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男人拿起筷子,弯腰迫不及待的吃上一口。
突然,男人惊讶的睁大眼睛,也不确定的再次吃上一大口。
男人惊讶的看着面前的一碗面条,他明明吃的面条啊,怎么这面条也带肉味呢。
而且这个味,要比他在一般酒楼里吃过的炖肉都要香。
【📢作者有话说】
写着写着,突然发现做饭的地方写的有点多,小可爱们喜欢看做饭吗?要是不喜欢,作者以后就少一些这方面的描写
◇ 第50章芸娘
在周围人的注视下男人也不嫌烫,直接几大筷子下去,没一会儿见吃完了一大碗饸烙面。
吃完面条以后,男人直起腰身,擦了一下额头上浸出的微汗,他端起陶碗轻轻吹了一下,又喝下一口面汤。
爽快!
又香又爽快,很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面条里。
男人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帕子,擦了擦嘴,然后转头看向姜余,笑着道:“小老板,您这面条里是加了高汤吧。”
姜余笑着点了点头,“客人的舌头可真灵,竟然一下就尝出来了。”
男人被奉承的心情大好,话也多了起来。
“我吃这面的第一口就尝出了肉味,起初我还觉得很奇怪,后面才明白,原来是这面汤里添了高汤的缘故,不过……”
男人微微摇了摇头,“这看似是一碗简单的面条,可里面的学问是一点不少啊。一口下去不仅有高汤的香味,更是有其他各种味道交织,味浓而复杂多样。恕我眼拙,竟然尝不出其他的味道是怎么做出来的。 ”
顾文承开口道:“这是我们的独家秘方,整个宁隆县都是独一份。不过我见您说话这样子,想必您定是位老饕。”
男人大笑两声,“老饕谈不上,我只是喜欢吃而已。我还有一个问题,这碗饸烙面如此大的成本,卖四文钱一碗,不会亏吗?”
顾文承微微一愣,说实话还真不会亏本,虽然卤汤的汤底是骨头汤,里面也有些肉。
但是因为卤汤的味道重,一大碗的饸烙面总共才添了不到小半勺卤汤。
他们今天带过来的这点卤汤,就能添二百碗饸烙面,所以亏本是不会亏的。
顾文承笑道:“我们是小本生意,又是头一次出摊,加上码头人多,吃饭的人也多,我们家这饸烙面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
男人听到他这一句话,笑着点了点头,“薄利多销,有道理。”
姜余看着顾文承和男人说话,心里却在想,这男人吃不出来他们面条里加的是什么味道很正常。
这一个汤底里面,就加了十多味的药材,恐怕这个世界上也没人能想到药材还能做菜。
小摊这边的香味实在是馋人,没一会儿就开始陆陆续续的有了客人。
顾文承压饸烙面,姜余一边收钱,一边给客人上饸烙面。
两个一直忙活了一个大早上,一直到了巳时(早上九点多)才渐渐没了客人。
“歇会吧。”姜余给顾文承搬了个矮凳。
顾文承用腰间的汗巾子擦了擦汗,坐在姜余对面。
“累不累。”
姜余摇摇头,怀里捧着钱匣子,眼睛亮晶晶的。
“我不累,上午赚了好多钱!”
顾文承道:“挣了多少?”
姜余道:“一个早上买出去了三十四碗,挣了136文。”
顾文承点头,“不错。”
姜余脸颊红扑扑的,他真没想到今天出摊第一天早上,就能赚一百多文。
顾文承道:“可惜我只能陪你三天,大后天我就要去县学,你自己一个人会很辛苦。”
姜余笑着摇摇头,“不会啊,到时候我自己一个人就慢慢来就好了。”
看着姜余眉眼弯弯的模样,顾文承揉了揉他的头。
一直到了中午,周围越来越热闹,码头附近的各种吃食摊子也开始变得热闹。
姜余和顾文承二人重新开始的忙碌起来,可能是他们摊子的香味太过于霸道了些。
来吃饸烙面的人很多,没多久他们二人带过来的面就用完了。
因此姜余只能向还在等候的食客们解释情况,并告知他们明日再来。
等在场的食客们吃完,顾文承和姜余便开始收拾摊子。
摊子收好后二人对视一眼,然后便开始笑起来。
姜余道:“没想到咱们带的面竟然不够用。”
顾文承道:“明天可以多带一些。”
“好。”
二人收拾摊子直接回家,就在他们二人刚离开,一个手里提着食盒大约十六七岁的小伙计来了这里。
小伙计先是站在他们摆摊的位置往四周望了望,又去附近转了一圈,最后重新站在了原地。
“李管事说的是这里吧,怎么没见有卖面条的摊子?”小伙计喃喃自语道。
小伙计走到旁边一个买炊饼的摊位前面,问:“请问,附近卖饸烙面的摊子在什么地方?”
“卖饸烙面的已经收摊走了。”
“啊?”小伙计惊讶道:“走了!怎么不卖了?”
“东西卖完了,当然就收摊走了。我这炊饼要是能卖完,我也早就回家了。你要不要来两个炊饼,我家这炊饼保证你吃完以后还想再吃。”
听到这话小伙计傻眼了。
今天早上他们布坊的李管事在码头吃了碗饸烙面,便心心念念了一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