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听到姜余的回答,姜瑞莲心里暗叹一口气。
好什么呀,你一个男人被别人家聘过去,已经是矮一头了,村里那群长舌妇最喜欢背地里嚼舌根,长坪村里关于姜余的风言风语肯定少不了。
这么想着姜瑞莲看向姜余的目光更加温柔的些。
她心里想,正因为如此姜余才不敢在长坪村久待,所以他即便要去县城码头努力摆摊赚钱,也要硬跟着顾秀才住到县城,不就是为了摆脱长坪村的那群人吗,这样的日子哪里能好过的了呢。
“我挺好的。”
姜余想要抽回自己的手,面对这样的姜瑞莲,他是真的非常不适应。
而且姜瑞莲现在看自己的目光怪怪的,这这样的目光注视,姜余总感觉有些背后有些发毛。
“诶呀,这不是小余吗,听说你在县城开了间铺子。”
一个声音突兀的响起,姜余转头就看见姜大伯干哥哥的媳妇王婶子朝自己走过来。
姜余趁机把手从大姐手里抽出来:“王婶。”
王婶子笑着对姜余道:“县城就是和村里不一样,我刚刚一进来都差点没认出来你,听说你开了家铺子。这也对,开铺子怎么也比摆摊强,摆摊太累人,整天在外面风吹日晒的,生意也不如开铺子红火。”
姜余自从被顾文承频繁夸奖以后,面对这种情况能很自然的答话。
“我做的都是小本生意,薄利多销,如今铺子刚开业,以后生意怎么样,还得再看看。”
“肯定没问题。”王婶子道,“你这孩子从小性子就踏实,又是个识字的。耐心些,做生意得一步步慢慢来的。”
姜余点头,“我明白。”
王婶子的真的很喜欢姜余,要她说那王桂花和姜大牛两口子就是个眼瘸的。
俗话说的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姜余的父母都是能干的人,生出的儿子怎么也不可能是个蠢笨的。
姜瑞莲脑子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她声音本来就尖细,猛然提高音量便会让人觉得很是刺耳。
“什么铺子?”
今天是姜瑞莲大喜的日子,新娘子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大家都觉得不太对劲,周围的气氛有几分凝滞。
“什么铺子?”姜瑞莲缓了缓脸上的表情,于是放低声音又问了一遍。
姜余解释道:“我在县城开了家饸烙面馆,大姐以后什么时候有时间,可以去尝一尝味道怎么样。”
姜瑞莲一瞬间有些反应不过来,此时周围人开始谈论起来。
“我之前听人说,饸烙面都是用肉汤煮的,一口吃下去都是肉味。”
“岂止啊,一碗饸烙面贵的很,得十几文呢。”
“哪有的事。我家当家的也去吃过,说是另外加东西才贵,一般的都是四文钱一碗。”
“对了小余,听说人说那饸烙面是你从府城学来的法子?”
“不愧是府城的吃食,就是比咱们县城的好。”
“……”
姜瑞莲眼睁睁的看着姜余变成人群中的焦点,而且她此时已经被姜余开铺子的事情震惊到了。
什么铺子?姜余不是在县城码头风吹日晒的摆摊赚钱吗,怎么突然变成开铺子了?
而且,就姜余这样的人竟然能去县城开铺子,开什么玩笑!
姜余是什么性格脾气难道她还不清楚吗?这样的姜余怎么可能去县城开的起来铺子。
但是,姜瑞莲在看见被一群婶子伯娘围在里面的姜余那不急不缓说话的样子后,一瞬间卡壳了。
因为姜瑞莲发现,姜余好像不仅仅只是是外表变了这么简单。
此时喜娘和王桂花一起进屋,喜娘看姜瑞莲头发都没怎么梳,就急匆匆的走到她身边。
“哎呦,新娘子先别只顾着说话,得快些把头发梳好。”
姜瑞莲虽然很想问清楚姜余在县城开铺子的事情,但是如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也没法直接问出口,只能暂时把这个问题压在心底。
姜余见这里基本都是女人,他便走出去找顾文承。
一般娶亲人家都是上午准备,下午新郎官来接新娘子,到了傍晚拜堂成亲,把新娘送进新房后,新郎全家开始在外招呼宾客。
姜禾坐到了顾文承身边,默默的听着顾文承和周围人谈话。
周围人原本还觉得顾秀才是读书人,和村里的邹童生一样不太喜欢搭理他们这些泥腿子,可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顾秀才既健谈又随和。
交谈了一会儿后,众人看顾文承的眼神明显就不一样了,不少人在心里感叹,秀才公和童生就是不一样,连和他们这些人说话时的样子都不同。
顾文承转头看向姜余,“刚刚见到大姐了吗?”
姜余点点头,还小声嘟囔了一句,“见到了,屋里好多人,特别挤。”尤其是那些人听说自己在县城开铺子以后,就喜欢往自己这边挤。
顾文承压低声音,凑到姜余耳边道:“我刚刚打听了一下,野鸭铺距离这边远,加上娶亲的队伍本来就走不快,所以估计中午之前娶亲的队伍能就到了,咱们吃完午饭就回家。”
姜余眼神一亮,“好啊,好啊。”
大概又等了多半个时辰,临近中午的时候迎亲的队伍果然到了,外面响起噼里啪啦的爆竹声。
紧接着就是一个响亮的声音传来。
“新郎官来接新娘子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