说是头三年能免地税,但是哪里比得上良田啊。”
  “那王有福两口子也太狠了吧。”
  “谁说不是呢。”
  “……”
  姜余听了一耳朵,推着手里的排车推到专门秤甜菜的地方。
  偏心这种事,姜余从小就能体会到,就像是大伯母比较喜欢大姐,平时做什么事使唤禾姐儿多一点。
  有人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人通常更加在乎手心里的肉。
  【作者有话说】
  注:本文的水车指的是水筒车。《水轮赋》有句:“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回随匠氏之程。鄙桔槔之烦力,使自趋之转毂。钩深之远,沿洄而可使在山;积少之多,灌输而各由其道。”
  另外——
  水筒车的价格作者的自己瞎推的。根据<a href=https:///tags_nan/mingchao.html target=_blank >明朝物价,一辆马车的价格约是在三四十两银子左右,而一匹普通的马也得十多两银子,加上马车是有钱人家才能坐的起的,所以肯定有一部分的溢价。因此作者瞎推水筒车的除去木料本身的价格,就在二十两左右啦。
  求海星,求评论~
  ◇ 第45章县城来人
  姜余此时正在和族里称甜菜的婶子说话,突然外面传来一股热闹声。
  “哎呀,顾里正和顾屠子在不在这里啊?”一个妇人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姜余转头看过去,发现竟然是自己邻居家的菊花婶子正从外面走进顾家祠堂的院里。
  姜余道:“大伯和我娘去了荒地那边,我爹去县城卖肉了。”
  菊花婶子一见到姜余,脸上露出浓浓的喜色。
  “小余啊,你快回去吧,文承考上秀才啦!”
  嗡!
  姜余只感觉脑子“嗡”的一声响。
  文承哥考上秀才了,文承哥真的考上秀才了!
  姜余呆愣愣的还没反应过来,整个祠堂的人都先激动起来。
  “什么!顾童生真的考上秀才了?”
  “那还有假吗?以后再见面就得叫顾秀才。”
  “这可是咱们老顾家出的第一个秀才,这可是大喜事啊。”
  “姜余,快点回去吧。”
  “对对,咱们也去。”
  “……”
  姜余被叫到名字以后,浑身一震,好似猛然惊醒似的,他撒腿就往外跑。
  与此同时姜余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文承哥考上秀才了!
  文承哥以后再也不需要继续考院试,下一场乡试距离开考还有三年,文承哥后面可以安心读书了。
  姜余很快就跑回了家,远远就看见家门口围了一群人,还有两个穿官差衣服的衙役,大伯和大伯母此时也在。
  “恭喜顾秀才得取今年的院案首,县令老爷对顾秀才考卷上写的最后一篇文章颇为欣赏,破例赐顾秀才为禀生,每月发米粮六斗。”
  顾母激动握住身边金大嫂的手,眼泪都要出来了。
  她亲眼看着儿子有多么用功读书,村里这段时间的风言风语,她不是没听到,只是压着内心的火气没理会而已。
  现在儿子考上了,儿子终于考上秀才了,不仅得了县令大老爷的夸奖,日后县衙还每月发放米粮。
  周围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惊呆了,顾秀才竟然被县令老爷亲自夸奖了,以后县衙还会发米粮。
  这太震惊他们这些农户人家了,真不愧是读书人,不愧是秀才老爷啊。
  顾母眼眶发红,身边的金大嫂一脸幸有荣焉。
  姜余知道“院案首”是什么,那是秀才考试的第一名的意思。
  顾文承看向姜余,脸上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
  姜余也回了他一个灿烂的微笑。
  那衙役本来就是过来传话的,说完以后没待多久便直接离去。
  这次来长坪村的还有顾文承之前在县城雇来打探消息的店小二。
  顾文承拿出五十文准备给那店小二结账。
  店小二不收,道:“顾秀才考了本县的院案首,即便是我不来通知秀才老爷,县衙也会派人来通知。我怎么好收秀才老爷的钱。”
  顾文承把钱塞到他手里,“这是喜钱,也让你沾沾喜气。”
  店小二没在过多推辞,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对了,我听说这次院试考试的前五名都可以免费入官学,顾秀才可得把握住机会。”
  顾文承点头:“多谢。”
  送走店小二,姜余眼睛亮晶晶的看向顾文承,“文承哥竟然考了案首,是第一名!”
  顾文承轻笑,“其实我也没想到。”
  他是真的没想到自己能考第一名,但是他在接到考题便发现,今年竟然有两道考题都是算经。
  算经对他来说并不难,因此他在整体答题都很流畅,但是他没想到最后县令竟然会赞赏他的文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