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冲喜之后> 第204章

第204章

  被气氛感染的顾里正也有些紧张,此时突然又一个小厮过来交给他一张纸,并说是顾秀才托人送过来的。
  顾里正打开折叠的纸,在看清上面的字以后不由得沉默了。
  顾里正:……
  他先到的县衙,连县丞大人的面都没见到,这小子和小余竟然已经见到知县大人了。
  看见顾里正这边有情况,其他几个村的里正纷纷走过来,有的直接伸头去看纸上到底写的什么。
  看清纸上的字已经,众人先是沉默了一会儿,转头开始恭喜。
  “顾里正恭喜啊,家中小辈竟然有这么争气的。”
  “顾秀才是顾里正的侄子吧,恭喜啊恭喜啊。”
  “听闻顾秀才年纪不大,如今还没及冠,真是少年天才啊。”
  “顾里正的侄子如今在什么地方读书?难不成是在县学。”
  “……”
  听着周围人的恭维声,顾里正忍不住坐直了身子。
  “哈哈哈,我那侄子如今在府城的东林书院读书,哦对了,我侄子的夫郎如今在府城开着两个铺子做生意,我儿子也跟着他们在府城。”
  顾里正一边说着,一边叹了一口气,“唉,儿大不中留,年轻人都去了府城,只留下我们这些老人家在村里。”
  众人:……谢谢有被你装到。
  【📢作者有话说】
  )感谢各位小可爱投喂的鱼粮,感谢各位小可爱在段评里的捉虫,感谢小可爱的评论~
  ◇ 第97章是吵架还是态度(捉虫)
  刘知县的行动很快,于是宁隆县整个县衙的智囊团们迅速全部聚集到了一起。
  众人坐在县衙的议事大厅里,刘知县发话以后,顾文承便站出来开口详述了自己的对策。
  一旁的税课大使在听完后直接激动的拍桌子。
  “好,这样好啊!”
  这个计策最妙的是,既可以让商户们主动掏钱掏粮,还不用给商户们减税免税。
  这个计策就是让县衙变相给商户一下莫须有的好处,比如可以让这家商户十年之内用高规格的马车,可以让那家商户在十年之内随意穿丝绸和高档布衫。
  这些东西用就用吧,穿就穿吧。商户们又不是不交税,他们做了好事给灾民捐了粮钱,县衙给他们一些奖励也是可以的。
  此时一边的县教谕开口道:“知县大人,我觉得此时不妥,商人重利,品性低贱,本朝正是发现了商人的种种弊端,便在开国初期就对商籍定下限制。若是本县一旦开了商人可以奢靡的口子,那将会是一桩大祸啊。”
  说着县教谕还看向顾文承,语气意味深长的道:“顾秀才还是太年轻啊,考虑不周就得多想想。若是以后还像这样上下嘴皮子一碰说出这些让人贻笑大方的话,可就不好了。”
  姜余微微皱眉,正在想反驳的话,突然看见最开始开口叫好的税课大使此时激动的站起来,破口大骂。
  “我放你娘的屁!”
  姜余:……
  姜余惊呆了,瞪圆眼睛惊讶的看着那位胡子泛白的老大人。
  顾文承全程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不管是被税课大师称赞,还是被教谕不冷不热的说教他都是一副很淡然的模样。
  但是在听见税课大使那声突如其来的脏话里,他还是愣了一下,然后飞快退后几步,片刻后重新坐到和姜余并排靠在后排的椅子上,开始默默看戏。
  税课大师不愧是掌管一县税收事宜的大人,他战斗力十足,声音洪亮有力,说话条理分明。
  “大祸,什么大祸?难不成教谕大人昨天提出的向百姓加税就是治灾有方了?别笑死人了,你知道百姓一年才能种多少粮食吗?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说加税,你知道这样会使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吗?我看你就是修书修傻了,你以为收齐去全年的粮税容易的就像喝水一样吗?”
  教谕没想到对方如此不给面子,气的脸色发红:“你…你简直是有辱斯文……”
  “斯文什么斯文,少给我来这一套。”税课大使道:“商人有钱,但是他们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如今外面灾民都挤成了疙瘩,粮仓粮食又快见底,给商户提高一下待遇让他们主动捐粮捐钱有什么不好?再说了,那待遇也是有期限的,又不是让他们永远都那样。知县大人,我同意顾秀才的计策。”
  教谕虽然早就知道税课大师粗鄙,但是此时还是被对方气到了。
  “商人误国,商人重利。孙大人到底是安的什么心?竟然能轻易赞同这种计策!”
  税课大使轻嗤一声,“那你有本事凭空变出来一批粮吗?”
  教谕道:“如今几个村的里正就在县衙,我们可以……”
  “不可。”县训导站起来开口道:“知县大人,农户生活已是不易,万万不可轻易向百姓增税借粮。本县又不是没有地主乡绅,咱们县衙若是放着家有余粮的地主乡绅不去借粮,转而去向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借,有违为官之道。”
  教谕转头惊讶的看向突然站起来和自己唱反调的县训导。
  不仅是教谕,在场的不少人都很惊讶,教谕和训导都负责一县的教育和选举事宜,而且他们一直都以为训导是教谕这边的人。
  训导假装看不到教谕震惊的眼神,他自然是知县大人的人了,而且训导真觉得教谕这几年是有些老糊涂了。
  他们两个负责县中事物虽然差不多,自己虽然比教谕低一级,所以事事都听教谕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