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顾文承道:“‘驵侩’这名字倒是有趣。”
王有信看着身边的小厮笑道:“你还挺清楚。”
“少爷就别取笑小的了,要是平时小的哪里懂这些。前段时间咱家新添的几个人都是从那里买的,所以小的才知道一些。”
听身边的小厮这么说,王有信这才想起来,因为自家前些日子老爹又多了个孩子,所以家里便从外面买了几个人。
顾文承对那小厮点头致谢,“多谢。”
小厮惶恐至极,他这段时间跟在少爷身边可是听说了这位顾秀才不少事。
顾秀才年纪轻轻便是禀生,不仅学问极好,为人处世更是老道。前些日子顾秀才向知县大人那边献策了一个叫“水车”的东西,听说知县大人很是欢喜,还命人在几处地方建造‘水车’。
前天知县大人设宴,自家少爷就是沾了顾秀才的光才能跟着一块去的,少爷回来的第二天他家老太爷就去县令府上给县令夫人诊脉去了。
借此机会,他家老太爷和县令府搭上了关系,现在他们全家上上下下,谁不知道顾秀才的大名。
“顾秀才客气了,小的哪里受得住您这声谢。”
王有信笑着看向顾文承,“我早就说过了,你如今上下学堂,一个人背着书箱多累啊,身边就应该多个人帮忙。”
顾文承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随意的回答道:“最近小余开了铺子忙不过来,买几个人准备放在铺子里帮忙。”
王有信简直要被顾文承这轻描淡写的话惊呆了。
顾文承特意想向他打听牙行的事,竟然怕累着他家里那个小夫郎。
此时王有信看顾文承眼神,就像是在看什么奇怪东西。
不过,王有信也早就知道顾文承很看重那个小夫郎,宝贝的跟什么似的。
之前顾文承还特意拜托了李泽在县衙办差的兄长牵线认识了孙捕头,后来又专门设宴款待了那些衙役,就是怕他的小夫郎在码头摆摊被人欺负。
“对了,之前那些在码头找你家小夫郎麻烦的几个泼皮都解决了?”王有信笑着问道。
顾文承点头,嘴边勾起一个弧度,“那几个泼皮如今都在牢里。”
王有信突然感觉有些冷,他看着顾文承那张温和清俊的脸,小声问:“你没下死手吧。”
顾文承道:“我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已,抓人进牢房的是衙役的活,审判犯人的是县太爷的事,我能下什么手?”
王有信:……我信你个鬼!要不你下手,那几个常年在码头小打小闹的泼皮混子能那么快进大牢?
顾文承没有过多和王有信闲说话,收拾好东西就回家。
第二日,顾文承便和姜余一块去牙行买了两个人回来。
其中一个中年男人叫郭山,另一个是和姜余年纪差不多的少年名叫引泉。
顾文承和姜余把他们二人安置在铺子里。
姜余现在还是晕乎乎的,他以前看戏文上说,只有那些大老爷家里才能买得起人,可如今他家也买了人。
顾文承捏了捏姜余的鼻尖,“想什么呢,要到家了。”
姜余抿了抿嘴,道:“我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能买的起人。”
顾文承牵着姜余的手,道:“你说说我为什么要选那两个人?”
姜余道:“郭山之前做过帮工,有厨艺在身,能在在面馆帮忙。至于引泉,他看起来比较机灵?”
顾文承笑着道:“猜对了一半。选郭山是因为他能在面馆帮到你。选引泉是因为他原本是大户人家的下人,被卖了也不是因为犯事,而是因为那大户人家顶门户的去世了,后面子孙不孝败了家财,家中养不起那么多下人,这才被卖的。
引泉出身大户人家,想必大概略懂一些大户人家的规矩,把他放在面馆里,若是碰到特殊身份的客人就让他出面。”
姜余微微一怔,原来文承哥选那两个人都是为了自己。
顾文承接着道道:“不用紧张,咱家那样的小面馆,基本不会遇见大身份的客人,而且这些日子芸姨也在铺子里帮忙。芸姨之前也在高门大户里生活过,你要是觉得自己管不好那两个人,就去问芸姨。”
姜余突然觉得很开心。
“文承哥,我好开心啊。”
顾文承有些不解:“怎么了?”
姜余微微抬头看向顾文承,道:“自从我碰见了文承哥以后,我感觉自己每天都很开心,我学会了做生意,去过府城,遇见了芸姨、周航他们,如今还开了铺子。用文承哥的话来说就是,自从遇见文承哥以后,我越来越幸运了。”
砰!
顾文承感觉自己的心脏一瞬间被丘比特之箭刺穿。
姜余主动牵住顾文承的手,一双漂亮的眼睛里映着顾文承的身影。
“文承哥,我们一辈子在一起好不好。”
顾文承失笑一声,“傻瓜,我们不已经在一起了吗。”
“对哦。”姜余笑起来,笑的很好看。
…
铺子里新添的两个人都很规矩,郭山干活老实不喜言语,姜余让他去厨房帮忙。引泉手脚伶俐,胆大心细,姜余就让他去跑堂。
两个人每个月固定的半吊月钱,这种月钱放在一般的人家也是可以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直到一天傍晚姜余和顾文承二人吃晚饭的时候,姜余突然想起来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