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冲喜之后> 第121章

第121章

  其中‘坊’是指居民住宅的地方,‘市’指的是交易和经营的固定场所。
  而‘坊正’正是管理街坊的小吏。负责管理街坊,维护街坊内的秩序,处理百姓纠纷等,‘坊正’的职责和村里的‘里正’类似。
  县城也如同村里一样,家家户户有什么事都是坊正出面协调,若是碰见大案才会上报给县衙,由县衙出面调查。
  若周大友只是简单溺亡,只需要坊正调查清楚,然后报给县衙就行了。
  姜余朝他行了一礼,“原来是马坊正。我和芸姨是前两天刚刚相认的,我母亲早逝,生前常提起家中的姐妹,芸姨正是我母亲的干妹妹。”
  马坊正看姜余的说话和做派,脸上的表情顿时正色了不少。
  姜余道:“如今我就住在周家对门,再往里数的第二户。”
  马坊正在心里默默想那户人家如今住的是谁。
  顾秀才!
  马坊正想到这里,才认真的再次看向姜余。
  同时他也进一步确定了姜余的身份,之前码头饸烙面摊有泼皮找麻烦,结果被赶来的衙役赶走的事情,他自然也听说了。
  眼前这个小哥儿的夫君可是秀才,还是今年的案首,又被县太爷破例赐了禀生。
  作为县城里的坊正,马坊正见多了秀才,也见过不少禀生。说实话,秀才又怎么样呢?有很多秀才混的还不如他这个小吏强呢。
  自从几十年前朝廷下令不再让秀才免粮税,转而划分给有秀才功名的人田地之后,秀才就更不值钱了。
  但是顾秀才和那种只知道死读书的秀才们又不一样。
  他可以不把普通秀才当一回事,但是同县衙中的衙役们相熟的顾秀才,他却不能不当一回事。
  俗话说的好,县官不如现管。
  对于他这种不入流的小吏来说,衙役们的权利很大,而且他也需要经常和衙役们打交道。
  “原来是小姜老板。”马坊正站起来道。
  姜余道:“马坊正,我姨娘她身子一向不好,航哥儿今年才十三,红姐儿更是年幼。他们如今孤儿寡母的,遇见这种事难免会手足无措,至于姨娘相公的死因,听说是溺水而亡?”
  马坊正叹了一口气,“我和其他人粗略看了一眼,周大友的确是溺水死的。但是你们也别太伤心,逝者已逝,生者还需往前看。”
  姜余万万没想到事情会这样,前天晚上他还问文承哥有没有办法越过周大友给芸姨换良籍,结果今天就听到周大友死了。
  芸娘怀里的周红突然发出响亮哭声。
  听到女儿哭,芸娘再次低头开始擦眼泪,只有周航一动不动的站在原地,整个人处于一种梦游的状态。
  姜余看见他们三人的状态,只好自己挑起大梁和马坊正交谈。
  …
  二人交谈了一些事,最后马坊正站起来准备离开,死人的事,他这个做坊正的,也得需要报给县衙。
  临走前,马坊正对姜余道:“虽说死者为大,但是如今天气热,那人又在井里泡了几天,样子不好看。我还是建议你们尽早把人安葬了吧。”
  其实马坊正说的已经很委婉了,那尸体在水里时味道还不显,如今把尸体拉上来以后,那味道简直了。
  姜余刚刚进来的时候,还看见有不少人在门外干呕,那些人都是被尸体味道给熏的。
  姜余点头,“多谢马坊正。”
  马坊正看着姜余身后的孤儿寡母,一时间也觉得有几分心酸。
  “那我就先走了,若是有什么事,只管来找我。”
  马坊正走了,周家小院里照样还有不少人围着。
  等到了门外,有人跟在马坊正身边,小声道:“马坊正,这周大友死的也太稀奇了些,一个活生生的大男人,即便是喝醉了酒,也不能一头栽进井里死了吧。”
  马坊正停下脚步撇了他一眼。
  “要不然,你去再亲自验一遍尸体?”
  那人脸上的表情微微一顿,又想起自己之前远远看了眼周大友尸体时的场景,那尸体的头都被泡大了一圈,如今恶臭难闻,他哪里敢去多看。
  “我这…我哪里懂验尸啊。”
  马坊正又道:“你还可以去衙门帮忙报官啊,请衙差和仵作来验尸。”
  那人听到马坊正的“建议”后,微微缩了缩脖子,他一个普通老百姓,哪里敢随便去官府。
  而且周大友并无亲生兄弟姐妹,芸娘也不是他们宁隆县的本地人,再加上周大友为人不怎么样,平日里又是赌钱又是欠债的,周围的亲戚这些年是能离他们家多远,躲多远,生怕被周大友被沾上借钱。
  因此周大友一死,他们家还就剩下孤儿寡母三个人了。
  尤其是芸娘,她自己的男人死了,连她都不去报官,别人操心个什么劲呢。
  马坊正嫌弃了看了这人一眼,他知道这种人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但是马坊正想了想,还是得杜绝这人后面找周家孤儿寡母麻烦的可能。
  他作为坊正,平时已经够忙了,没时间在去给这种人收拾烂摊子。
  马坊正道:“如今那周家芸娘又多了个外甥,小姜老板是个有本事的,带着周家航哥儿赚钱养家。我还听说小姜老板和官府的孙捕头很是熟悉,之前孙捕头带着一群衙役还在码头吃过饸烙面。如今周大友突然出事,很多事他们一时间想不到也是有的,你要是觉得周大友死的蹊跷,就费心跑一趟孙捕头家,告诉孙捕头这里出了事,不就行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