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因为母亲这些日子身体不好,多睡些觉也不奇怪,但是他在做好早饭以后,突然听到了东侧屋里传来红姐儿的哭声。
周航急忙过去看,便发现母亲当时已经昏在床上了,旁边的红姐儿发现叫不醒母亲,吓的直哭。
他先安抚妹妹,然后赶忙去请大夫来瞧。
大夫过来看了看,说是他娘是因为风寒导致的发热,不过没什么大碍,吃两剂药就能好。
大夫开了药方,他跑去药房抓药,一直折腾了大半天。
周航听见姜余的声音,从灶房走出来。
“小余哥?”
姜余闻到了一股浓浓的药味,脱口而出,“你生病了。”
无奈姜余会这样想,因为现在周航的脸上还顶着伤口。
姜余压低声音,“你爹又来找麻烦了?”
周航摇了摇头,“没有,这是给我娘熬的药。”
“婶子怎么了?看大夫没有?”
周航回答:“今天一早起来有些发热,让大夫瞧了,大夫说没什么大碍,但是得喝两剂药。”
姜余点了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些碎银子。
“你手里的钱够不够?我这里还有些碎银子,你要是不够的话……”
周航连忙拦他,“不用,我这里还有钱。”
姜余不太相信,“你别和我客气,这就当是你提前支工钱了。”
周航面部表情放松了些许,浑身的气质也柔和了不少。
“我这里还有瞒着周大…瞒着我爹偷藏的些钱。小余哥,我现在真不用你的钱。”
“好吧。”姜余拍了拍周航的肩膀,“若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快说。”
“航哥儿,外面是有人来了吗?”
周航突然听到娘的说话声,他回答道:“是小余哥来了。”
“小余来啦。你这孩子,拉着人家在外面说什么话,快请人家进来坐一坐。”
姜余听到周家婶子这么说,便直接走了进去。
一进去,就看见周家婶子坐在堂屋的一张椅子上,旁边还跟着一个六七岁左右的小女孩。
姜余觉得今日周家婶子虽然脸色苍白了些,但是精神头却比昨天要好。
姜余打开了手里包糖的纸,递给女孩一块饴糖。
女孩对着饴糖咽了咽口水却没有伸手接,而是转头看向母亲。
芸娘连忙拦住姜余,“你来都来吧,怎么还带了东西。”
如今饴糖可不便宜,一斤怎么着也得五十多文。就像是周家,也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买一点给孩子们甜甜嘴。
姜余把手里的糖塞到红姐儿手里,笑着道:“我原本拿着东西想来向婶子拜师学艺的,结果没想到婶子今日却病了。”
芸娘笑笑,“只是昨天晚上着了雨,早上有些发热,如今已经没大碍了。你说的学艺是……”
姜余直接道:“昨天从婶子家拿走的那坛酱菜味道实在不错。所以我今天就厚着脸皮上门求学了。”
“那酱菜腌制起来简单的很,哪里用得着这么重视。”
姜余坐在一边笑着道:“礼不可废。”
芸娘微微一愣,看着姜余的脸一瞬间有些恍惚。
她低头摸了摸小女儿的头,“吃吧,但是要记住了这糖是你姜余哥哥给你的。”
红姐儿点点头,这才小心翼翼的舔了一口糖块。
小孩尝到甜味以后,笑着眯起了眼睛。
“谢谢,姜余哥哥。”
“不客气,慢慢吃,吃完还有。”姜余露出一个微笑,这小丫头还是又乖巧又可爱,而且被大人教的也好。
姜余转头看向芸娘,露出一个腼腆的笑。
“我娘去的早,昨日吃婶子做的酱菜简直和当年我娘做的一模一样,因为这个我才厚着脸皮请婶子教我的。”
芸娘听了姜余的话,一下就站了起来。
“你娘,你娘也会腌这种酱菜?”
姜余看着周家婶子露出这种表情微微有些吃惊,刚想说话便看见周家婶子开始捂嘴咳嗽。
但是,姜余的目光完全被她手里那张帕子吸引了。
姜余恍惚了一瞬间,道:“婶子这张帕子,我也看着有些眼熟。”
芸娘听到姜余这句话,手里的帕子掉在地上。
她几步上前握住姜余的手,“你娘,你娘叫什么名字?”
姜余看着她的眼睛,大脑一瞬间明悟。
“我娘曾经和我说过,她说自己不记得原本的名字了,后面入了府,做了小姐身边的丫头,小姐给取了个名字叫翠墨。”
芸娘一瞬间泪如雨下,“你刚刚说,你母亲去的早是……”
姜余眼眶也有些红,他此时已经明白,想必周家婶子就是他娘的故人之一。
姜余拉着芸娘坐下,并和她说了母亲去世的事情,也讲述了母亲在世上一直在费心找故人。
芸娘闭上眼睛,道:“你母亲是我娘的干女儿,我们两姐妹常年在一块伺候小姐,又因为我年岁小些,你母亲更是处处照顾我。当年我们和一众姐妹们在府里的日子,是多么逍遥自在。可惜,如今大家散的散,死的死。”
一边的周航也听的愣神,他从小就听周围的人说母亲是父亲花钱买来的,母亲略微识得几个字,绣活也做的很好,一张帕子就能卖三十文钱。
可是母亲从来都不会对他说以前的经历,这还是他第一次听母亲说以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