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冲喜之后> 第152章

第152章

  禾姐儿站在姜余身边,见姜余有条不紊的接待来吃饭的客人,问他们要吃什么。
  客人一说要吃什么,姜余就在面前的本子上开始记,不用拨动算盘就能准确说出来要多少钱。
  禾姐儿看着姜余的侧脸心里的不知是惊讶还是佩服。
  姜余他,真的好厉害。
  而且饸烙面真的好香,怪不得这铺子能有真多人来。
  ……
  “今天我们一起去吃饸烙面吧,听说那家饸烙面连知县大人都吃过。”
  “我早就听说了,咱们私塾也已经有人去尝过,说味道很是不错,尤其是那铺子里的卤肉,简直一绝。”
  “……”
  临近中午几个年岁不大的读书人凑在一起谈论要吃什么,突然其中一个人看向坐在窗户旁边位置的同窗。
  “姜兄,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吃饸烙面?”
  ‘又是饸烙面。’姜知遇皱了皱眉。
  他知道姜余在县城开了个饸烙面铺子,如今那铺子更是被传的神乎其神,还有人说知县大人也吃饸烙面,姜知遇是不怎么相信的。
  而且,到底是商贾之流,姜知遇不想让同窗知道自己和姜余的关系。
  “今日中午孙兄在福慧楼设宴,我事前答应了孙兄去参加宴会。”
  同窗听到他这么说以后,吃惊的道,“姜兄说的孙兄难道是孙耀祖。”
  姜知遇微微点了点头。
  同窗感叹的道:“听说那孙耀祖如今入了县学,他爹在县衙当值,他大伯更是咱们宁隆县的捕头,没想到姜兄竟然和他认识。”
  姜知遇听着对方语气中的惊叹,眼里忍不住露出几分自满之色。
  此时有人走过来道:“你们怎么还在说话,咱们想吃饸烙面得快些去,一会儿到了正午,就没位置了。”
  “姜兄说他不去。”
  “不去就不去,咱们得快些走。听说那饸烙面铺子的老板是一位秀才公的夫郎,那位秀才公也时常在店里帮忙,咱们去的时候说不定还能看见呢。”
  姜知遇突然想起前不久大姐成亲时自己见到过的顾文承,他冷哼一声,“商贾之流,真丢读书人的脸。”
  对方两个人同时动作一顿。
  后面来的那个书生本来就和姜知遇不对付,明明都是农家子出身,姜知遇却仗着自己认识几个县城的少爷就常常摆谱,觉得自己在这私塾里高众人一等。
  姜知遇也不想想,人家是少爷没错,可你就是个农家子,等你什么时候也变成少爷了,再摆谱也不迟啊。
  “挣钱又不寒碜。再说了,什么时候开个铺子就能算是商贾之流了?要按照姜童生这么说,满大街办摊开铺子的小商小贩全都是商贾之流了?”
  姜知遇没想到对方竟然会如此说,“你……,我只是说读书人开铺子赚钱与民争利,有违有圣人之道,你急什么?”
  那人轻笑一声,道:“《四民月令》中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自古以来便是百姓赖以生存的基本,顾秀才和姜老板能把普普通通的粮食做的如此美味,还能让普通百姓都能吃得起,难道不是大功德一件吗?
  再则圣人曾言‘窃惟民生之本在食,足食之本在农,此自然之理也。’维系百姓生存发展的根本在于食物,食物发展的前提在于农业发展。小小一碗饸烙面味美的同时又能让百姓都吃得起,难道不是进一步促使百姓多多种粮食吗?顾秀才大智,吾不及也。”
  姜知遇没想到自己在和对方说商贾之流,对方却和他说农业。
  “……强词夺理。”
  众人见情况不对,连忙把他们二人分开,避免他们吵起来。
  …
  下午姜知遇从福慧楼走出来,心里很是郁闷,他没想到今天中午这顿饭竟然会是自己掏钱。
  姜知遇一边走一边想,其实也该他掏了,毕竟他已经参加了很多次宴会,这也是他第一次掏钱。
  但是,姜知遇还是有些郁闷,他没想到就点了几道菜,连酒也没喝,就要四百文钱。
  上个月家里给了他八百文,单今天他就花去了四百文,自己手里已经没多少钱了。
  正想着姜知遇侧头一看,发现自己竟然走到了饸烙面铺子门口,他心道一声晦气正想快步离开,突然看见铺子里有个熟悉的身影。
  那不是他二姐姜禾吗?
  在确定铺子里那个人的确是二姐以后,姜知遇脸上变了变,他想不通二姐怎么会在姜余的铺子里?
  最终,姜知遇脸上的表情变了变,决定下午要回家一趟。
  …
  “什么?我还以为那臭丫头跑去你大姐那边了,没想到竟然跑去姜余哪里了。”王桂花怒气冲冲的道。
  姜知遇皱眉,“娘难道不知道?”
  王桂花道:“你二姐大了,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前两天有人来家里说媒,介绍的那户人家很是不错,结果你二姐不同意还和我吵了一架,一怒之下就离家了,我还以为她是去你大姐那边。”
  姜知遇不赞同的道:“二姐如今怎么这么不懂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母亲辛苦为她找寻婆家,她竟然还和母亲吵架。”
  这句话可是说到王桂花心坎里了,看着面前懂事的儿子,王桂花心里高兴的不得了。
  又陆陆续续说了二女儿姜禾不少小话。
  原先家里有姜余在,姜余会把家里大部分活都干了,剩下的姜禾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